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11日,在“梨园雅韵普欢庆 献礼建国七十载——2019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晋京展演”系列活动中,上海越剧院一团以经典现代剧目《祥林嫂》、《》献演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展现了男女合演的不同舞台风貌,既是向祖国70华诞的献礼,也是对于越剧男女合演建团60周年的最佳纪念。

上海越剧院一团成立于哪一年(上海越剧院男女合演建团60周年)(1)

△“晋京展演”现场

上海越剧院一团成立于哪一年(上海越剧院男女合演建团60周年)(2)

上海越剧院一团成立于哪一年(上海越剧院男女合演建团60周年)(3)

△ 见面活动合影

提到越剧,大多数人印象中都是莺莺燕燕、才子佳人,善于讲述缠绵悱恻的故事。越剧成熟期的“女子越剧”造就了人们对其柔美的印象。越剧也逐渐成为中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中唯一一个声腔、表演完全女性化的剧种。据报载,至1941年,沪上女班多达36 个,而男班则几乎销声匿迹。越剧发展百年,男女合演的艺术实践与探索则在共和国成立后才起步,而上海越剧院正是这一巨大突破的首倡者和践行者,历经了螺旋式的循环,其间既有繁盛与辉煌,也有坎坷与曲折。振兴和发展男女合演,已成为越剧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早在1954年,上海越剧院老院长袁雪芬认为,男女合演打破了封建社会男女不能同台的陋俗,男女合演与女演男两种艺术形式都是剧种本身的需要,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

1959年,上海越剧院男女合团,既传承越剧传统的风格,又逐渐探索自己的特点和创造,创演了多部新剧目,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唱段传承至今。男女合演不仅在艺术风格上刚柔并济,完美互补,更拓展了剧目题材和表演的力度,给越剧带来了不一样的时代之声。

上海越剧院一团成立于哪一年(上海越剧院男女合演建团60周年)(4)

△ 上海越剧院经典剧目《梁祝》

上海越剧院一团成立于哪一年(上海越剧院男女合演建团60周年)(5)

△ 上海越剧院《红楼梦》(“葬花” 王清 方亚芬)

进入新世纪,上海越剧院领导对本院的演出实体作目标定位时,首次提出了男女合演要与女子越剧“错位发展”的理念。这是对男女合演长期探索实践的经验及其教训的总结和升华。“错位发展”就是男女合演应该与女子越剧作出一些“区隔”,具有自家面貌;就是应该充分认识自己的长处所在,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祥林嫂》、《家》既是文学名著,也是越剧的经典现代剧目,是越剧有别于才子佳人题材和纯女子演绎风格的不同舞台艺术风格的探索成果。此次上演的《祥林嫂》汇集了上越一团最强的男女合演阵容,来演绎和诠释这部经典佳作;传承版《家》则是首次由新生代男演员与上越中生代联袂领衔主演,带来一番别开生面的舞台效果。

《家》

青春的颂歌 青春的演员

上海越剧院一团成立于哪一年(上海越剧院男女合演建团60周年)(6)

△ 上海越剧院《家》剧照

越剧《家》根据巴金同名小说,参照曹禺话剧本改编。该剧演出发挥了越剧长于抒情的特点,并对男女合演的对唱及现代戏的表演、音乐、布景、服装上,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曾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文华新剧目奖、文华表演奖、音乐奖、上海白玉兰新人配角奖、并被评为上海文艺创作优秀作品。此次晋京展演的传承版本,上越中生代携新生代演员共同挑梁,也体现了上越在男女合演上的不断传承和创新,更是对于今年男女合演建团60周年的最佳献礼。

《家》是一曲青春美丽、善良可贵、真情无价的颂歌。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充满倾轧争斗的没落崩溃的封建大家庭中几对青年可歌可泣的爱情悲剧:觉新和梅的青梅竹马之爱,为专制荒唐“抓阄”定亲所扼杀;觉新和瑞珏由了解、理解而新生的夫妻之爱,被封建迷信的“血光之灾”所摧毁;觉慧与丫环鸣凤的纯洁恋情,则因鸣凤被逼投湖而湮灭。

上海越剧院一团成立于哪一年(上海越剧院男女合演建团60周年)(7)

上海越剧院一团成立于哪一年(上海越剧院男女合演建团60周年)(8)

上海越剧院一团成立于哪一年(上海越剧院男女合演建团60周年)(9)

