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1)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2)

拿下18个世界冠军。

连续八年世界排名第一。

乒乓球大满贯得主。

提起这些头衔,那必定要说起头衔的主人,邓亚萍。

为了成功,她背上30斤沙袋,负重训练,留下无数汗水。

可就在事业巅峰时期,她选择了退役。

选择去清华读书走另一种人生....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3)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4)

邓亚萍出生在1973年,爸爸是名运动员。

在她5岁的时候,她便在爸爸的手把手教学下,拿起了乒乓球拍。

但是邓亚萍的个头实在是矮小,站在乒乓球桌子旁边,也就露着一个小脑袋。

正常打球,乒乓球能直接略过邓亚萍的脑袋。

个子太矮怎么办呢,爸爸想了一个办法。

在地上放上凳子或者木板,让邓亚萍踩在上面,这样,邓亚萍的小脑袋就高出了乒乓球桌,还能够正常打球。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5)

为了让邓亚萍快速地上手,爸爸还特地为她制定了训练计划。

因为个子矮,拿拍手法也要改,于是把竖拍改成了横拍。

爸爸告诉邓亚萍个子太矮,防守不容易,只能进攻,进攻便是最好的防守。

在爸爸的教导下,邓亚萍放学便在家里乒乓作响。

有时候她不想练,撒娇一样待在旁边,爸爸也不恼,而是让她好好休息,过一会再练。

在邓亚萍的印象中,爸爸是脾气最好的人,从来没有在训练上发过火。

除了那一天。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6)

一天晚上,邓亚萍不想练,趁着家人不注意偷偷跑出了家。

她想要和小伙伴滑旱冰,随着天色越来越晚,小伙伴都回家了,只剩下她一个人。

而此时父母也发现,邓亚萍不见了。

父亲摸着黑出去,看到了独自滑旱冰的邓亚萍,他在旁边站着,没有出声。

直到邓亚萍一个转身,这才瞅见了父亲。

她连忙停下来,慢吞吞地走到父亲旁边。

“走,回家”

邓亚萍小声地答应了一声,走在了前面,正走着,爸爸突然从后面揣了一脚。

“我不让你滑旱冰,是怕你受伤,你受伤了怎么打乒乓球”。

虽然话是暖的,但是那一脚却足以让她哭着回家。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7)

这次小插曲后,邓亚萍便把全部心思放在了乒乓球上。

而努力没有骗人。

才到10岁,邓亚萍已经拿到不少冠军,圈子里也有不少人知道她的名字。

有天赋,还肯于练习,邓亚萍很快就被纳入了河南省队。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8)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9)

但是没有过几天,邓亚萍便被打包送了回去。

老师带着邓亚萍回家的时候,她撇着嘴,脸上是满满的不服气。

“她个子太小,才一米五五,不能训练了”。

老师找到邓亚萍的父亲,告诉他孩子被退回的原因。

老师走了之后,邓亚萍还在气鼓鼓地站着。

父亲看了她一样,让她坐下,她这才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因为委屈眼睛瞪得特别大。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10)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11)

爸爸叹了口气,然后叫了她一声。

“....嗯。“邓亚萍十分不情愿的回答了一声,接着她抬起头,说”可是我不服气,我想拿冠军!”

“那你知道你要怎么做什么了吗?”

“训练!”邓亚萍噌的一下从凳子上站了起来,拿起家里的乒乓球拍开始练习。

为了赌这一口气,邓亚萍更加拼命地练习,但是家里不是最佳训练场所。

1983年,郑州市女子乒乓球队成立,邓亚萍马上报名参加。

只不过队伍刚成立,训练场地十分简陋,所有人必须挤在澡堂里练习。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12)

澡堂也不是很大,最多能摆上四张桌子。各方面的条件和省队都有差距,但是邓亚萍没有矫情,每天在家喝训练场之间穿梭。

她总是早早达到训练场,等到人走了之后,她还固执地在里面练习,直到精疲力尽,她才放松下来,手撑着球桌大口呼吸

除了面积小,场地温度也十分乏闷,冬天零下十度,夏天则要高达40度。

就在别人的抱怨的时候,邓亚萍早先站在了球桌旁,开始了新一天的训练,她抹着汗,流着泪,想着省队教练的话,狠狠的打出一球。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13)

父亲看着邓亚萍的进步,十分欣慰,但是还有点美中不足。

“速度不够快”。

为了提高速度,邓亚萍采取了父亲的意见,在腿上绑上沙袋,一边两斤半。

而上身,邓亚萍还背着重达25斤的背心。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14)

