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不会是本人自愿。
如果你不是史政方面的专业人士,在2021年听到“萨达姆·侯赛因”这个名字的频率,应该不会高过一天一次。
这位曾与山姆大叔叫板、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伊拉克前总统,在2006年接受了绞刑。2015年,他的坟墓被战火摧毁,他连尸骨都未能留存。如今,除了大学专业课、百看不厌的赵本山小品,以及郭德纲于谦的相声段子,我们再难听到他的名字。
2003年春晚小品《心病》
然而在国外,萨达姆突然成了当之无愧的网络“红人”。谷歌趋势显示,自今年6月下旬起,关键词“萨达姆”的热度便居高不下,仿佛重获新生。
只是在传播这个梗的过程中,萨达姆从来不是以正常肖像示人的。网友们只是在指着一个字面意义上的“红人”,硬要说他是萨达姆。
终结者与萨达姆
事实上,这个红色小人,还真代表过萨达姆。
许多网络梗都是从过去的要素中借尸还魂,而“红人”则出自2003年BBC的报道,一批没有留下名字的记者与编辑,为了形象生动地呈现萨达姆是如何被捕的,贴出了一张“萨达姆的藏身之处”示意图,红色小人便首次出现于此。
今日的浏览器仍兼容2003年的网页已是幸事
至于这张图如何演变为网络梗,其中的过程实在荒诞不。
1
2015年1月9日,Tumblr社区的一篇帖子里,一位名叫“SHIIIIDDD!!!”的用户首次翻出了BBC的那张演示图。他把图中所有的指示信息全部移除,只留下“死”(DEAD)与“我”(ME)的字样,搞得像是自己死后躺进了坟地。
帖子没有引起太大反响,而网友们再见到这张图时已是2020年疫情期间。这段时间外网诞生了“精神上来说我在这里”(Mentally I am here)的梗,用于在疫情居家隔离期间逃避现实,一般会配上一张世界各地旅游景点的图,展现一种“身未动,心已远”的意境。
结果就有人贴出了萨达姆的藏身处,暗示自己要在疫情里“像萨达姆一样躲起来”,确保足够的社交距离。
一些网友开始从这张可笑的示意图里,看到自己的可悲影子。他们用这张图,讽刺某些城市高昂的房租,以及与房租完全不匹配的糟糕居住环境。
2021年6月17日,某个美国网友就发了这么一条带有示意图的推特:“纽约1800美元月租能住的房子”。
广大网友一眼看出了这间“房子”最大的缺陷:洞里连个让人消停打游戏的空间都没有。另一位网友当即给这个洞做了装修,在洞的最深处设置了一个“游戏室”,内置台式机与电竞桌椅。
不久,借助P图与绘图技术,网上开始出现不同版本的萨达姆专属游戏室。在下面这张最为逼真的版本里,作者特地用了十多年前的显像管显示器,机箱设计也继承了那时的风格。
图源Reddit:u/jvfranco
“游戏室”的设计只是一个开端,萨达姆的梗还要向着更加无厘头的方向演变。网友们先是以各种形式对这张演示图进行重新演绎,演绎时一定要带上原图中的标志性元素:被砖块与泥土掩盖的入口,通风口,还有排风扇。
波兰球版,图源Instagram@bpk.boris.bulgaria
《我的世界》版
《东方project》版
后来,代表萨达姆的小红人,开始躺平在无数个他本不该出现的地方。一批历史照片首当其冲,照片中的萨达姆本人及相关事物都被涂上了红色。
“萨达姆”被捕
美军推倒“萨达姆”雕像
网友们的梗图显示,“萨达姆”不但喜欢钻地洞,还经常钻进北极熊与蚂蚁挖出的洞。
“萨达姆”经常客串各国坦克车组,偶尔也会前往太空与其他船员之间猜疑谁是外星叛徒。
“萨达姆”有时是强大的替身,有时却十分弱小,被困在拉环小游戏中等待你的救援。
图源Facebook@Nekonyamicon
有部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叫《燥热》(Super Hot),游戏中的敌人一律以红色小人呈现,有网友说,这部游戏的流程,就是想方设法从“萨达姆”的克隆人工厂逃出来。
