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人民海军曾有这样一位“解放战士”,“济南”号护卫舰的故事一文)一样同属旧日本海军丁型第2号型海防舰(性能数据已有介绍,本文不再赘述),前身分别是:第14号、第118号和第198号海防舰。

印度人眼中的武汉航空母舰(变废为宝的三兄弟)(1)

试航中的丁型海防舰

第14号海防舰于1944年1月25日在日本横须贺海军工厂下水、3月27日竣工;第118号海防舰于1944年10月18日在日本川崎重工泉州工厂下水,12月27日竣工;第198号海防舰于1945年2月26日在日本三菱重工长崎造船所下水,3月31日竣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这三条军舰因为舰龄短、舰况好,因此被改装为特别输送舰协助将投降的日本军队和侨民运回本土。在解除特别输送舰任务后,三舰分别作为第一批(第14号)和第二批(第118号和第198号)赔偿舰分别于1947年7月6日和1947年7月31日正式引渡给中国。分别改名为接5、接12和接14号军舰,只安排少量官兵进行看管,并没有重新武装。

印度人眼中的武汉航空母舰(变废为宝的三兄弟)(2)

接12号赔偿舰

印度人眼中的武汉航空母舰(变废为宝的三兄弟)(3)

接14号赔偿舰

印度人眼中的武汉航空母舰(变废为宝的三兄弟)(4)

被闲置的日制赔偿舰

1947年7月至10月,国民党海军总共分四批接收了34艘日本赔偿舰,由于同期大量的美国援助军舰的到来,在抗日战争中遭受重大损失、近乎拼光的国民党海军根本没有多余的人力来重新武装这些军舰。同时这批军舰也受到了当时国民党政府一些需要舰船的政府部门的艳羡,纷纷要求从中分一杯羹。出于打压海军以及平衡各派利益的考虑,蒋介石在1947年10月就下令海军至少将34艘赔偿舰中的一半上缴给国民政府,由行政院来统一调配给其他政府部门使用。

对于此项命令,海军总司令桂永清非常不满,以各种方式进行抵制,经过讨价还价后将上缴的军舰数量减少到8艘,而且还都是状态最差的8艘,接5、接12和接14号不幸“中选”。

三舰连同其它舰艇被上缴给国民政府后,由行政院统一进行再分配。结果接5和接14被调拨给内政部,接12则被调拨给教育部。内政部的调拨理由是加强外海的水上警察舰艇力量、充当水警船以维护渔场和缉捕盗匪;而教育部的调拨理由是给本部下属的吴淞国立海事职业学校配备实习船。

1948年6月26日,接12号在上海被移交给吴淞国立海事职业学校;接5和接14也在同一天被移交给内政部下属的浙江省外海水上警察局。同年11月1日,三艘军舰被国民党海军注销舰籍。

然而,吴淞国立海事职业学校和浙江省外海水上警察局在接收三舰后发现它们舰况不佳,已经不能航行,若要修复则必须另外花一大笔费用,纷纷大呼上当。吴淞国立海事职业学校将接12丢弃在接收的泊位废置,而浙江省外海水上警察局则在12月底以“无力培养”为由将接5和接14退还给了国民党海军的上海第一军区司令部,国民党海军在接收两舰后也没有管,依然任由其弃置停泊。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先后发现了弃置在黄浦江上的接5、接12和接14号三舰,被发现的时候三舰的舰况已经非常之差,底舱已经积攒了齐腰深的江水。但这三条被国民党弃如敝履的军舰却被人民解放军视为珍宝。

印度人眼中的武汉航空母舰(变废为宝的三兄弟)(5)

被人民军队发现时的接5号赔偿舰

新成立的华东军区海军立即接收了这三条军舰,编入了第一舰大队,并依次送入江南造船厂进行抢修,在抢修期间,国民党空军的B-24轰炸机多次前来轰炸,但都被击退。在江南造船厂和接舰部队官兵的共同努力下,至1949年12月底,三条军舰均被修复到可以自主航行的状态。

