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虽然成名时间不长,才一千多年,但大概2亿年前,通过地壳运动形成黄山,两三百万年间,黄山地区被冰川覆盖。随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削滑山体,又经过几百万年的风化,终于形成了举世瞩目的黄山四绝之一——黄山怪石。

黄山怪石,巧夺天工,形状各异,全为天然形成,绝无人工雕刻。人们依据其形状不同,分别取了名字,而且,黄山的石头观看的位置不一样,形状也不一样,名字也不一样。

黄山十大怪石故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1)

飞来石

首先便是黄山的镇山之宝飞来石。飞来石高12米,宽8米,重约500吨,因这块石柱与平台的接触面积较少,好像从天外飞来的一块石头,故称飞来石。

仙桃石

这块还是飞来石,只因观察的位置不同。飞来石位于西海排云亭至光明顶的途中,此时的观察位置在西海至北海途中的团结松处,从这里看,好似一个桃子,所以也称仙桃石,87版《红楼梦》片头曲中的石头就在此取景。

黄山十大怪石故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2)

猴子观海

黄山的又一镇山之宝猴子观海,位于狮林酒店背后的狮子峰,像一只石猴蹲坐在那。因狮子峰下面为黄山区的太平县城,所以有云海出现时,它叫猴子观海,没有云海时,它叫猴子望太平。

黄山十大怪石故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3)

梦笔生花

位于北海宾馆门口的散花坞,像一只毛笔的笔尖。传说唐朝诗人李白来到黄山,到了此处,见风景大好,便不禁吟诗,声音惊动了狮林寺里的长老,长老将李白请进寺中,一边喝酒一边聊天,李白临走时要给寺庙题字,写完之后带着醉意哈哈大笑走出来,随时将笔一扔,毛笔落到此处,变成了一块石头——梦笔生花。

黄山十大怪石故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4)

仙人晒靴

位于西海大峡谷入口处的排云亭,像一只古代的官靴倒挂在那里。

黄山十大怪石故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5)

童子拜观音

位于始信峰,左边最高的是观音菩萨,右边几个是他的弟子在拜他。

黄山十大怪石故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6)

观音飘海

位于飞来石至光明顶的途中,有云海出现时,像观音菩萨在海上漂流一样,故称观音飘海。

黄山十大怪石故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7)

鳌鱼驮金龟

位于鳌鱼峰,在光明顶可远眺,像一只巨大的海龟身上背着一只小乌龟。

黄山十大怪石故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8)

鳌鱼吃螺蛳

鳌鱼峰的背面,鳌鱼的头张开着嘴巴,要吃右边的小螺蛳。

黄山十大怪石故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9)

拇指石

鳌鱼吃螺蛳的那个小螺蛳,这个方向看像一只竖起来的大拇指。当游客翻过莲花峰,登上一线天,已经很累了,这个拇指石就是给游客们点赞的。

黄山十大怪石故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10)

莲花峰

站在鳌鱼峰上,是遥看莲花峰的最好位置。莲花峰,黄山最高峰,海拔1864米,在这个方向看,像一朵盛开的莲花,故称莲花峰。

黄山十大怪石故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11)

龟蛇二将守云梯

位于莲花峰的半山腰莲花亭。这里是黄山最陡的地方之一,百步云梯,刘晓庆的成名作《小花》曾在这拍摄。云梯口处,左边是黄山三宝之一五步蛇的蛇头,右边是黄山山上最大的一只乌龟,龟蛇二将把守云梯,有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黄山十大怪石故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12)

手机石

位于莲花新道,此处看,像一只海豚,也叫海豚石,更像一部九十年代的大哥大。因在松树下面,所以又称松下牌手机。

黄山十大怪石故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13)

龟鱼争松

位于莲花新道。从松树的位置往下看,中间的部分,像一条鱼。松树的位置是鱼嘴巴,有一块突出的小石头是鱼眼睛,继续往下,还有鱼鳃、鱼鳍、鱼尾,鱼左边还有一只乌龟,此为龟鱼争松。

黄山十大怪石故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14)

玉屏睡佛

位于玉屏楼,迎客松边上。古时这里为文殊院,供奉文殊菩萨。玉屏峰上面像是一个人躺在巨石上,有喉结,男性的特征,又有胸脯,女性的特征,佛不分男女,故称玉屏睡佛。石上有一排黄字“黄山第一处”,为徐霞客所题。

黄山怪石,千奇百怪,各不相同,领略之后,叹为观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