一身下来,30斤的重量,足以让她走几步便气喘吁吁,腿更是迈不动,通常看到球来了,邓亚萍迈腿过去,却发现因为重量慢了好几拍。

看到因为重量而掉落的乒乓球,邓亚萍内心十分挫败。

但是邓亚萍忍住了,她迈着灌铅一般的腿,用最大速度冲上前,接球然后打回去。

等到一天训练完,邓亚萍才允许自己把沙袋解下来,她仰望着天花板,感觉自己“要飞了”。

“走起路来,如此轻便”

她又低下头,摸着自己的腿,全是汗水,而上衣,更是犹如洗过一样,一摸全是水。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15)

虽然训练过程很累,但是结果是好的。

才不到半年的时间,邓亚萍已经打下了河南省队。

而她没有停下脚步,还是寻找更大的舞台。

1986年,第四十届全国锦标赛开始,邓亚萍如愿获得了冠军。

这对于邓亚萍来说,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因为冠军可以进入国家队。

但是国家队的负责人,却不这样想。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16)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17)

五个教练商量了一下,四个教练表示了反对。

他们觉得邓亚萍个子实在过于矮小,不应该进入国家队。

而至于锦标赛的冠军,教练们认为这纯属意外。

“邓亚萍是靠蒙,蒙来的金牌”,言下之意,实力可能不怎么样。

而在一众反对的声音中,张燮林教练却有不同的声音。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18)

他觉得邓亚萍的实力,绝对可以进国家队。

两方争执不下,开了两次会,都没有统一意见。

很快,又要开第三次会议,张燮林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要把邓亚萍招收进来。

“虽然长得矮,但是她看球全是高的”。

张教练的一句话让会上安静了下来,几分钟里没有人说话。

短暂的安静后,有人赞同了张教练的想法,有了第一个便会有第二个。

邓亚萍这才进入国家队。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19)

邓亚萍知道自己进入国家队并不顺利,也格外珍惜这次机会。

她还是和以前一样,每天练到很晚,等到月亮高高挂在天空,邓亚萍这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宿舍。

回到宿舍,她找出小锅,给自己煮了一包方便面。

大量的练习时间让她没有时间吃晚饭,只有夜晚她才吃点泡面,用来维持体能。

宿舍的人都劝她,好好吃晚饭,但是邓亚萍没有听。

还是每天泡在训练场上。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20)

有一次张燮林到宿舍巡查,看见邓亚萍宿舍里,有一个小锅。

“你们宿舍怎么还有锅,做饭啊。”

“教练,这是邓亚萍的,她晚上用来吃方便面”

“方便面?”,张燮林挑了挑眉,不敢相信。

“她每天练习到很晚”。

听着队员的话,张燮林只是点点头,决定不追究了,便走出了宿舍。

等到第二天,他又去了宿舍,只不过手里拎着一袋鸡蛋。

“这些让邓亚萍吃,补补力气”。

从那之后,邓亚萍的泡面晚饭中便多加了一份鸡蛋。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21)

而在不懈的努力下,邓亚萍夺得了多次冠军。

这之中,1996年和陈静的比赛是最难的。

比分从0比2,追到2比2,直到最后一刻,邓亚萍打完,赢得了比赛。

她才露出微笑的表情,说着“太难了”。

1997年,邓亚萍24岁,此时正是她事业的最高峰,但是她选择了退役。

她的身体已经不足以支撑她,继续比赛。

很多人请她当教练,但是她拒绝了邀请。

转身进入了清华大学。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22)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23)

邓亚萍执着进入清华大学,还要追溯到1996年底。

当时,邓亚萍被萨马兰奇提名奥委会委员,这对于邓亚萍是机会,也是天大的挑战。

委员会成员需要说英语和法语,而这两种语音,邓亚萍一窍不通。

起初,她是带着翻译,但是翻译总要慢半拍,等她理解了这个议题,却马上出现了下一个议题。

她想要发言,却往往不得要领。

邓亚萍总是慢半拍,这让她心有挫败感,她不想认输。

于是,她选择了去清华大学攻读外语专业。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24)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25)

这不一件容易事。

“你现在英语什么水平,要不你先写下英文字母”

老师对她说。

邓亚萍愣了愣,想了想见过的子母,慢吞吞的写下去,但是写了几个便卡壳了。

“我不认识英文字母....”