同人画师不知从哪种角度下手绘制同人图,只好把“萨达姆”画成了洞穴中的怪物,把当年美国人对萨达姆的抓捕行动,搞得有如恐怖游戏。
“他们没有找到他,但他找到了他们”,图源推特@xerbatt
2
当然,萨达姆被捕的过程远没有同人图中展示的那么惊心动魄。
2003年3月20日,由美国与英国率领的多国部队正式入侵伊拉克,进展非常顺利,不下三个星期,美军的坦克就顺利攻入了巴格达市区。此时,伊拉克政府官员四散奔逃,萨达姆政权已然垮台,萨达姆本人也下落不明。
4月15日,美军宣布联军控制了伊拉克全境,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但萨达姆与一部分军官依然在暗处指挥部队,于伊拉克各地发动游击战。
为了斩草除根,美国军方给萨达姆贴上了“一号高价值目标”(HVT1)的标签,并掏出2500万美元悬赏他的项上人头。同时,他们为所有的伊拉克高官印刷了一副通缉令扑克牌,其中最显眼的黑桃A即是萨达姆。
当地时间2003年12月13日上午,美军从萨达姆前保镖口中审问出了萨达姆的藏身处:距离他的家乡提克里特城区16公里外的阿德瓦镇。傍晚18时,一支近600余人的突击队,乘直升机向任务地点移动,持续搜索了两个小时,一无所获,遂决定扩大搜索范围。
20时30分,就在美军直升机召集队员撤离时,几名队员刚好来到一个四面围墙的农家大院。这个大院十分安静,没有灯火也没有声音,与四周已经被突击队惊动的民宅相比,十分异常。
中间房屋为萨达姆藏身处
美军冲进楼内,发现院里有间泥土房,内有两个房间,一间卧室塞满了新衣服,还有一间非常简陋的厨房,自来水还能用,明显有人住在这里。
很快,他们在院子里发现了一个奇怪的“蜘蛛洞”,“蜘蛛洞”是美军军事术语,意为伪装的坑道。这个洞的入口被“砖块和泥土”严严实实地遮住,上面还盖着一张地毯。
“蜘蛛洞”所在的农家大院
移去所有的遮盖物后,在场的队员正准备朝里面扔一枚手榴弹,阻止里面可能出现的埋伏,但一个蓬头垢面、胡子拉碴的老头突然从洞中出现,高举双手做出投降的姿势,嘴上说着流利的英语:
“我的名字是萨达姆·侯赛因。我是伊拉克总统,我想谈判。”
“蜘蛛洞”入口
20时36分,突击队员铲开洞口,把萨达姆带出“蜘蛛洞”,萨达姆有把手枪,却识相地没有作出任何抵抗,也没有自杀,任凭突击队处置。队员们缴了他的械,把他交给现场的牙医检测牙齿,验明正身,然后将他连带着洞里的75万美元钞票与一杆AK47带回基地。
钞票被装在一个公文箱中
行动后的调查发现,“蜘蛛洞”有2米多深,内部空间足够萨达姆在里面躺平,还留有一个“通风口”与“排风扇”,一旦联军出现在附近,萨达姆就会从农舍跑进洞里。
“蜘蛛洞”内部布局
这个洞是萨达姆前司机的手笔。在这名司机、几位兄弟与家人的帮助下,萨达姆辗转于当地的多个安全屋,但最常来这个洞躲避,从夏天一直住到冬天被捕。
3
2003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对伊拉克入侵,受到了世界媒体前所未有的关注。
一方面,美国人允许世界各国的战地记者随行军队,全程跟进报道战争,对报道内容进行管控,从而获得国内外的道义支持。另一方面,互联网与社交媒体不如今日普及,主流媒体的报道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以文字、图像,乃至现场直播的形式呈现出的战争景象,都是千里之外的受众喜闻乐见的内容。
新华网的伊拉克战争专题页面
上述的萨达姆抓捕全过程,出于对打草惊蛇的担心,不可能有记者跟着直播;可一旦萨达姆被捕,各大媒体肯定要争抢头条——坏就坏在这个争抢上。
2003年12月14日,即萨达姆被捕的次日,英国BBC就发布了报道,标题为“萨达姆是怎样被捕的”,这篇报道即是萨达姆“蜘蛛洞”简图的出处。当时没人觉得有啥问题,可如今看来,这图颇有些赶工的意思,就像是用Windows的画图软件随手涂鸦创作出来的一样。
