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龙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这句话是触龙劝谏赵太后的时候说的,作为太后,在封建社会她已经是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但是她还是被劝谏要为子女长远考虑。

赵太后史称赵威后,又称赵惠文后、孝威太后,这不是谥号,只是为了表示她是赵惠文王的王后。赵惠文王去世后,她的儿子赵孝成王继位,她便被人尊称赵威后。

临死前的蔡桓公会说什么(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1)

《芈月传》里也有一位威后,是楚威后,楚威王的王后。剧中王后和莒姬明争暗斗,为楚威王生下两个孩子的向妃被王后暗害送出宫,等楚威王打仗回来又将向妃接回来。向妃用命诬陷威后杀了她,终使楚威王对王后彻底失去信任。

楚威王原本身有旧疾,因为向妃身死,王后是个心思恶毒的女人,所以大量饮酒。饮酒引发旧疾,竟然就这么去世了。而在此之前,莒姬以为这场争斗她赢了,王后以为自己输了,甚至想好要赴死了。

变故就是这么大,连王后都对莒姬说,胜负只在一线之间,你只能怪你气运不好。再晚一刻,我现在拥有的,其实都是你的。

临死前的蔡桓公会说什么(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2)

王后这个时候已经是威后,威后说,当一个女人终于熬到自己前面加了丈夫的谥号,从此再也不用费尽心机的争宠,再也不怕有人暗害,再也不用担心有人要对我的儿女不利,这是何等的畅快!

历史上赵国的赵太后也是熬到了这个时候,赵惠文王去世的时候,赵威后不过三十多岁,还很年轻,儿子赵孝成王年幼,她垂帘听政,决断国家大事,做了赵国最尊贵的女人。

有关赵威后的身世,有人说她是魏国宗室女,有人说她是齐国公主,没有定论,甚至连她确切的出生时间都找不到。但是在战国时期,国家之间的联姻很常见,而且大国王女才有资格做另外一个国家的王后。赵惠文王执政时期,赵国军事强盛,所以赵惠文王和赵威后的女儿才能嫁到燕国做王后,同样《芈月传》中,楚威王执政时期楚国国力达到顶峰,所以他的嫡公主芈姝才可以嫁到秦国做王后。

临死前的蔡桓公会说什么(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3)

所以,赵威后一定是出身尊贵的,她嫁到赵国做王后,为赵惠文王生了太子和一个公主。在《触龙说赵太后》一事中,还可以知道赵威后还有一个最小的儿子长安君,从其他史料的只言片语中可发现,赵威后很可能还有两个儿子,分别是庐陵君和前太子赵悝。

出身尊贵,婚姻美满,四子一女,年纪轻轻又做了赵国的掌权人。赵威后的前半生,不说顺风顺水,但应该是令大多数人羡慕的。

但是赵威后刚刚临朝听政,就遇到了难题。秦国发兵进宫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援,然后齐国要赵威后的儿子去做质子。

临死前的蔡桓公会说什么(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4)

人们大多将这一段史实作为赵威后不是齐国公主的佐证,因为赵威后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出来的坚定令人惊讶。她拒绝让小儿子长安君去做质子,放出话来“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在这样的紧张的氛围下,《战国策·赵策》中《触龙说赵太后》一句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成为传世名句。

当时触龙先关心赵太后的身体,又说自己年纪大了,要把自己的小儿子托付给赵太后。这成功引起了赵太后的共鸣,赵太后说你们男人也这么疼爱孩子吗?触龙则回答,比妇人疼爱孩子多了。然后话锋一转,说赵太后疼爱燕后比疼爱长安君多。

临死前的蔡桓公会说什么(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5)

赵太后的女儿,嫁到燕国的王后燕后,就在这里被后人发现她经历过的事情。

结合最近的事情,赵太后就说她疼爱燕后没有疼爱长安君多。可能在赵太后的心里,她认为她疼爱燕后不多,就是让女儿远嫁,从此长久的不能见面吧。现在她已经贵为太后,他有能力不让自己的小儿子去做质子了。

但是触龙的话,给了赵太后不一样的思想。触龙说,当时燕后出嫁的时候,您去送嫁,拉着她的后脚跟哀哀哭泣,这是您心疼女儿远嫁。但是即便如此,您也没有出言挽留,祭祀的时候,您也一定要祝祷“千万不要被赶回来啊”,难道不是希望燕后能好好的在那里生活,辅佐一代一代国君吗?

临死前的蔡桓公会说什么(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6)

在当时,嫁到别国的女子,除非所在国家被灭国了,或者被丈夫休弃赶回来,是一辈子都不能回到母国的。所以对于赵太后来说,她纵然思念女儿,却不想看到女儿回来。因为女儿回来就意味着女子经历了亡国或者被休弃,这是多大的伤害。

然后触龙又说,您现在舍不得长安君去做质子,给他肥沃的封地,优厚的待遇,却没有让他承担他该担的责任。现在由您护着他,可您百年之后,长安君又凭什么在赵国立足呢?

就这样,赵太后在她儿子赵孝成王继位的第一年,自己临朝听政的第一年,送走了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懂得了要为长远打算的道理。齐国发兵救援,最终保下了赵国。

临死前的蔡桓公会说什么(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7)

另一件事就是《战国策·齐策》中《赵威后问齐使》一篇,体现了当时可贵的民本思想。齐国国君遣人问候赵威后,赵威后拿到手里的书信还没打开,一连声问:“贵国年成可好?百姓可好?国君可好?”。

先收成,再百姓,最后国君。正是孟子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两位同是战国时期的人,可见先秦时期以民为本的思想。

当时齐国使臣就不高兴啊,我们国君派人来问候你,结果你先问庄稼长得怎么样,百姓生活怎么样,最后才问到我们国君,这是说我们国君还比不上庄稼和百姓吗?这不是先贱而后尊吗?应该先问候国君才符合礼仪。

临死前的蔡桓公会说什么(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8)

赵威后答,“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特别强调,执政者,民为本君为末,千万不要本末倒置了。

有关赵威后的记载,只有这两件大事,这是因为,赵威后在临朝听政两年后,就去世了。当时触龙说赵太后时,曾问过威后身体,当时赵威后就说她每天只能喝点稀粥,走动全要依靠车,已经做不到每天下地行走了。可见那个时候,赵威后的身体就已经很差了。

临死前的蔡桓公会说什么(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9)

所以当时,一向英明的赵威后,执意不愿意将自己的小儿子送去做质子,可能真的只是因为自己体弱多病,想多留一个孩子能承欢膝下。毕竟这个孩子一走,以她的身体情况,都不知道还能不能撑到孩子回去。但是为了孩子的长远和赵国的长远,她还是舍弃了私心,将孩子送去了齐国。

后人时常猜测,是不是赵威后再多活些时间,赵国也能多存活一段时间。赵孝文王继位的时候毕竟年幼,赵威后又是一个明智仁德,有仁政思想的执政者。可惜历史从来没有如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