△ 上海越剧院《家》剧照

这三组爱情悲剧的命运对比和不同人生走向,紧紧围绕着觉新这一中心人物而展开。觉新作为高家的长房长孙在封建桎梏和封建传承双重压力下性格扭曲,这种压力迫使他最终勇敢帮助觉慧出走。从而既勾画了他们在“五四”民主激流中艰难觉醒的历史轨迹,也反映出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和封建家族衰败的必然趋势。

剧中觉新、觉慧间的思想性格冲突,梅芬和瑞珏间的心里碰撞感情纠葛,则折射出即使在“只有黑暗、恐惧和期待”的混浊人世,也自有那纯洁真挚、了无纤尘甚至可以穿越生死的真情真谊;有为情为爱甘愿无私奉献的兰蕙品性。这正是黑暗中的亮色,绝望中的希望!巴老在“《激流》总序”等文章中一再谈到的“青春是美丽的”真正内涵!也是本剧想要着力张扬的埋藏在这部悲剧深处的人文力量和美学追求!

《祥林嫂》

一句话成为一场戏 体现鲁迅原著精神

上海越剧院一团成立于哪一年(上海越剧院男女合演建团60周年)(10)

△ 上海越剧院《祥林嫂》剧照

越剧《祥林嫂》是上海越剧院四大经典之一,也是越剧男女合演的代表作之一,根据鲁迅小说《祝福》改编。该剧体现了鲁迅原著精神,成功地塑造了祥林嫂这一典型的悲剧艺术形象,给越剧这一剧种带来了鲜明的时代风貌。

剧中,祥林嫂年轻守寡,婆婆在重债逼迫和卫老二的怂恿下,把祥林嫂卖给山里人贺老六为妻。祥林嫂不愿,深夜逃出。后经同乡介绍至鲁四老爷家帮工。三月后被卫老二发现抢至山中与贺老六成亲。不久生下儿子阿毛。贺老六为高利贷所迫,带病出外打猎,以致伤寒复发而死,孩子也被狼吃了。她只得又回到鲁家,两次守寡后,她被认为“罪孽深重”的不祥之物,深为主人厌恶。为了解脱自己的罪孽,祥林嫂用两年工钱到土地庙捐门槛,可是丝毫未能改变恶运,终于被撵出鲁府。最后,劳苦一生的祥林嫂,在一片迎春祝福的爆竹声里,倒毙在风雪之中。

上海越剧院一团成立于哪一年(上海越剧院男女合演建团60周年)(11)

上海越剧院一团成立于哪一年(上海越剧院男女合演建团60周年)(12)

△ 上海越剧院《祥林嫂》剧照

越剧《祥林嫂》充分展现了戏曲“歌舞演故事”的传统,也体现了越剧善于以抒情刻画人物的特点。小说原著中,“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便都围着大黑圈"这句话,在舞台上发展成"厨房”一场戏,通过演员的唱念做表,在生活化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传统的表演身段,把祥林嫂被神权折磨所受的内心痛苦,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来,达到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和谐统一,使该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上海越剧院一团成立于哪一年(上海越剧院男女合演建团60周年)(13)

△ 上海越剧院《祥林嫂》剧照

男女合演建团60周年:

从筚路蓝缕到新时期崛起

上海的越剧男女合演已经一个甲子了。

在这由女人一统天下的剧种里,当年一群男演员以“实验”之名闯进了粉黛丛中,观众仿佛见到了“星外来客”,惊骇、讪笑、拒斥。从筚路蓝缕到新时期崛起,面对“须眉”与“巾帼”共舞,真汉子与“女汉子”交集,他们孜孜矻矻,寻寻觅觅,其中有起也有伏,有热闹也有岑寂,有顺遂也有疑顿,艰辛苦乐,五味杂陈,走过了崎岖不平的道路。

从拓荒到拓展,一代又一代人春耕秋耘,为剧种做了不少建设性的业绩。已经有一甲子历史的男女合演,需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课题面前,破解难题,奋然前行,直面挑战。“接前人未了之绪,开后人未启之端”,这是放在今天男女合演肩上的重要责任和历史担当。

本次演出主演

《家》

觉新:张杨凯男

梅芬:俞景岚

瑞珏:邓华蔚

觉慧:裘隆

鸣凤:郭茜云

《祥林嫂》

祥林嫂:方亚芬

贺老六:许 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