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有一位弹棉花的老汉,靠着自己的一项发明,竟然搬空了11座清朝皇陵,其行径,比起被世人称为“最为粗鲁盗墓者”的孙殿英,还要猖狂数倍。而此人便是王绍义。

那么这个人到底怎样的来历呢,他又是如何成功地盗取了皇陵中的宝物呢?

在古代,皇帝驾崩下葬的时候,为了彰显自己地位的尊崇和高贵,他们会携带大量的陪葬品,比如一些甲骨、兵器、金银珠宝、名人字画等等。其中也不乏一些重要的历史文献,而这些文献对现如今的考古工作有着极大的帮助。

而这些东西,也是引来了无数盗墓贼的觊觎,盗墓者往往会想尽一切办法进入皇陵,从中盗取宝物,王绍义便是其中之一。

但是要知道的是,皇帝的陵墓几乎是从皇帝登基的第一天就开始建造了,其工程极其浩大,耗费钱财更是不计其数,为了保证陵墓的安全,其中更是添加了重重的机关。

孙殿英陵墓被盗全过程 王绍义发明拐打钥匙(1)

因此想要成功进入皇陵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仅需要聪明的头脑和灵活强健的身体,还需要些许的运气加持。

而王绍义便是具备以上所有的条件。

王绍义本是一个乡下人,据说他年轻的时候修过陵墓也做过土匪,后来在听说到清朝皇陵里面有大量珠宝的时候,他便动起来歪心思。

为了能更好地打探皇陵的情况,于是他就前往了清东陵旁边的新立村,乔装成了一个弹棉花的。

那个时候,他整日都在思考,如何才能进入皇陵盗取宝物,而对其他的事情一点心思都没有,所以他工作起来,往往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几乎赚不到什么钱,因此那段时间的王绍义生活也过得十分拮据,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孙殿英陵墓被盗全过程 王绍义发明拐打钥匙(2)

但是这个人呢,又比较“爱惜”自己,不舍得让自己太过劳累,所以他宁愿饿着也不愿好好工作,一直“坚守本心”只想盗墓。

王绍义在新立村的时候,常常能听到村里的老一辈儿人讲起有关皇陵的事情,王绍义也是将所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都牢牢记在心里。

不仅如此,王绍义还震惊地发现,在这个村子里,竟然有个人其祖上就是修帝王陵地宫的名匠,因此这个人十分了解清东陵的底细,对地宫结构也是一清二楚,此人就是关会增,人送外号“关老七”

在得知这些消息后,王绍义大喜,觉得机不可失,于是很快地就去联系了关老七。

见到关老七后,王绍义上去就对其进行一顿忽悠,还将自己的盗墓大业全部讲给了关老七,声称两人联手一定能一夜暴富,而关老七也听得热血沸腾,于是很爽快的就答应了与王绍义联手一起盗墓。

孙殿英陵墓被盗全过程 王绍义发明拐打钥匙(3)

但是盗墓只有两个人肯定是不够的,想到这里,关老七便喊来了自己的老熟人穆树轩。

之所以说两个人熟,那是因为,两个人祖辈上,一个修皇陵的一个是守陵的,可以说两家人,从祖辈开始就有着很深的渊源。

因为穆树轩其祖辈是守陵人,所以他对陵区周遭的环境十分清楚,当年孙殿英在准备进入皇陵盗墓的时候,还专门派人找过他,在他的带领下,孙殿英也是少花了很多的力气,就成功的进入了皇陵。

而王绍义这边,也是喊来了自己的得力干将杨芝草,这个人头脑十分灵活,但是和王绍义一样,都梦想一夜暴富,喜欢不劳而获,于是杨芝草年轻的时候,就曾为了金钱而选择投靠日本人,从而做了伪警察,但是后来觉得这样来钱慢,还有生命危险,所以就偷跑回家去种地了。

孙殿英陵墓被盗全过程 王绍义发明拐打钥匙(4)

于是在杨芝草接到王绍义的邀请后,本就好吃懒做的杨芝草,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可以不劳而获的暴富机会,于是连夜赶往了王绍义的住处。

就这样盗墓四人组算是集结完毕,四人便趁着天黑,偷偷来到王绍义的住处,开始共商大计。

商议的时候,四人很快就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这个团队规模太小,仅有四个人,并且盗墓本来也是件体力活,再加上,万一在盗墓期间出现了什么突发情况,到时候人手不够,那就麻烦了。

所以他们需要更多的人手,但是对于当时的寻常百姓而言,盗墓是一件极损阴德的事情,不到万不得已,没人愿意去做。

想到这里,头脑比较灵活的杨芝草便想到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找个借口以此来美化自己的行为。

孙殿英陵墓被盗全过程 王绍义发明拐打钥匙(5)

于是,以王绍义为首的几人,便在村里四处张扬说,古代的皇帝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主,是几千年来一直欺压百姓的罪人,是最值得批判的人,他们死后的陪葬品,也是搜刮民脂民膏得来的,现在就要挖他们的坟,分他们的财,叫他们在阴间也过得不舒坦。

