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指出:“最古之史,实为方志。”
方志,是指记述地方情况的史志。正所谓“国有史,郡有志,家有谱”,真正想与时空对话,于千百年的时间长河中读懂威海,一定要来威海方志馆。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一进威海方志馆,一行铿锵有力的文字便给出了这个展馆存在的意义。
我从未想过,脚下一方土地,有着七千年历史沉淀,三千年岁月流转。
在这里,让时间倒流,回到最初的新石器时代,沿着历史的脉络,探索历史沿革和城邑变迁。
7000多年前,生活于靖海湾东岸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河口人使用简易的石器,奏响威海古代先民向海而生、面海而兴的旋律。
五帝羲仲宾日,春秋不夜建城,秦汉两帝东巡,北齐文登建县,唐宋海运繁荣,金元全真兴起,明清海防重镇……种种历史风云的变幻,都在这里有迹可循。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造就一方社会。威海地处大陆东方、山海相间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威海独特的人群迁徙与社会发展史,再往前,在自然环境篇便可以找到答案。
威海的自然景观主要以山、海、岛、湾、河、泉交融为特色,映入眼帘的是弧形墙上展示着境内主要的山河岛湾,从山河岛湾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山海相依、岛湾相映、河流纵横的地理地貌,且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映衬,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威海的一山一水,都被记录在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史志里。昆嵛山、槎山、正棋山分别为雍正《文登县志》八景之昆嵛层峦、铁槎耸秀、吕枰仙踪,岠嵎山为乾隆《海阳县志》十景之岠嵎瀑布,母猪河、乳山河、黄垒河、五渚河在旧志也皆有记载。
这里更像一个威海的实体百科全书,在旁边的物候罗盘上,记录着24节气,还有威海本土植物、动物、农作物及气象水文的物候周期。
当然,在这片靠海吃海的土地上,离不开海的话题。物阜海昌这个篇章,从嵎夷智慧、田耕海牧到特色矿产、海通天下,将威海的禀赋资源一一呈现在你面前。
在展厅的中间,有一艘附着时光痕迹的独木舟,这是1982年,泊于镇松郭家村出土的一只商周时期的独木舟,这是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独木舟。
再往前,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画卷在眼前铺开,仿佛一脚踏进古老的乡村,可以拿起贝壳耳机,听一曲嘹亮的渔歌号子,可以抚摸厚重的磨盘,感受时光的力量,也可以走到合欢树下,归回田园生活。
在这里,可以了解威海姓氏的起源和发展,可以探索民间传说的秘密,也可以感受大秧歌、锡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那些散落在民间的文化,如同一颗颗珠宝,在这长廊里被一一串起。
威海地域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积淀、传承,积蓄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文化揽胜板块,你可以了解到礼日文化、士学文化等包容多元的威海文化,还可以通过VR眼镜,感受最真实的渔浦文化。
再往前,那些曾出现在书本上的人物,一个个“出现”在眼前,在这里,可以与先贤名士对话,读懂古今岁月里的人物春秋。
在这条时光的长河里,威海是一座几乎涵盖了中国近现代史所有元素的城市。自明初设卫以来,历经了设卫御倭、甲午战争、收回威海卫、天福山起义等大事件,见证了近现代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
这一页页历史,变成了墙上的浮雕,也变成了我们心中不可磨灭的那一页,我们记得这座城市从何而来,才更明白这座城市,应该朝哪里而去。
这一趟时光的逆旅,回望了威海辉煌的文明之路,感知前人在坎坷道路上的坚定步伐,这些历史的场景或足迹是如何还原的呢?在我们国家,一靠史,二靠志。编史修志是中华民族鉴往知来的智慧,也是中华文明绵绵不断的重要根因。
闲庭信步,从古代看往现在,久久不能回过神来,越看越发觉得作为一个威海人而自豪,看着眼前的一幕幕,不禁想要为“方志人”点赞,是他们从浩如烟海的史志中,找到这座城市的根脉。
5分钟了解方志,1小时读懂威海。
在威海方志馆里逛一圈,就能概览建置沿革、自然环境、物阜海昌、多彩风情、文化揽胜、人物春秋、方志之志等内容,一小时就能对威海的古往今来了然于心。
如果你有空,不如留1小时给方志馆,留1小时给威海的“前世今生”。
文字:胡杨
摄影:宫举卫
摄像:刘思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