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是一家德国软件公司,成立于1972年(50年前,人家就开始用ERP了,这个差距还是要正视的),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之一它的第一个产品是一个叫“real time”的会计系统,这个实时的事务处理系统颠覆了当时的批量事务处理系统(老一代的系统操作可以百度了解一下,那时候的数据处理不是实时的,而是数据输入以后隔一段时间,计算机再进行批量处理的,人和电脑不是实时交互),取代了老一代系统,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sap企业结构包含的要素有哪些?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sap企业结构包含的要素有哪些(SAP背景以及与业务的关系)

sap企业结构包含的要素有哪些

1、SAP背景

SAP是一家德国软件公司,成立于1972年(50年前,人家就开始用ERP了,这个差距还是要正视的),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之一。它的第一个产品是一个叫“real time”的会计系统,这个实时的事务处理系统颠覆了当时的批量事务处理系统(老一代的系统操作可以百度了解一下,那时候的数据处理不是实时的,而是数据输入以后隔一段时间,计算机再进行批量处理的,人和电脑不是实时交互),取代了老一代系统。

1982年第二代SAP系统 R/2投放市场,R/2在会计功能的基础上,整合了其他模块和商务功能。

1992年SAP发布R/3,以财务、人力、生产制造为核心模块。

2004年发布了ECC,Enterprise Central Components,即企业核心组件,并且还扩展了CRM、SRM和SCM模块,走出生产制造企业,打通了产供销产业链条。

2009年基于Jquery和Bootstrap开源技术,推出适配所有浏览器和移动设备的全新UI套件Open UI5,开始开发各种移动App。ECC也改名为SAP Business Suite。

2010年,SAP并购了曾经辉煌但是后来没落的数据库巨头Sybase。2011年借助Sybase数据库研发能力推出HANA平台,在云平台和HANA数据平台基础上,逐步研发了简单财务、简单物流模块,充分依赖HANA。2013年,推出到目前为止最新的版本:S/4 HANA。

S:Simple,简单简化的意思。

4:代表四层:云平台、大数据、中间层、客户端层。

HANA:SAP的数据库。

SAP ERP从R/1、R/2、R/3、ECC、Business Suite,再走到S/4,一共6代。

2、SAP系统与业务的关系

在软件实施过程中,经常遇到以下两种情况:

为了满足企业现状,重新实施一套新的软件;为了一点很小的优化花费巨额的费用。

为了避免这些情况,业务流程再造通常与ERP系统的实施同时进行。

流程再造,现在通常叫做BPR,我们在这里不过多讨论,以免跑题,更多的关于BPR的内容,我将在BPR项目实施1:什么是BPR?系列文章里面,详细叙述。

在这里只提一些相关的专业术语,以辅助更好的解释ERP的功能。

适当的BPR项目可以为项目节约大量的时间,因为它包含发现和记录现有的业务流程(“As-is”流程),讨论和制定理想的业务流程(“To-be”流程),并决定SAP系统如何才能最好的支持To-be流程,以及它的不支持的流程(适合性/差异分析)。

根据企业规模、现状业务流程的数量、需求的功能范围以及其他的因素,会花费很长时间在BPR上(半年、1年)。在某些情形下,通过BPR的实施,企业会获取重大的收益。

一旦完成BPR的差异分析(tobe和asis),就需要做出决定:是修改系统功能去适应业务需求还是调整业务需求来适应系统的约束?

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做出完全偏向一方的决定,必须要做出妥协,即,SAP的系统功能需要修改,业务流程也将进行一些调整(理想很丰满,现实好骨干,真难啊)

与做出这些决定同样重要的是,要考虑到修改系统功能在系统版本升级时所带来的影响,系统升级时,将会引入大量修改和重新测试验证,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昂贵的费用,因此,强烈不建议修改超出SAP配置以外或者其他不在SAP核准范围内的方法。当然,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方式去满足需求。如果SAP系统不能满足某些公司的特殊业务流程需求,即使在配置之后,也应该与有经验的顾问讨论这些需求。

还有一种极端情况(及其简单快速的实施),特别是一些只有一个工厂的小公司在刚开始实施SAP的时候,没有现状流程,这样就可以省去BPR的过程,直接使用SAP的业务流程作为最佳实践(当然企业要接受这一点才行),这样就可以真正的快速实现需求了。

为了帮助客户快速的实施系统,SAP开发了一套实施方法论,叫做ASAP,它适用于很多的咨询公司和客户去快速的实施系统。

总之,在于实施团队和管理者合作的过程中,应当对任何特定的实施过程进行BPR分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