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渡鸟灭绝的时间(并不是人类放肆的大快朵颐让渡渡鸟灭绝的)(1)

莫卧尔画家Ustad Mansur于1625年前后所作的渡渡鸟(中间)和一些其他鸟类的画作,这也是少有的以活生生的渡渡鸟为模特的彩色画作之一。

如果你是个荷兰古生物学家,那么当你去毛里求斯挖掘渡渡鸟残骸时,当地人肯定会这么对你说:“就是你们这些荷兰人杀光了渡渡鸟!现在它们绝种了,你们还连骨头都不放过!”这种说法虽然可以理解,但其实并没什么道理。

尽管渡渡鸟的形象家喻户晓,但我们对它们的来历毫无头绪。不知道它们从何处来,也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时候怎么登上的毛里求斯——这个距马达加斯加东500公里的偏远岛屿。DNA方面的证据则表明和渡渡鸟亲缘关系最近的是一种产自东南亚的、羽翼丰厚的地栖类鸽子,叫尼柯巴鸠。所以,渡渡鸟的祖先很有可能是从东南亚一路迁徙到偏僻的马斯克林群岛上的,但是这段旅程的具体细节依然是谜团重重。它们本来可谓生活在世外桃源,不料想遇到了过腻了年复一年田园岛屿生活的人类。1598年,在海上颠簸了几个月的荷兰水手们抵达了毛里求斯,之后渡渡鸟们就真是见了鬼了,第一批人类上岸后还不到一百年,它们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虽然现在普遍的说法是渡渡鸟的肉质简直粗糙得难以下咽,但是早期的移民者是的确有吃渡渡鸟的,一小部分人甚至还将此当成了美味佳肴。当然,这并不能证明渡渡鸟灭绝是被因为被吃光了。事实上,研究人员之前已经对17世纪殖民者的生活垃圾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垃圾中大部分是外来哺乳动物的尸骨,渡渡鸟的残骸并不多。由此可见,渡渡鸟算不上这些殖民者的食谱上的主菜。

为了彻底搞清渡渡鸟灭绝的原因,我们不能将目光局限于人类身上,我们可以将目光放到紧随人类脚步而来的那批外来物种身上,其实也正是他们引发的生态灾难最终葬送了渡渡鸟。那批物种中有满船跑的老鼠,有作为食物被引入当地的家猪、山羊、黑鹿,还有作为宠物被带来的东南亚猕猴。这些物种一旦被放生到海岛的原始生态系统中,必定会给当地长期没有天敌、丧失了防御能力的本土物种带来致命的威胁。没有一点点防备,这些外来物种吃掉了渡渡鸟的幼崽和蛋,破坏了渡渡鸟的巢穴,践踏了渡渡鸟周遭的植被。渡渡鸟不会飞,巢又建在地上,几乎没有一点反抗的机会。最终,渡渡鸟只给我们留下一个贪吃呆蠢,注定要灭绝的印象。

渡渡鸟灭绝的时间(并不是人类放肆的大快朵颐让渡渡鸟灭绝的)(2)

1903年在毛里求斯发现的唯一一架完整的渡渡鸟骨架的3D数字模型

现在,我们是时候重新评价渡渡鸟了。在2005年的时候,荷兰一个古生物学团队本想出发去毛里求斯东南部的一个沼泽地带——Mare aux Songes进行花粉取样研究,却有了个意外的收获。他们发现了一个大型的渡渡鸟墓穴。其实其中一部分墓穴已经于1865年被开凿过了,但后来又被慢慢遗忘了。这个发现可以说给渡渡鸟所处的生态系统研究和其最终的灭绝原因研究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发掘墓穴十年后,其周围地质、水文、古生物等各方面的证据都为我们都勾勒出了一幅以极端多变气候为典型的生态环境的画卷。飓风、干旱等极端天气在此地是非常普遍的。而且在分析研究了Mare aux Songes的沼泽沉积物之后,我们获悉4100年前曾经有一场干旱导致了毛里求斯生态系统内大量生物死亡,也让大量动物蜂拥至此处寻求淡水。但之后生态系统还是恢复过来了,渡渡鸟也幸存了下来。

最近,又有一项新的关于渡渡鸟骨骼解剖的研究结果即将要公布。研究结果显示渡渡鸟不单单是按比例放大款的鸽子:他们的翅膀偏小,腿部较为有力,头骨结构和普通鸽子截然不同,所以有时候还会被误认为是秃鹫。

渡渡鸟还是一种高度适应岛屿生活的生物。虽然岛屿生活乍一听很宁静很安逸,但其实多变的气候对渡渡鸟食物数量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过去十年里大量的研究给了我们观察渡渡鸟所在生态系统的独特视角,也让我们开始反思对渡渡鸟蠢笨的刻板印象。但更重要的是,渡渡鸟的悲惨故事与一息尚存但依旧无比脆弱的海岛生态系统是休戚相关的。特别是在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压力下,我们必须要反思我们的环境保护战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