同样出自BBC,12月15日报道中的新示意图,显然要比前一张有诚意得多。
在此之前,欧美主流媒体会将萨达姆冠以“独裁者”与“巴格达野兽”的名讳,如今却用一个平躺的小红人代表伊拉克前总统,反差巨大,未免有些先重视后藐视的宣传意味。
相比另外两位山姆大叔21世纪以来的心腹大患本·拉登与卡扎菲,萨达姆亲历过的军事行动规模最为浩大,可结局却最为窝囊,没做好任何的战斗准备,也毫无像样的抵抗,被抓捕的过程反倒有些喜剧色彩。
如果把前“基地”组织头目拉登在阿富汗深山里挖出的要塞(可惜没用上),和萨达姆藏匿的这个简陋“蜘蛛洞”放在一起,就像是拿丰满的理想与骨感的现实,或者“你眼中的毕业论文”与“导师眼中的毕业论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我的世界》第一夜与第一百夜”
一如我们在小品与相声中揶揄萨达姆,许多国家会对萨达姆的窝囊结局予以调侃。
有句俚语叫“像萨达姆一样躲起来”,英语写作“hide like Saddam”,土耳其语则写作“Saddam gibi saklanmak”,类似的说法近年来在国外的社交媒体上较为流行。这句俚语拥有两种理解方式:一层为中性,大意类似于成语“销声匿迹”;一层为贬义,专门比喻坏人畏罪潜逃。
特朗普任美国总统期间,反对者以萨达姆作比极尽嘲讽之能事
基于这种长期的调侃传统,萨达姆已经沦为一种文化符号,如今以“红人”身份在十八年后的社交媒体上活跃,算得上有迹可循。
4
广义上的伊拉克战争,从2003年起持续了8年。萨达姆政权垮台后,伊拉克迎来权力真空,再加上联军临时权力机构管理不善,致使内战愈演愈烈,伤亡甚众,可称人祸。
然而在其他国家,不止萨达姆,就连伊拉克战争本身,都早已成为网络梗宝库。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了战争,还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拿出了一小瓶“证据”,而我们仍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15年给出的回应印象深刻。
最终美国人也没在伊拉克查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便有政客给出了阴谋论,并逐渐演变为网络流行梗:美国政府与军队的一切行动,其实都是为了石油(Oil),有油的地方,就必定有美军。
“当菜谱提到往锅里倒油”
美国政界与军界的大人物擅长辟谣各种阴谋论,却很难阻止梗的病毒式传播。今年的5月11日,美国陆军的几名士兵在演习中攻进了保加利亚的某座橄榄油工厂,不知不觉间还让笑话成了真。
到了这一次的萨达姆小红人,梗与相关历史政治事件的关系愈加稀薄,严肃性也进一步淡化。这并不难理解,如今在社交媒体上占据一席之地的青少年,可能在接触这个小红人之前,从未听说过萨达姆这个名字。
发达国家的年轻一代,生活在和平与安定的环境中,不可避免地对类似的“人祸”缺少共情。他们无从切身体会“911”恐怖袭击与伊拉克战争,相关的概念亦没有写进他们的必修历史教科书。对世界的某个格局造成深远影响的地缘政治事件,经过了电子设备与他们的大脑,总是会以他们最擅长的表现手段展示在社交媒体上——网络梗。
同时,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进一步普及,使得任何的主流文化变成了普罗大众的调侃对象。无论是BBC还是CNN,主流媒体的报道都不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在这些媒体严肃的陈腔滥调之中,人们还是愿意说笑话,来表达对大事件的最真实情感。
从这样的意义出发,萨达姆变成网络“红人”或许也并不是什么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