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军队中的步兵而言,手上的枪械好不好可是一个重大问题,它是直接决定了自己能否看到第二天的太阳的主要因素。而二战中的各国也是尽全力给自家士兵提供优质的轻武器,好让士兵们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战斗力。然而,其中德国可能是一个例外,虽然德国有不少好的轻武器,可结果却是德军高层一顿神操作之后,士兵们就只能在轻武器方面怨声载道了。那么德军到底都做了些什么,才会出现如此结果呢?

一、百年毛瑟老枪

说起德军轻武器方面的问题,那么首当其冲要吐槽一番的就是德国陆军手里的经典老枪,历经过无数改进型号的毛瑟步枪了。这种由毛瑟兵工厂生产的栓动式步枪,堪称是德国军队的中流砥柱,不知道多少代德国兵都用过毛瑟步枪。而德国陆军对于毛瑟步枪也是情有独钟,根本不考虑换枪的事情。从第一款毛瑟步枪诞生的1871年,一直到希特勒掌权的1933年,德国陆军用的还是毛瑟步枪。

二战德国常用的武器(二战中的德国轻武器之殇)(1)

此时德国陆军用的毛瑟步枪已经是毛瑟Karabiner 98k,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毛瑟98K步枪。相比于之前的毛瑟M1924型步枪,毛瑟98K步枪"突破性"的采用了下弯式拉机柄和弧形标尺,照门则是为V字形缺口,准星则为倒V字形,算得上是造型独特了。值得一提的是,希特勒当时采购第一批步枪时,为了绕过《凡尔赛条约》,所以用的名义是"邮政步枪",顾名思义就是给德国邮电系统的邮递员的步枪,天知道邮递员要步枪有什么用?

二战德国常用的武器(二战中的德国轻武器之殇)(2)

然而,毛瑟98K步枪固然是被下发给了部队,可是彼时毛瑟98K步枪差不多也是个落伍的存在了,光是和同期的英国李·恩菲尔德步枪、苏联的莫辛·纳甘步枪相比,毛瑟98K步枪就没优秀到哪去。前者的上弹速度极快,堪称是"人肉半自动",而后者则采用了悬浮枪管,让射击精度大幅度提高。可以说,单在栓动式步枪里,毛瑟98K步枪都没什么优势可言了。

二战德国常用的武器(二战中的德国轻武器之殇)(3)

这一问题在波兰战役前就已经被发现了,但是德国陆军高层对于基层部队的反应不屑一顾,他们仍旧钟情于毛瑟98K步枪,而对于更换武器毫无兴趣。结果到了苏德战争时期,手持毛瑟98K步枪的德国士兵直接遭遇了的手持SVT-40半自动步枪的苏联士兵,然后成片的德国士兵就被半自动步枪打的抬不起头。德国士兵很多干脆丢下了毛瑟98K步枪,捡起SVT-40半自动步枪使用,因为很长时间里这也是他们唯一的解决方案了。

二、产量不够的冲锋枪

冲锋枪这一划时代的自动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意义非凡,手持MP18冲锋枪的德国暴风突击队几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里无敌的存在。别说协约国里的英法联军打不过,刚刚来到欧洲战场开战的美国远征军也一样对付不了,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就被协约国要求不许再生产冲锋枪,起码德军自己不能再继续装备了。说白了就是冲锋枪太过可怕,协约国打算让德国再也不能生产冲锋枪了。

二战德国常用的武器(二战中的德国轻武器之殇)(4)

不过到了希特勒上台之后,德国就开始琢磨新的冲锋枪了。这是因为德国将组建装甲部队,未来的德国陆军将以装甲部队为核心力量。可是坦克没有步兵掩护是肯定不行的,否则岂不是要被手持反坦克武器的敌国步兵围殴到死?而负责保护坦克的步兵们也不能手持毛瑟98K步枪去战斗,毕竟栓动式步枪射速太慢,很难在快节奏的近距离交锋里占据优势,因此冲锋枪就成了不二之选。

二战德国常用的武器(二战中的德国轻武器之殇)(5)