老师叹了气,说了声“那更要多背了”。

为了学好英语,邓亚萍有发挥了不服输的劲。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26)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27)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28)

她把自己泡在图书馆里,把头埋在英语书里,不过看了几分钟后,邓亚萍便开始犯困。

她只好硬撑着眼皮,硬撑着下巴,去看书上的文字。她甚至还想用火柴棍撑住自己沉重的眼皮。

但是效果并不好。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29)

为了让她快速的学习英语,老师推荐她去英国,顺便借宿在当地一家居民中。

住在当地的家里,可以和他们进行交流,邓亚萍也对这一场“旅行”抱有很多信心。

但意外的是,寄宿家里的人并不喜欢说话,虽然老天太在家里,但是两人交谈甚少。

邓亚萍看着毫无进展的英语,心里烦愁。

但是她不想放弃,她只好每天每晚的听英语语音,以此记住单词。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30)

每次出门,她总是逼着自己说英文,虽然说出来很蹩脚,还要接受别人戏谑的目光。

不过邓亚萍没有因此放弃。

随着每天灌输式的学习,邓亚萍的英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她听得懂,还能说出口。

有次和老太太交流,对面的人表情非常惊讶,挑了挑眉似乎在赞赏她的英文能力。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31)

2001年,邓亚萍从清华毕业,但是她没有中止学习的脚步。

同年,她去了诺丁汉大学,攻读硕士。

那个时候,她本以为,到此,便足够了。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32)

但是有一天邓亚萍出去玩,看到剑桥大学的学生们,正在举办毕业典礼。

她看着学生们的学士服、帽子,和洋溢的笑脸。

想到,“我要是下辈子都去剑桥,该多好”。

而这个想法,很快就被她自己否决了。

“为什么是下辈子,不能是现在呢?”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33)

为了能够顺利在剑桥大学读博,邓亚萍开始翻看相关资料。

每天在教学楼和图书馆之间穿梭。

不知道看了多少黑夜,又看了多少黎明,邓亚萍如愿受到剑桥大学的通知书。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34)

在剑桥大学的几年,邓亚萍依旧不敢太慢,除了专业知识还有英文水平的提升。

转眼到了2006年,邓亚萍怀孕了,这时候,她还在准备论文。

身体总是传来不适感,她只能将自己一头扎进书本里,来忘记身上的不适。

她怀着孩子,差找着论文需要的材料,一忙起来,又时候还会忘了吃饭。

正是在高强度的学习之下,2008年,邓亚萍顺利毕业。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35)

学业上取得了成功,事业上取得了成功。

邓亚萍又把视线转移到家庭上。

她还有个孩子。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36)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37)

在孩子小的时候,他总是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

邓亚萍也不管。

但是10岁的时候,邓亚萍开始意识到了,必须要磨炼儿子的心智。

于是她开始带着儿子打球。

儿子不好好练习,邓亚萍便在旁边鼓励,等儿子听的甜话多了,便开始上手学习。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38)

而在教的时候,邓亚萍十分的严格。

为了让儿子练习发球,她让儿子对着墙边的桌子,练两个半小时。

在不知道尽头的练习中,儿子看着球,抛球,发球,注意力渐渐不集中。

甚至还想放弃。

但是邓亚萍就在旁边,他有不敢。

心累和手腕的疼痛,让儿子心情一度十分沉闷。

打着打着竟然哭出来了。

“你就算哭,今天也是两个半小时”

“你看,手势又不对了”。

听着邓亚萍没有丝毫退路的话语,儿子哭的更凶了。

不过他知道哭是没用的,不知道哭了多久后,他才重新拿起乒乓球拍,重新练习。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39)

事后,儿子对此一直不是很服气。

直到一次比赛,儿子在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他拿着奖杯,这才慢慢了理解了母亲。

这才懂得,当时的母亲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的练习,才成为乒乓界数一数二的人物。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40)

如今的邓亚萍,不再叱咤于体育赛事,也不奔波在校园里。

而是放慢了节奏,开始享受另一份的人生。

她会和家人出门,也会看望父母,陪着父母一起做菜包饺子。

去做普通人的生活。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41)

邓亚萍的一生,是传奇的。

在年少时期,她拿过无数奖杯。

在中年时期,又取得了硕士博士学位。

而这一切,都源自她内心不服输的精神,她是坚持,她的韧性。

造就了现在的她。

邓亚萍有多努力(最巅峰时刻选择退役)(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