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我们经常在说,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都断代了,只有中华文明流传了下来,一直到今天。可是你知道有哪些证据证明中华文明是没有断代的吗?

要梳理这些证据,首先要清楚世界其他文明断代的原因。在距今4300多年前,发生过一次席卷全球的大洪水。大洪水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是灭绝式的。在美洲,海洋激起上千米高的海啸,只有侥幸逃往高山的人活了下来。而在埃及、巴比伦和印度,因为距离海洋都不是太远,而且地势比较低,人们在海啸中几乎灭绝。他们的文明也因此断代了。

中华文明才是世界文明的始祖(世界唯一没有断代的是中华文明)(1)

中国的东部和南部也遭受灭绝性损伤,但是在中西部,因为海拔高,而且距离海洋很远,所以有大量的人口活了下来。中华民族的延续,是中华文明延续的最主要的原因。所以另外三大文明的灭绝是大洪水造成的,而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则是因为土地具有相当的纵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躲过了大洪水。

大洪水之前是纯粹的神的文明,人类在文明生活中的贡献甚少。而大洪水之后,神逐渐离开了人类社会,或者融入到了人类中,才兴起了真正的人类文明。而中华文明是在继承神的文明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而成的,其中发源于神的文明的文化组成部分,有的一直流传到今天,成为世界独有的、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征的文化。今天要介绍的,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三种文化。

中华文明才是世界文明的始祖(世界唯一没有断代的是中华文明)(2)

首先是汉字。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人类历史上使用过同一种文字,这是一种象形文字。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圈子,而文字也逐渐发生着变化。但是在上古时代,几乎所有的文化都没有脱离象形文字。在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和古代埃及出土的文物中,都出土过象形文字。不过时间发展到了四大文明古国时代,各地的象形文字已经分化了。

考古证据表明,在甲骨文和骨刻文之前,中国也还有另外一套文字。那也是一套象形文字,和今天的汉字之间具有继承关系。所以汉字的历史最为渊远,而且一脉相承发展而来。在跨越了大洪水之后,逐渐演变成为甲骨文、金文,到今天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象形文字之一。

中华文明才是世界文明的始祖(世界唯一没有断代的是中华文明)(3)

可能有人会认为这种说法跟考古发现不符合,考古并没有发现过夏朝之前的文字。其实并非如此,比如在陕西石峁遗址,就出土过一些我们分辨不出的符号,那些符号很明显具有文字的特征。而在全国各地出土了共有2000多个字的骨刻文,时间最远的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这些都是汉字是从上古流传到今天的文字的证据。

在当今世界的所有文字中,汉字无疑是最具有自身特色,最具有中华文明特色的代表之一。根据古典记载,有的认为伏羲发明了汉字,有的认为黄帝的大臣仓颉发明了汉字。不管是这两个人当中谁发明的,时间都是在四大古国文明之前,都是神文化的时代。所以使用汉字是继承了神的文明。而其他文明的象形文字都直接绝传,绝大多数用其他文字代替了。

中华文明才是世界文明的始祖(世界唯一没有断代的是中华文明)(4)

第2个方面是玉文化。在四大文明古国的古遗址中,都出土过跟玉有关的文物,这很明显在上古时候玉是人类通用的。然而到了今天,玉文化成为中国独特的文化,加上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可以说玉文化是中华文明圈子的特色。

老严在自己的专栏中有专文讲述,玉文化和神的文明紧密相关。《山海经》记载了大量的神,这些神分为三种。第1种属于伏羲女娲的后代,有着伏羲女娲的血统,但他们和今天的人一样是碳基生物。第2种属于伏羲女娲所在的星球制造出来的智能生物帮手,之后被下派到地球上的。这些神长相各异,有的非常夸张。比如共工的大臣相柳,身材巨大得无以复加,他的九个头能够分别在九座山觅食,他被大禹杀了之后,流出的血能够让一大片地方寸草不生。当然相对来说这些神比较接近伏羲女娲的外形,即人首蛇身。第3种是伏羲女娲在地球上制造的硅基生物。《山海经》中讲到的这些神又被我们称为山海经神兽,因为在他们的长相中集中了一些动物的特点,更像是动物和人类的组合。有的头部和身子属于不同类,有的马长着翅膀,有的人长着尾巴等等。

中华文明才是世界文明的始祖(世界唯一没有断代的是中华文明)(5)

第3种神,也就是那些硅基生物,他们是处于基层的直接管理人类的。人类需要给他们提供食物,而这些食物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玉。不同的神喜欢不同形状的玉,因此人类要进行玉雕。在上古时候,玉文化就已经很成熟了。中华民族在继承神的文化的过程中,这些神逐渐离开了人类社会,但是玉文化却被保留下来了,一开始主要用于祭祀,也就是在形式上给已经并不存在了的人提供食物。到了后来,玉器逐渐成为身份的象征,逐渐成为玩物。而玉文化的发展,自始至终都蕴含着一些神的文化在里面,一直到今天。

第三方面的独特文化,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对于天干地支的来历,老严并没有完全弄清楚,但是有一套证据不太充分的理论。在这一套理论中,老严认为,在上古时代,以伏羲女娲为代表的天族为了促进人类的生存,教会了人类制造10种工具,或者说10种武器,用来捕猎野生动物。这10种武器后来被人们称为10天干。天指的是天族,因为伏羲女娲是从尼比鲁星来的,在地球人看来他们就来于天上。干最初的意义本身就是武器。

中华文明才是世界文明的始祖(世界唯一没有断代的是中华文明)(6)

而地支则出现于大荒时代。所谓大荒时代,指的是人类以部落的方式生活,部落之间相互隔绝,没有出现国家的雏形的时代。也就是炎黄之前的时代,《山海经》的《大荒经》所讲述的时代。在大荒时代的前期,伏羲女娲还没有回到天上的时候,人类是被当作动物看待的,也跟大量的动物生活在一起。这就是《山海经》讲到的“百兽共处”。在神农氏的时候,部落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加了,部落开始出现了融合,而人也从动物中分离了出来,终于被当做一个独立的种群来看待。

中华文明才是世界文明的始祖(世界唯一没有断代的是中华文明)(7)

那时候人和神生活在一起。人虽然离开了动物,但是人和神身边都保留了一些动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十二生肖所代表的动物。在《山海经》中,龙、虎、蛇这三种动物跟神之间的关系都非常亲近,这和今天人类与这三种动物的关系是很不一样的,神可以驾驭凶猛的动物。而十二生肖中的其他9种,不管和人还是和神关系都很亲密,成为社会生活的帮手。

在人们的印象中,天干地支是用来纪年的。事实上这种用法非常晚。一直到了西汉末期的王莽时代,才正式用天干地支纪年的方式。天干地支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在用于纪年纪时之后,成为农耕生活的重要助手,更拉近了人们和天干地支之间的关系。所以一直到今天,天干地支依然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华文明的识别特征之一。

中华文明才是世界文明的始祖(世界唯一没有断代的是中华文明)(8)

当然中华文明中具有独特性、识别性的文化内涵,具有很明显的神文化的内涵还非常多。老严就不在这篇文章中一一讲述了。老严的专栏文章《中国新传说——中华文明起源简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涉及到我们到底从神文化中继承了哪些内容。其中很多内容直到今天还影响深远,比如二十四节气,最早来源于尧时代;比如祭祀文化,差不多是和中华文明一起起源的;比如指导《推背图》进行预测的循环论,这是伏羲时代留给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等等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