而德国推出的冲锋枪则是我们熟知的MP38/40冲锋枪,这是一款采用冲压技术制造的冲锋枪,整个设计可以说是非常简洁,其设计和过去采用切削工艺制造的MP18冲锋枪完全不同。虽然早期的MP38冲锋枪还有一部分采用了切削工艺,设计上也有些不合理,可后来的MP40冲锋枪则干脆全盘采用了冲压技术,所有的零部件都是直接冲压制造的,并且对冲锋枪的结构做了改进。

二战德国常用的武器(二战中的德国轻武器之殇)(6)

事实上,冲压工艺最大的好处就是加快了武器的制造速度,可是让人费解的是MP38/40冲锋枪的产量却非常低下。相比于同样采用了冲压工艺制造的苏联波波沙冲锋枪生产了超过600万支,英国的司登冲锋枪超过378万支,MP38/40冲锋枪的数量就稀少无比,仅仅只有100万支左右的产量。如此低下的产量显然是不合常理的,具体原因也是未知,但实际情况就是前线的冲锋枪总是不够用,这对于德军步兵的战斗力肯定是有很大影响的。

三、一波三折的自动步枪

人类的轻武器发展史上,第一支投入实战的自动步枪是德国在二战时期开发的STG-44自动步枪。自动步枪的出现对于轻武器发展而言是具备划时代意义的,因为它标志着步兵战术将得到另一次升华。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STG-44自动步枪给盟军和苏军带来的麻烦也是不小,他们从没见过如此可怕的武器,轻便而致命,如同机枪般狂风暴雨的火力能够将他们压的抬不起头来。然而,正是如此优秀的一款武器,却因为希特勒而到了战争末期才得以生产。

二战德国常用的武器(二战中的德国轻武器之殇)(7)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希特勒早期对于自动步枪的认识为零。STG-44自动步枪的前身是MKB42自动步枪,这款自动步枪在1942年被开发出来,并被送到苏德战场上进行了实战测试,良好的测试结果让德国军方向希特勒推荐了这款武器,希望希特勒能够批准MKB42自动步枪能够被投入生产。但希特勒却对这种武器厌恶无比,他认为生产新的7.92X33中间弹太麻烦,而且自动步枪的射程不如传统的步枪,射速不如冲锋枪,要了有什么用呢?

二战德国常用的武器(二战中的德国轻武器之殇)(8)

由此,希特勒驳回了MKB-42自动步枪的生产请求,转而要求其专心生产现有武器。这一结果让德国陆军大失所望,不过他们还是找到了生产MKB-42自动步枪的方式——他们将MKB-42自动步枪伪装为MP-43冲锋枪,让希特勒相信这是一款冲锋枪,然后就偷偷摸摸的开始小批量生产。这种生产方式缺乏效率,也不足以满足前线的需要,但是总好过无法为前线提供这种新式武器。

二战德国常用的武器(二战中的德国轻武器之殇)(9)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在1944年希特勒去前线视察时,他见到了士兵们钟爱的MP43冲锋枪,结果发现是被他驳回的MKB-42自动步枪。这一发现让希特勒勃然大怒,认为自己遭到了严重的欺骗。好在随行军官安排士兵给希特勒展示自动步枪的性能,讲述了它的生产如何便利,这才让希特勒改变了观点,同意了自动步枪的生产并为其命名为STG-44自动步枪。但很可惜的是此时已经是1944年,德国的工业产能已经大受影响,STG-44自动步枪最后草草生产了40万支左右就宣告结束了。

结语

可以说,德国在轻武器方面总是会陷入一些奇怪的问题当中,这些问题本是不严重的,可结果却变得严重起来,而且是以一种莫名其妙的方式变得严重起来。倘若德国早早发现这些问题,并针对性做出调整的话,恐怕也不会出现这一问题了。只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德国陷入的这些问题所造成的灾难,最终也只有德国自己来承受了。

参考文献:《二战德国陆军单兵装备》

《二战德军枪械》

《二战武器鉴赏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