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在整个历史长河中有着很特别的存在意义。整个清朝,是封建王朝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从1636年努尔哈赤完成全国统一开始,到1912年宣统皇帝溥仪退位结束,前后一共经历了12位皇帝的统治。

在这期间,康熙雍正乾隆,是带领清朝走向鼎盛的重要人物,而在这三位皇帝中,康熙被认为是最突出的。

为什么康熙帝会被认为是最突出的呢?毛主席盛赞康熙的三大贡献又是什么呢?

为何康熙被认为是最突出的人(为何康熙被认为是最突出的)(1)

康熙帝

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

康熙全名爱新觉罗·玄烨,他的治世才能从他八岁登基之时就开始显露。在位61年的康熙,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录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康熙这个年号,本身也有着美好的寓意:万民康宁,天下熙盛。

清朝的繁荣发展主要就是体现在整个清朝的前半个时期,康熙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正是在这前半个重要时期中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康熙八岁登基,当时的大清民未安,国也未盛,根基未稳的江山就这样传到了年幼的康熙手中。

康熙帝首先设计除掉了专横的辅政大臣鳌拜,但是小小年纪的他却能够做到免除鳌拜一死,并且没有株连。

为何康熙被认为是最突出的人(为何康熙被认为是最突出的)(2)

康熙帝剧照

正是这样的大格局,稳定了朝廷的秩序。14岁康熙亲政,立志兢兢业业,御门听政,每天早晨风雨不误。

在清史中,有“康乾盛世”之说,启功先生就认为,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中,数康熙帝在位时最为强盛。

他是清军入关之后的第二个皇帝,是他将清朝从武力取天下转变到了和平建国时期,为后续的统治者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谓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何康熙被认为是最突出的人(为何康熙被认为是最突出的)(3)

维护国家主权

1960年,在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期间,毛主席在和老舍先生的交谈中就充分肯定了康熙皇帝的三大贡献,其一就是康熙帝为现在的我们打下了这片领土,并且牢牢地确定了我国的版图。

在清朝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割据势力一直是清王朝面临的民族难题。这个难题从秦汉时期的匈奴,再到明朝时期的蒙古,最终是到了康熙年间才得到解决。

在清军入关之前,漠南蒙古问题已经解决,归属清朝。

清军入关之后,一直到康熙年间,才进一步解决了漠西蒙古和漠北蒙古的问题。康熙帝著名的三征噶尔丹就是发生在收复漠西蒙古的时候。

第一次征讨噶尔丹是在康熙二十九年,也就是1690年,当时的噶尔丹借口追击喀尔喀,一路沿着大兴安岭南下,企图进兵京城。对抗的过程中,康熙帝亲率军队到博洛和屯督军。

为何康熙被认为是最突出的人(为何康熙被认为是最突出的)(4)

康熙帝剧照

第一次征讨两边的损失都很大,但是最终噶尔丹还是逃脱了。

第二次对抗是在康熙三十五年,清朝起兵10万,但是准噶尔军即使伤亡惨重却仍不退兵,最终噶尔丹的妻子都被击毙了,但是没能剿灭噶尔丹,噶尔丹带了几十名骑兵再次脱逃。

这两次的大战后,实际上噶尔丹已经没有元气,但是仍然负隅顽抗。一年后,康熙帝再次亲征,在渡过黄河之后,噶尔丹的部下们听说清军的到来,竟然都主动投降,噶尔丹在众叛亲离之后自杀。

至此,三征噶尔丹结束,康熙帝成功收复漠西蒙古。通过团结这些蒙古部,康熙帝巩固了西北边陲的安定,将边疆地区牢牢守住。除了收复蒙古,清初的时候沙俄也不断在黑龙江流域开展各种侵扰,并且占领了尼布楚和雅克萨等地,企图进一步进犯。

康熙则命令当时的都统彭春以及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开展了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最终,沙俄接受了清政府的谈判建议,通过《尼布楚条约》,在法律上确定了两国的东段边界。

为何康熙被认为是最突出的人(为何康熙被认为是最突出的)(5)

《尼布楚条约》

捍卫多民族统一

毛主席说,康熙皇帝的第二大贡献就是他奉行的统一战线政策,捍卫多民族统一。清军入关之初,兵力只有五万多,但是却要统治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

在位期间,康熙帝十分重视团结汉族人士,特别是出色的汉族上层。康熙帝十分清楚,要想统治一个汉人居多的国家,仅仅依靠武力是不行的,必须还要实行文治,笼络汉族的知识分子。

除了自己努力学习先进的汉文化,他还重视满人对先进的汉文化的学习和继承。康熙帝像汉人一样尊孔崇儒,在朝廷官吏的任用上,高级官员的设置都是一满一汉,从大学士到军机大臣都是这样设置。这

种满汉一家亲的大格局帮助康熙帝成功解决了入关之后满族官员缺乏的困难。

为何康熙被认为是最突出的人(为何康熙被认为是最突出的)(6)

