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金桂飘香,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如约而至。“人间百善孝先行,九九重阳敬老情”,重阳节,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二九相重,称为“重九”。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

九九重阳节发朋友圈的句子(九九重阳节愿时光不老)(1)

除此之外,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除此之外,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民俗活动

这个时节,天高,云淡,气净,风轻,是一个最宜人的节气。

因此,人们登高,望远,辞青,怀念,感恩……告别一个结束,开始一个起点。

登高旅游: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赏菊并饮:

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

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配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

节日养生

衣:

重阳节后,就不能再“秋冻”了,夜晚温度将会降得更低,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暖。

最重要的是脚部,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

食:

重阳时节养生保健,“防燥”至关重要。对付“燥气”,喝白开水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不过,要想完全抵御“燥气”带来的负面效应,最好在白开水中加些盐或蜂蜜。

住: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每天可多睡1小时,缓解秋乏。注意劳逸结合。

特别是深秋寒气袭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行:

秋风肃杀,面对草枯叶落、花木凋零,人们往往容易触景生情,引起忧郁、伤感的心绪。用什么方法可以化解悲秋呢?

登高就是不错的方法。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缓解压力,放松自己,对抑制悲伤的情绪大有好处。

经过千年的历史传承,重阳节寄托了对幸福健康的美好祝福和对老人的敬爱之情。

九月九重阳节,无论习俗有什么不同,期盼和家人团聚,希望家人身体健康长寿的心愿都是一样的。科普咨询祝愿大家平安多喜乐,岁岁常安康!

本号“科普咨询”所发表内容、图片注明来源的,版权归原出处所有(无法查证版权的或未注明出处的均来源于网络搜集),转载文章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原作者负责;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