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教师来讲,没有认真研读过《论语·述而》篇,那您应抓紧时间读一读,否则你将永远是中国教育的门外汉。

《述而》是中国最伟大教育家孔子,关于教育、教师的集中描述与展示,是孔子教育思想宝库的珍品柜台,走近她,感到件件入眼入心,令人震撼,爱不释手。

本章,孔子精要描述了自己的教育方针,也可以说是求学原则,就是一件国宝。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道:天道人道,理想信念,人间正道。

德:人类的美德与行为规范。

仁:儒家的仁德。

游:游历,学习,钻研。

艺: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 憨聊译注

孔子说:“我们的求学以追求天道和人间正道为理想志向,以修养人类美好道德素质为根据,以儒家的仁德思想为依托,并要在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游历,学习,钻研,获得知识技能,修养品德人道。”

  • 憨聊俗解

古今学者,对本章论述,崇尚者不计其数,解读更是浩瀚如海,启发也是八面春风。“志据依游”,孔子教给弟子求学态度方法,“道德仁艺”,孔子教给弟子所求之实学,是学以致用,是指导实践。

有人认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每个句子第一个字是讲方法,第二个字是讲内容。

下边仅顺着求学方针的视角,做简单解读。

“志于道”,“志”的方向与目标是“道”

求学圣贤文化的方向和目标是道,理想和信念是要成为圣人、贤人或君子。

“志”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立志,树立求学的理想和信念;二是明志,明确求学目标、标志和使命。关于“道”,孔子主要也有两个指向:一是正确,朝着天道和人间正道的方向;二是指远大,是人一生的追求,是惠及天下的道路。

“据于德”,“据”的路径与动力是“德”

达成“志于道”求学目标的根据路径是“德”,是人类美好的道德规范和行动指南;同时“德”也是动力源泉,助力人求道、悟道、行道。

“德”很难完美表达出来,它是内在的东西,无形的东西。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是德,但世界上你找不出一个东西叫孝,叫悌,叫礼义廉耻。这就是德的特性,无形但你能感知。一个人是不是孝子,从他的表现能够感知他内在的德性,看事品人。

“依于仁”,“依”的依托与工具是“仁”

儒家弟子的德育内容和依托就是儒家的仁德思想,实现修德的工具也是“仁”。

“仁”服务人的求学、工作和生活,非常具有实用价值,内通“道德”,外连“六艺”。仁就好像是一棵树,它的根,通道,通德;而枝干叶连着六艺,靠六艺来展示。

“游于艺”,“游”内容和科目“六艺”

儒家所讲的“六艺”,主要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游于艺”,是指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如同鱼儿自在游于水中一般,通过熟练掌握技艺而获得自由和愉快,游学有乐。

“游”,游戏,游历,在于强调学习态度的乐观与乐趣,而学习活动,在于博览,浏览,游历和广泛。

求学的目的是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本章,孔子教导弟子进德修业,德育要为首,其内容、顺序和方法层次分明,既是教育方针,又是教学大纲,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造福社会的人才。

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道为方向,以德为根本,以仁为核心和依托,以“六艺”为科目和才艺,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我国现行教育方针,与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浅悟零存

求学实践:明“志于道”,行“据于德”,施“依于仁”,结“游于艺”。

  • 六艺简介

“六艺”,出自《周礼·地官司徒·保氏》

1.礼:礼节礼数。五礼:吉、凶、宾、军、嘉。

2.乐:精通各种曲风音乐。六乐: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

3.射:百发百中射箭技术。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4.御:驾驶马车技术。五御:鸣和鸾,逐水车,过君表 ,舞交衢,逐禽左。

5.书:阅读、书法、作文能力。六书: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6.数:数理化天文地理。九数:数术,理数,气数,天数,地数,变数……

论语及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述而7.6孔子的教育方针)(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