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闲在家,看了一部叫做《实习生》的电影,剧情很简单,一个科技创业公司突发奇想,招聘65岁以上有工作资历的老人来公司做实习生。

原因是比起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富有经验的老实习生似乎能更快适应职场,也更符合公司的创新精神。

于是年过70,丧偶多年的男主人公成功通过面试,加入了公司,在CEO手下做了一名实习生。

35岁副总经理突然迷茫了(实习生70岁老人曾经的副总裁居然当起了实习生)(1)

看完电影我想到最近大热的职场剧《安家》。抛去里面感情戏,单看职场情节,你会发现很多职场大牛之所以是大牛,并不都是我们想象里靠关系,走后门,凭空而降。

大牛们若是没有硬实力,再多的"软实力"也无法给他们保障,让其稳坐高位多年。

回到《实习生》这部影片,如何在职场上做一名初来乍到却很靠谱的小白呢,让我这个有一年的职场经历的新人产生了一些思考。

一、放低自己、耐心学习

以薪酬网2018年上海为例,本科应届生平均收入为6380,其中985人群平均为7508。

而七成95后大学毕业生毕业后转到非专业领域就业。

据统计,毕业生第一份工作时长平均只有7个月,85%的95后应届毕业生在工作时有辞职的想法。

大部分的原因是自己的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

相反,影片里的男主角在一个制造纸质电话簿的工厂做了整整40年。从一名普通高管做到副总裁,不刨除大时代的环境背景的影响。

但是按电影里所说,他一辈子都奉献在了这一行上,有一句话说:"当你在一个行业坚持10年,那么你一定会等到一个晋升的机会,而且是巨大的。"

35岁副总经理突然迷茫了(实习生70岁老人曾经的副总裁居然当起了实习生)(2)

毕业生总是不满足于企业给过低的月薪,并且由于实习工作过于简单,毫无挑战与技术性,比如跑腿、订饭、复印资料。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工作里无法再长久的保持新鲜性。

当男主角开始在公司做一名实习生时,也同样面临坐冷板凳,手里没有业务,没有群体接纳的窘迫。

而我们看看他做了有些什么,永远守时穿着正装,带着之前上班的公文包,里面整洁的放着所有需要的物品,每一天上班都充满仪式感。

即使看着毫无头绪的新型电脑,甚至不会开机,依旧会主动询问,乐于学习。

并且愿意主动帮助他人。换句话说:没有活儿自己找活儿。

35岁副总经理突然迷茫了(实习生70岁老人曾经的副总裁居然当起了实习生)(3)

开始,是帮助前台派送快件,用自己的经验给了同事经营建议。

第一次男主的上司对他刮目相看,是当没有人愿意去收拾一个被废物堆满杂乱的桌子,而男主角选择去默默的收拾干净的时候。

包括后来帮上司开车,接送上司的女儿,陪上司远程出差。都是一些杂碎的小事情。

我们必须承认,刚入职场的小白,个人价值并不高,无法胜任高难度工作,因此我们的薪资也由于个人能力的单薄变得微薄。

而顺利通过试用期,或者满一年之后,当你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知识,工资也就自然开始跟着上涨。

只是前提,作为一名小白不要眼高手低,也不要轻易埋怨羡慕其他人的工资,需要承认,你能挣多少就是你能力的现实反映。

是金子早晚会发光,如果没有,只能说明,你还不是金子而已。

懂得学习,明白内心的力量。思考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如何体现你的价值。

不要因为工作第一年比其他人低的工资而恐慌,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这才是一个开始,目光长远才是职场小白应该培养的品质。

35岁副总经理突然迷茫了(实习生70岁老人曾经的副总裁居然当起了实习生)(4)

就像电影里所描写的,你很难想象,一个曾经的副总裁,一个年龄阅历都远远高于公司其他人的老人,愿意放低自己,主动学习网络知识,并且毫无怨言的处理这些琐碎的东西,包括一早起来给上级当司机,永远毫无怨言。

这样为你主动分忧,眼里有活儿的实习生有谁不爱么?