就这样,在王绍义几人的宣扬下,很快就吸引来了很多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

其实,这些人本就出生在皇陵附近的村庄里,对清朝皇陵的事情早就有所耳闻,再加上,孙殿英盗墓的事情被当地人传得沸沸扬扬,所以很早的时候,这些人就对皇陵蠢蠢欲动。

但是他们苦于自己没有任何盗墓经验,也没有团队,再加上,心里对鬼神之类的传说都是充满敬畏的,所以一直是有贼心没贼胆。

而王绍义的出现则是让他们感觉自己看到了光,再加上王绍义的一番说辞,也让这些人心中打消了对鬼神言论的顾虑,于是很快这些人就加入了王绍义的团队。

孙殿英陵墓被盗全过程 王绍义发明拐打钥匙(6)

据后来统计,清东陵二次盗宝案参与者多达300余人,其中还包含了蓟县八区区长介儒、公安助理郭正、民政助理纪新,以及数位区干,共计几百位村民村干和民兵组成的盗墓队伍隐蔽地开始了他们的盗墓活动。

就这样人手的问题算是解决了,几人很快便开始了定目标,他们要决定去盗哪个墓葬。

抱着要做就做大的理念,他们直接选择了定陵,要知道,这个定陵可是咸丰皇帝的陵寝啊。

但是,听到这里的穆树轩却面露为难之色,因为他曾带领孙殿英进入过清朝皇陵,在皇陵中,比较重要的几个墓葬都是有着门石的,这些门石全都是大理石和汉白玉组成的,质地十分坚固,不仅如此,这些石门的厚度都达到了半米,门上也没有门栓和锁之类的东西,而是在门石的里面架着顶门石,这些顶门石牢牢的顶住了石门,外边的人休想用蛮力去打开。

孙殿英陵墓被盗全过程 王绍义发明拐打钥匙(7)

当年孙殿英为了打开门石,直接是动用了大炮,在对其轰炸很久后,方才把石门打开。

而王绍义几人虽然也有火药,但是要想以此来炸开石门,那就有点痴心妄想了。

于是穆树轩便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王绍义。

但是王绍义曾经修过陵墓,所以对陵墓中的一些构造,也是比较熟悉的。

所以在听到穆树轩讲到这种情况的时候,王绍义心中已经有了对策,要知道石门这个东西在陵墓中可不少见。

当时王绍义在修陵墓的时候,也遇见过这样的情况,于是他就根据石门的结构,自己发明了一把钥匙,这种钥匙用钢板做成的,是用来专门对付石门的,后来王绍义还将其命名为“拐打钥匙”,而这个钥匙的原理就是从门缝直抵顶门石,然后,用力敲打“钥匙”,“放倒” 顶门石。这样一来,门就自然而然地打开了。

孙殿英陵墓被盗全过程 王绍义发明拐打钥匙(8)

王绍义当时只是因为修陵墓太无聊,所以没事的时候就瞎琢磨,才发明了这个东西,没想到现在居然能派上大用场了。

当王绍义将“拐打钥匙”展示给穆树轩的时候,穆树轩也是十分惊讶,然后表示这样一来那就一切妥当了。

就这样一切工作准备妥当后,王绍义几人就开始了详细的计划商讨。

他们决定由王绍义作为这次盗墓的总指挥人,一切都听从王绍义的安排。

于是在王绍义的指挥下,众人先挖盗洞,然后在遇到门石的时候,就用王绍义发明的拐打钥匙去“开门”实在打不开的就用炸药去炸。

而需要使用炸药的时候,众人还会分成两拨,一拨炸门石,另一波就在外边用雷管炸石头,以此来混淆视听,这样即使有人听见有爆炸声,也会以为是在采石,而并不会想到是有人在盗墓。

孙殿英陵墓被盗全过程 王绍义发明拐打钥匙(9)

就这样王绍义带领众人打开了一道又一道的门石,也是成功地进入墓葬的最里面,见到了皇帝的棺木,由于棺木十分厚重,所以众人只能拿着斧子对其进行劈砍,这才打开了棺木。

而在棺木打开后,一股刺鼻的臭味扑面而来,众人捏着鼻子,举着火把走向棺木,而棺木里面的尸体早已腐烂成泥了,但是在欲望的驱使下,众人还是把手伸向了尸体,在尸体上一阵翻搅,掏出尸体身上的陪葬品。

当时,为了能在分赃的时候不起乱子,王绍义专门派人持枪站在门口,但凡有人敢哄抢珠宝,那就立即枪毙。

就这样,王绍义带领众人把清朝皇陵的景陵、妃圆墓、裕陵等等几个墓葬都翻了个底朝天,他们几乎把整个东陵都盗空了。

孙殿英陵墓被盗全过程 王绍义发明拐打钥匙(10)

但是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即便是王绍义掩饰得再好,终究还是被蓟县公安局发现了。

蓟县公安局也是很快就下达了通缉令,誓要抓捕当时参与盗墓的所有人。

在通缉令下发没几天后,就有很多人由于畏罪,而前来自首,这些人很多都是平民百姓,所以法律意识淡薄,最后公安局决定,这些人,只要坦白认罪,主动上交赃物,皆宽大处理。

而对于那些当时参加过盗墓的区长介儒、公安助理郭正、民政助理纪新,以及数位区干来讲,他们是知法犯法,所以统统枪毙。

但是盗墓的总指挥王绍义却因为手中有枪,年轻的时候又做过土匪所以枪法很准,对地形也熟悉,所以一时之间未能将其抓捕。

但是蓟县公安局从未放弃过对他的追捕,公安人员跋山涉水,历经三个县和上百个村庄,连续缉捕五年之久,最后终于在八仙桌子山上将其抓获,1951年3月21日王绍义被枪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