印度人眼中的武汉航空母舰(变废为宝的三兄弟)(6)

江南造船厂的工人正全力抢修一艘丁型海防舰

初步修复后,三艘军舰为了躲避国民党飞机的轰炸,先后驶入长江,往上游行驶躲避,先是前往安徽芜湖、后又驶往武汉。在此期间又遭遇到几次轰炸,其中接12号舰中弹受损,舰员牺牲6人,受伤6人。

1950年4月23日华东海军为三舰确定了新的舰名、编制和人员:接5被改名为“武昌”,伍岳被任命为舰长、王安居被任命为政委;接12被改名为“长沙”,宋继宏被任命为舰长、苏军被任命为政委;接14被改名为“西安”,吕美华被任命为舰长、刁俞之被任命为政委。三舰全部被编入华东海军主力舰队——第6舰队,舰种被定为护卫舰,同“济南”、“沈阳”两舰共同构成华东海军中的日式海防舰群体。

印度人眼中的武汉航空母舰(变废为宝的三兄弟)(7)

修复后列队接受检阅的日制海防舰

在上海的空袭威胁被解除后,三舰回到江南造船厂安装武器,先是安装日制十年式120毫米舰炮和96式双联装25毫米机关炮暂时应付,待1950年底苏制舰炮陆续到货后迅速换装。武器配置模式均和同期完成换装的“济南”号护卫舰大致相同,但在机关炮的配置方面存在区别:“武昌”舰的武备为三座日制96式双联装25毫米机关炮和三座苏制70-K型37毫米机关炮的组合;“长沙”舰没有保留日式25毫米机关炮,而是和“济南”号护卫舰一样换装了六座苏制70-K型37毫米机关炮,其中舰桥两侧的两座没有安装防盾;“西安”舰的前部则安装了三座苏制72-K型25毫米机关炮。舰尾原安装深弹投射机的位置安装有四座苏制БМБ-2深水炸弹发射炮,并在舰尾安装了一座深弹投放滑轨和烟幕发生装置。

印度人眼中的武汉航空母舰(变废为宝的三兄弟)(8)

演习中的武昌舰舰艏的日制25毫米机关炮炮位

印度人眼中的武汉航空母舰(变废为宝的三兄弟)(9)

50年代的西安舰,可见桅杆顶部的美制搜索雷达

华东海军改编为东海舰队后,三舰的编制被列在护卫舰第6支队。

武装一新的“武昌”舰于1955年1月18日随大队参加了解放一江山岛的登陆作战,为登陆的陆军提供火力支援;4月17日参加救援在杭州湾触礁的“民主三号”客轮;9月又随大队北上旅顺,同旅顺基地的舰艇一同参加了辽东半岛抗登陆战役演习并扮演登陆“蓝军”,一时间非常活跃。

但是好景不长,1956年8月,“武昌”舰在象山港因台风触礁搁浅,后经拖回抢修恢复了航行能力,但因为伤势较重而退出战斗序列,拆光了全部作战设备仅作为辅助船使用。1961年该舰获得舷号209,编制列入东海舰队护卫舰第17大队;1966年8月,65型火炮护卫舰209舰(“海口”舰服役),“武昌”的舷号被让与新舰并退出现役,舰体在70年代作为靶舰被击沉。

印度人眼中的武汉航空母舰(变废为宝的三兄弟)(10)

继承209舷号的65型火炮护卫舰“海口”舰

“长沙”舰于1954年5月随舰队配合陆军收复东矶列岛,于5月16日随随“南昌”、“广州”、“开封”等舰参加东矶列岛海战,与台方“太和”舰发生交火,是该舰参加的最重要的一次军事行动。