二、不鄙视上司,不传瞎话。

女主角是一个难伺候的上司,几乎所有人听到男主是他的实习生时都对他抱有一种同情的态度。

女主强势、任性、有点神经质,不喜欢不眨眼睛的人。最重要的是,她不喜欢男主做他的实习生,一开始便想找机会把男主调走,没有给男主任何工作,故意给他冷板凳坐的意思。

35岁副总经理突然迷茫了(实习生70岁老人曾经的副总裁居然当起了实习生)(5)

而男主从来没有私下抱怨过领导的任何做法,甚至老板加班时即使什么事情也没有也依旧没有回家。

同事问你为什么还不走,他说:你永远不可以比你的老板先走。这是男主的又一个高光时刻。

包括帮老板开车时,听到老板和母亲在电话里闹得不愉快,也从来没有大嘴巴,到处宣扬,他作为一名下属一直恪守本分。

知道体谅老板的劳累,贴心的帮老板买汤,永远站在老板的一方,在老板在工作和家庭难于抉择时,充分的支持老板做自己想做的,不要放弃自己。

还有帮老板去偷妈妈的电脑,一切都是从老板的利益角度出发,减少老板的烦恼。

所有的毕业生初入职场时,都会很难理解为什么自己的领导智商如此贫瘠,永远无法提出正确合理的要求,盈利计划也永远是不切实际天马行空。

可是就像《穿普拉达的女王》里,当朱莉在工作上出色,终于变得游刃有余了,随着她越靠近老板,越了解中央的工作时,她才明白所有老板之所以是老板,总有他不可替代的原因。因此,当朱莉明白之后开始懂得维护老板的立场。

所以我们要知道,一个在管理层,年资比你高,阅历比你高的人,在你觉得他不睿智时候的唯一原因,就是你没有站在那个高位,没有成为老板的左膀右臂。

所以你既没有大局观念,也看不见更加高远的世界。

35岁副总经理突然迷茫了(实习生70岁老人曾经的副总裁居然当起了实习生)(6)

千万不要怀有侥幸心理,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领导心里都是有数的,一个忠诚,善解人意的下属,终究会被老板接纳。

所以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下属我们所能做的不是对抗上级,更好的方式是和上级站在同一战线。

你看,在男主人公的努力下,他的boss对自己的态度与刚来的时候已经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这期间男主人公从来没有说过不满,包括即便上级坚持GPS的导航而与男主人公发生过争执,男主人公也从未顶撞上级?而是用结果证明,自己不仅没有耽误上级的时间,并且自己的选择是更好的。

三、学会赞赏他人

从影片里,我们还可以看到,男主很注意职场人脉积累。不仅工作中不会出风头,还在立功后不忘在老板面前提及同事的功劳,很会做人。

包括陪老板出差,可以耐心的聆听老板的困境,并适当给予安慰,给同事出谋划策,帮同事追姑娘。

一切的行为都是在间接为自己积累工作人脉。

35岁副总经理突然迷茫了(实习生70岁老人曾经的副总裁居然当起了实习生)(7)

学会如何团结基层群众,却不让老板认为你是拉帮结伙,这是一门艺术,小白们要好好学习。职场并不是简单的完成工作就结束了。

本质上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乱甩锅不作为在职场上随处可见,尤其作为小白,经常被老油条当成背锅侠,老好人。

影片里的男主作为实习生,很会掌握拒绝的艺术,在赞赏的同时学会保持距离,分工明确。拒绝做背锅侠。

35岁副总经理突然迷茫了(实习生70岁老人曾经的副总裁居然当起了实习生)(8)

同样,我们也要明白,职场虽小,却卧虎藏龙。说不定谁以后会是你的贵人。

所以遇到不合群的同事,劝大家能忍则忍。年纪轻轻,别意气用事,撕破脸就不好了。

棱角分明不适用于刚进入职场的新人,八面玲珑也不是贬义词。

你看,男主人公和蔼谦逊的态度,得到了同事给的建议,建议虽小,但避免了男主人公和上司第一次碰面的尴尬。

35岁副总经理突然迷茫了(实习生70岁老人曾经的副总裁居然当起了实习生)(9)

以及之后,在老板自己的职业道路上出现迷茫,男主人公很好的安慰了老板。

就像他在电影里所说的:"永远不要忘记是谁在一年半的时间创造了一个拥有220个职员的公司。"

干净利落的话语,充满欣赏,即便之前上级想把他调离岗位,男主人公也没有在老板困难时落井下石,说风凉话,只是从不吝啬夸赞。

四、年轻人还需脚踏实地

看完影片,对于刚刚工作满一年的职场新人来说,要做到男主人公这样遇事不乱,沉着稳重还是太难了。

可是通过他的故事我们能总结出男主人公在职场上优秀的品质,谦逊、耐心、不多口舌。

这三点作为刚刚进入职场新人的行动指南,已经绰绰有余。

因为不论在哪一个行业想要走的远,路上都是同样的风雨险阻,新人要多在生活中学学牛人是如何工作的,而不要被狗血剧里穿着光鲜,走路霸气,一出手都是年薪百万的假象迷惑了。

男主人公用70年的生活阅历,工作经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标准职场新人入行时候的样子。

不论在与上级,与同事,与工作上,都为我们树立了个很好的榜样,总之一夜暴富很远,年轻人还需脚踏实地。

以上是我看完影片的感悟,愿每一个职场小白都早日找到自己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