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有三属八种,分布在中国的穿山甲主要为穿山甲属的中华穿山甲,由于种种因素,该物种目前已经濒临灭绝。

明代兵书中记载有两种以穿山甲为材料制成的甲,本文简单述之。

明代普通士兵盔甲(以穿山甲鳞片制成)(1)

▲中华穿山甲

一,穿山甲鳞片制成的鳞甲

《武备要略》中记载,使用穿山甲鳞片制甲时,要选择穿山甲背上的大鳞片。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穿山甲背部中线部位的鳞片较大,躯干两侧及四肢部分的鳞片则较小的缘故。

由于穿山甲鳞片边缘锐利,且有波浪状起伏,因此书中说,用鳞片制甲之前,要先进行锉磨。锉磨之后,再钻两个孔,即为成品甲片。

穿山甲甲为鳞甲结构,甲片像鱼鳞一样相叠穿缀在“临清首帕”制成的衬底上,鳞片之间排列紧密,每套甲要用一千片鳞片。

临清首帕即产自临清的头巾。临清位于卫河和运河交汇处,是明清时期的重要交通枢纽,商业发达。临清手帕在当时颇有名气,明代话本小说如金瓶梅,三言二拍中皆有“临清帕”出现。

明代普通士兵盔甲(以穿山甲鳞片制成)(2)

▲犰狳

按兵书说法,穿山甲鳞片制成的铠甲,面对箭矢和火枪都有良好的防御力,是大将才有资格使用的装备。这点未经考证,但现代有人用手枪射击犰狳而未能击穿的例子,犰狳表面亦为坚固鳞片,与穿山甲有相似之处,或可作为参考。

明代普通士兵盔甲(以穿山甲鳞片制成)(3)

▲达蒂亚州大君赠送给爱德华七世的穿山甲铠甲

明代普通士兵盔甲(以穿山甲鳞片制成)(4)

▲穿山甲片制成的斗笠

南亚、东南亚地区也使用穿山甲鳞片制作铠甲或服饰。如1876年时,爱德华七世巡游印度,达蒂亚州的大君便曾赠送他一件使用穿山甲鳞片制成的铠甲;日本存世的铠甲中也有以穿山甲鳞片拼作胸甲者;爪哇地区则发现过穿山甲鳞片制成的斗笠。

二,穿山甲胶制成的“唐猊铠”

明代另外一种以穿山甲为原材料制成的盔甲为《武备志》中的“唐猊铠”。

唐猊铠以穿山甲皮制作,每套甲需要五只穿山甲的皮。

制作时,把穿山甲皮加上透骨草、萝卜子、大同盐、皮硝、硝石、硵砂等物煮上一天一夜,要煮到皮革融化,像饴糖一样为止。这个熬煮的过程,目的便是将皮革中的胶质给熬出来。

胶熬好后,先倒在木板上冷凝制成牛皮厚薄的胶板,然后将胶板裁切成不同造型的甲片,并缀连成甲。甲片有匙头型、柳叶型、鱼鳞型、方叶型、方长型等。

明代普通士兵盔甲(以穿山甲鳞片制成)(5)

▲《武备志》中的唐猊铠

武备志中没有说明唐猊铠的防护力水平,仅提到这种甲较为轻便,南方多用。由于穿山甲为一级保护动物,现在已经不可能进行还原实验,因此关于其防护力,只能通过其他途径推测。

从制作过程来看,这种唐猊铠的材质属性可能与阿胶、牛皮胶等动物胶相似。动物胶质大同小异,穿山甲胶的抗打击能力,想必不会明显高于阿胶。而按笔者经验,1cm厚的阿胶块,可以用小铁棍轻松敲碎,因此穿山甲胶甲的防护力也非常可疑。

康熙时期有一本叫《蒿庵闲话》的书中提到,广东地区的鱼鳔胶质地坚固,“形如掌大,坚劲异常,与浙中所产不同”军队将鱼鳔胶制成的胶板缀在木板之上制成盾牌,这种盾牌能够防御火枪的射击,“铅子殆不能透”。书中说,这种鱼鳔胶板的制作原理便与唐猊铠相似,不过该盾主体为木板,胶板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无法细究,因此这个记录并不能证明唐猊铠的防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