1961年,“长沙”号获得舷号216,编制列入东海舰队护卫舰第17大队,1964年7月,“长沙”舰参加了消灭台湾特务输送船“满庆升”号和“满庆盛”号的战斗;1972年,该舰退出一线战斗序列,1974年和“济南”号同时退役,原班人马连同两门100毫米主炮转入053H型导弹护卫舰首舰(1986年正式命名为“九江”舰)。

印度人眼中的武汉航空母舰(变废为宝的三兄弟)(11)

老“长沙”护卫舰退役后舰员部队新接收的053H型导弹护卫舰“九江”舰

1975年6月,改装为靶舰的“长沙”舰开赴舟山外海试验区,作为东海舰队潜艇第22支队242号艇的靶标用鱼雷击伤,随后被航空兵的炸弹击沉。“长沙”舰的舰名由051型导弹驱逐舰161舰继承(如今已退役作为北海舰队试验大队的靶舰使用),如今的“长沙”号舰名属于新一代052D型导弹驱逐舰173舰。

印度人眼中的武汉航空母舰(变废为宝的三兄弟)(12)

继承过“长沙”舰名的051型导弹驱逐舰161舰

印度人眼中的武汉航空母舰(变废为宝的三兄弟)(13)

继承“长沙”舰名的052D型导弹驱逐舰173舰

“西安”舰较别的同型舰特殊的是:后桅顶部安装着一部类似美式SC型对空警戒雷达,说明该舰的防空舰职能。“西安”号并没有随大队参加解放一江山岛的战斗,值得一提的一次大规模行动是在1955年9月随大队北上旅顺,同旅顺基地的舰艇一同参加了辽东半岛抗登陆战役演习。

1961年,“西安”号获得舷号217,编制列入东海舰队护卫舰第17大队;1974年该舰舷号改为527,随后和“济南”号同时退役,原班人马连同两门100毫米主炮转入053H型导弹护卫舰3号舰(1986年正式命名为“南平”舰)。

印度人眼中的武汉航空母舰(变废为宝的三兄弟)(14)

老“西安”护卫舰退役后舰员部队新接收的053H型导弹护卫舰“南平”舰

“西安”舰的舰名由051型导弹驱逐舰106舰继承(退役后停泊于武汉作为国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供人参观),如今的“西安”号舰名属于新一代052C型导弹驱逐舰153舰;527的舷号则由053H3型导弹护卫舰“洛阳”号继承。

印度人眼中的武汉航空母舰(变废为宝的三兄弟)(15)

继承过“西安”舰名的051型导弹驱逐舰106舰

印度人眼中的武汉航空母舰(变废为宝的三兄弟)(16)

继承“西安”号舰名的052C型导弹驱逐舰153舰

印度人眼中的武汉航空母舰(变废为宝的三兄弟)(17)

继承527舷号的053H3型导弹护卫舰“洛阳”舰

性能数据

标准排水量:740吨

满载排水量:980吨

全长:69.5米

宽:8.6米

吃水:3.05米

动力:一台舰本式甲25型透平蒸汽机,两座舰本式中油专烧水管锅炉,单轴推进,2500马力

航速:17.5节

续航力:4500海里/14节

印度人眼中的武汉航空母舰(变废为宝的三兄弟)(18)

本厂长绘制的1951年时期的“武昌”舰二视图

印度人眼中的武汉航空母舰(变废为宝的三兄弟)(19)

本厂长绘制的1953年时期的“西安”舰二视图

印度人眼中的武汉航空母舰(变废为宝的三兄弟)(20)

本厂长绘制的1961年时期的“长沙”舰二视图

武备(1951年时期):B34型100毫米单管舰炮2门,70-K型单管37毫米机关炮6门(仅“长沙”舰,“武昌”舰和“西安”舰只装3门),96式双联装25毫米机关炮3座(仅“武昌”舰),72-K型单管25毫米机关炮3门(仅“西安”舰),БМБ-2深水炸弹发射炮4座,深弹投放轨1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