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县地处武陵山区,森林植被覆盖率84.3%,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传统魔芋产地,武陵山区魔芋龙头加工企业鹤峰县阳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在这里落户扎根,鹤峰魔芋产业走“企业+基地+农户”运作路子,坚持以科技为先导,科研技术服务体系健全,鹤峰县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取得显著成效。魔芋是武陵山区的特种经济作物。鹤峰县具备适宜魔芋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随着近年对魔芋绿色食品的深度研发和开发,魔芋的价值量逐年上升。鹤峰县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当地自然优势,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把魔芋产业作为地方一大支柱产业来抓,基地规模逐年扩大,生产基地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取得明显成效。

魔芋的规模化种植技术:魔芋标准化种植技术(1)

2017年,鹤峰县农业局在全县9个乡镇建立规范标准化种植基地30500亩,生产优质商品芋3.5万吨,优质种芋1.80万吨,平均每亩单产2.19吨,亩均效益10950元。全县规范化魔芋基地增收面积在98.1%以上。邬阳乡凤凰村村民一亩地投放种芋1400斤,挖收商品芋10117.2斤,种芋1320斤,创下当年亩现金纯收入过万元的效益。凤凰村示范基地128户农户有126户均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省、州有关领导专家通过实地检查验收,对鹤峰县的魔芋规范化种植水平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鹤峰县农业局紧紧依靠科技,在做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较为完善的科学种植体系。

魔芋的规模化种植技术:魔芋标准化种植技术(2)

1 科学选址

根据魔芋生长适宜的生态环境,利用山区半阴半阳的坡地,山间林荫旁或林木下,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方便的缓坡地,分别建立种繁田和商品芋生产田。基地年前预培肥处理。

2 施足基肥、底肥

农家肥于年前施入土壤,既培肥土壤,又能改善土壤结构。

3 种芋选择、分级、晒种、消毒程序不可少

作种子繁殖的芋鞭,箭头单一建立种子田。一年生、二年生种芋、大小种芋分级播种。种芋分级后经多次日光曝晒,播前用杀菌剂杀菌消毒处理。

魔芋的规模化种植技术:魔芋标准化种植技术(3)

4 “冷尾暖头”晴天播种

要保证种子消毒除菌,种皮切口木栓化,在气温15℃左右阶段晴天播种。

5 规范化播种,健身栽培,科学覆盖、立体遮荫

5.1 播种规格:商品芋生产按33cm以上的行距,双行错窝或大垄单行“之”字形放种,保证合理密植。宜130-150cm条状种植。种繁田每条播4-5行魔芋,商品生产每条种植两行。每条要预留一操作行。

5.2 播种沟土壤消毒,调节酸碱度。采用适量生石灰粉撒于播种沟(酸性土)可起到调酸抑菌双重效果。

魔芋的规模化种植技术:魔芋标准化种植技术(4)

5.3 增施钾肥措施。亩用硫酸钾30-50kg,作底肥施入根际土壤,保证土质充足的供钾能力。

5.4 科学作垄覆土。根据海拔、地形确定垄型、大小及覆土厚度。低海拔区域采用宽垄浅垄深栽,高海拔地区则高垄浅栽。

5.5 土表覆盖,配套作物遮荫,播后于土表覆盖作物秸秆、林间枯叶、枯杂草,保持土壤润泽,降低土表蒸发,控制杂草滋生。中低海拔区域按130-150cm带距种单行玉米配套遮荫。配套玉米宜迟播,于魔芋出土后移栽。

魔芋的规模化种植技术:魔芋标准化种植技术(5)

6 施肥原则

主施农家肥,增施钾肥,慎施商品肥。魔芋生长80%的养分靠底肥(或基肥)提供。苗期少量多次施淡粪水。

7 加强病虫害预防工作,贯彻“健身栽培、综合防治”方针

魔芋软腐病是生产头号大敌,宜健身栽培,积极预防,营造良好的魔芋生长环境前提。以种芋药剂处理、土壤消毒,保墒免伤为主要措施,采用生石灰调酸、吸湿阻隔办法,降低发病率,采用杀菌王、猛克菌,结合生石灰踏实抑菌,效果明显。

魔芋的规模化种植技术:魔芋标准化种植技术(6)

8 加强种芋贮藏管理,确保种芋质量

种芋贮藏按外调种、自留贮藏技术体系严格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