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心传——青城仔鹅煲

广州正宗烧鹅鸡煲(全国美食青城仔鹅煲)(1)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经典味道。至于那些打上城市标签的经典美食,除了色香味形,无不蕴含着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浸透着人们对生活的态度。

在千年文脉传承的常州,美食演化的历程,被深深地烙上了文人的情怀:食不在贵,而在精在雅;味不在浓,而在清在韵。常州人不慕奢华不事张扬,对生活有着精致的追求和怡然的情趣。

常州菜亦是如此,不求味蕾的强烈刺激,却总能让人回味悠长。或许,这正是常州菜对城市个性与生活的感悟与注解。

在老常州口中,有这么一句顺口溜,“南有寨桥老鹅,北有青城仔鹅”,这两道常州经典名菜,虽然原材料选用的都是鹅肉,但是口味截然不同。

广州正宗烧鹅鸡煲(全国美食青城仔鹅煲)(2)

首当其冲的是食材。说起吃鹅,那是历史悠久。著名书法家王羲之除了喜欢书法,还很喜欢鹅。有人认为鹅对王羲之的书法有帮助,可以通过鹅的形态,让自己的书法变得更好,也有人说王羲之喜食鹅肉,看中的是鹅的药用价值。鹅肉性平、味甘、归脾、肺经,具有益气补虚、和胃止渴、止咳化痰等作用。

广州正宗烧鹅鸡煲(全国美食青城仔鹅煲)(3)

然鹅有老鹅、仔鹅之分,鹅以膘肥,肉嫩为主。仔鹅肉嫩而鲜美;长成老鹅,肉实而劲韧,这便是两者最大的区别。青城因靠江边,鹅都是散养的,吃江边的草长大,因此更加原生态,味道更加细腻。从小鹅苗饲养起,就必须掌握正确的温度、湿度,喂的饲料也很重要,否则肉质就少了很多味道。

广州正宗烧鹅鸡煲(全国美食青城仔鹅煲)(4)

每只仔鹅散养数月后,便是最肉嫩汤鲜的时候。捉鹅更是个技术活,一把牢牢抓住毛,而不能掐到肉。如果下手不够快准,在皮肉上留下了红印,炖出来的汤色就会走偏,不够白。拔毛必须全手工来,机器虽然方便高效,但不像人手温柔细致,仔鹅皮肉有损伤,口味会跑偏。

广州正宗烧鹅鸡煲(全国美食青城仔鹅煲)(5)

常州文笔山庄大饭店选用6个月大的青城仔鹅,采用煲汤的方法,最大程度保留了鹅肉的鲜香本味,吃起来余味绵绵。这道青城仔鹅煲,用散养青城仔鹅入馔,需要用到豆油、猪油、色拉油、生姜片、白芷等配料。

把整只仔鹅切块,去除赘肉脂肪,用清水漂洗,直到血水洗净。入锅焯水,直至肉发白、血水出来,捞出锅再次清洗。倒入猪油、豆油、色拉油煸炒姜片和葱段,再把鹅肉翻炒,直至香味出来,倒入备好的高汤。大火煮20分钟后转小火慢炖1小时,就可以出锅,或以打边炉形式呈现。

广州正宗烧鹅鸡煲(全国美食青城仔鹅煲)(6)

先喝汤再吃肉,这道菜汤汁鲜美,鹅肉骨酥肉烂,鲜香入味,是常州人钟爱的美味佳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