康熙帝剧照

知人善用且赏罚分明

在毛主席看来,康熙第三个贡献在于他实行赏罚分明的用人制度。即使是尊贵的皇子,犯了错误也得受到相应的惩罚。皇子在外行军打仗失败了,回朝的时候也需要在城门之外听候处罚。

在这种纪律的约束下,康熙率领的队伍既能够充满积极性,也能够在战斗中所向披靡。在用人上,康熙帝也是十分大胆,除了不拘泥于满汉之别,对于人才也是不拘一格,比如对姚启圣的启用。

姚启圣满腹绝学,但是顺治帝在位之时把姚启圣列入了用人的黑名单中,明确表示不会再任用此人。姚启圣本身也瞧不起满人,很不服用。

但是康熙帝最终却力排众议,在挫了姚启圣的一股傲气之后,直接任命姚启圣为福建总督,让他节制所有的福建官员。

最终,果然姚启圣也不负众望,立下大功。

为何康熙被认为是最突出的人(为何康熙被认为是最突出的)(7)

姚启圣

康熙帝在用人上的另一不同之处在于忠奸混用。不同于别的统治者任人唯忠,康熙帝则是既用忠臣也用奸臣。在他看来,用人好比医师用药,有时候就是需要知其毒而用之。其中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康熙自己的岳父索额图和大舅哥明珠的任用。

这两个人都是军机大臣,两人一个是太子的人,一个是阿哥党,都不是好人。但是康熙却能够让这二人相互牵制,纵观大局,当太子等人想要乱来,明珠等人便监视着他们,当大阿哥想要捣乱的时候,索额图也毫不退让。

最后,二人竟然被康熙帝同时打入地牢,让两个人互相审判对方,康熙坐收其中的内幕。

如此大胆智慧的用人之道,古往今来有几个君王能做到呢?

为何康熙被认为是最突出的人(为何康熙被认为是最突出的)(8)

康熙帝

总结

对于顺治皇帝遗留下来的国力凋敝、社会不安的问题,康熙帝在位期间力图更新求治,他十分提倡农本思想,重视农桑。地域广大的大清朝,植物品种繁多,天气条件对作物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

康熙帝曾在京城丰泽园开辟了水稻试验田,所以他对水稻生产的农业活动非常熟悉。

在丰泽园他所种的是一种叫做“玉田”的品种,但是这个品种要到九月才能成熟。因为成熟期太晚了,容易遭受低温和风霜的侵袭,所以康熙帝便积极寻找早熟的品种。

一年的六月中旬,康熙帝发现田间有一个稻穗已经饱满成熟,便将这株稻穗收做种子。次年将这个选种种植之后,便证实了其早熟性,之后便推广开来,改善了水稻种植的产量。

为何康熙被认为是最突出的人(为何康熙被认为是最突出的)(9)

除了在水稻农业上的贡献,康熙帝的我国的陶瓷文化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康熙帝不仅仅是在为政中有着雄才大略,功勋卓著,实际上他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皇帝。他十分勤奋,掌握了希腊等好几种外语,也精通诗词歌赋,在书法上也有很高的造诣。

渊博的学识让他对陶瓷文化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康熙朝的艺术瓷特点十分鲜明,造型富丽堂皇,有一种雍容华贵的气质,正好就体现出国富民强的时代风貌。

因为康熙自己对西方的工艺美术,以及欧洲的铜胎珐琅画充满兴趣,他特意组织了一批工艺大师,学习了这项技艺,并指导他们将这项技艺移植到了陶瓷工艺上,创造了著名的珐琅陶瓷。其中的珐琅彩瓷更是发展成为了现今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的粉彩瓷。

为何康熙被认为是最突出的人(为何康熙被认为是最突出的)(10)

陶瓷

康熙年间,御器厂也开始兴盛,烧造的宫廷用瓷,赏赐用瓷,以及对外礼品用瓷都是精美绝伦的。此时的瓷器,极具国家富强特色,景德镇瓷业也在这个时候进入黄金时代。康熙朝的瓷器既有细巧秀丽的小件,也有雄奇瑰伟的大件,蜚声中外。

此外,康熙还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主持编撰了包括《康熙字典》、《皇舆全览图》等在内的六十余种典籍,两万多卷。

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帝取得了对三藩和沙俄战争的胜利,并且消灭了在台的明郑政权,充分显示出他在军事上的才能,也是推动前期历史车轮前进的重要人物。

文治武功的康熙朝使得我国国土空前辽阔,他被称为“千古一帝”完全就是实至名归了。


参考资料

[1]王鹏飞.康熙帝对农业气象的贡献[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7(04):125-128.

[2]宋德宣.康熙在我国水稻栽培史上的贡献[J].沈阳农学院学报,1985(03):81-85.

[3]钮仲勋.我国各民族对清朝康熙乾隆年间经纬度测量的贡献[J].民族研究,1980(03):64-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