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走失第一天(葵花走失在1978)(1)

文/段代洪

很多年过去了,我仍然无法忘记葵花那双水汪汪的眼睛。葵花是二婶的女儿,精灵一样乖巧的小妮子。但关于葵花的记忆,永远停留在了1978的那个春天。那一年葵花5岁。5岁的葵花穿着二婶亲手缝制的碎花布衣,在那个叫着平安的小镇上,走失了。全村的人整整找了两年,而小葵花从此再无丝毫音讯。二婶后来疯掉了,在葵花走失后的第七个春天,失足掉进了村口的池塘里。近二十年来,我无数次梦见葵花,她总是用水汪汪的大眼睛,望着我,天真无邪的笑。我常想,葵花究竟是怎样走失的,她遭遇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她从那个春天走远,走进了怎样的一个世界。我宁愿相信,葵花还活着,在某个地方幸福的活着。推算起来,葵花该是一个美丽的小妇人了吧。不知道葵花是否还保存着那件碎花布衣,她想不想二婶,记不记得那个童年的小村子,记不记得曾天天陪她玩的小哥哥。

因为葵花的缘故,我对走失有了更多的关注。只有遭遇过走失的家庭,才会深切感受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和无尽的期盼。我有一个同学叫梅。梅有一个很聪明帅气的大哥,梅的大哥在一次路见不平时被恶人伤了大脑,从此神志恍惚。他常常记不起自己是谁,记不清家在哪里,于是便不断的走失,又不断的被梅的父母千辛万苦的找回。然而,终于有一天,梅的大哥再也没能找到。多年以后,听说有人在遥远的某个城市看见过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像极了梅的大哥。也有人说,梅的大哥早已客死他乡。梅的一家,多年来一直笼罩在失去亲人的阴郁之中。梅的母亲因为日思夜梦,早已白发苍苍,多少个午夜梦回,多少次团而不圆的节日,一个母亲的心,经受着怎样的痛苦和煎熬。

看过一个记录片。一个大城市里的4岁聋哑小男孩,父母很富有,也很疼他。男孩是在父母带他到游乐园玩的那个星期天走失的。男孩在茫茫人海中,找不到那只紧握自己的手,在惊恐与迷茫中,钻上了一辆公交车。而那辆公交车恰恰驶向了这座城市最北边的火车站。男孩漫无目的地被人流裹挟着踏上了一列驶向远方以远的火车。小男孩由于饥饿,在一个不知名的荒芜小站下了火车,惶恐与饥寒交迫中,一步步,一步步,越走越远,走过长长的机耕道,走过弯弯的石砾路,直至走入一片贫瘠的人烟稀少的黄土地。看着即将落土的太阳,小男孩感到了绝望。在奄奄一息之际,男孩远远看见一块黄土地里,有一个挥锄地身影。男孩艰难的靠近,死死抱住那个农妇的腿,怎么也不肯松开。所幸,男孩遇到了一个纯朴的好心人。农妇收养了他,并一直领着寻找他的父母,只是一直未果。多年过去了,男孩已经长成一个大男人,在这片黄土上,娶妻、生子。小男孩从他走失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就发生了无可逆转的改变。

在熙攘的人群中,我们时常会碰到哭成泪人的失散小孩和撕心裂肺声嘶力竭呼叫的母亲。走在城市的街头,我们时常会看到目光呆痴、动作迟缓的老人,在人流中茫然无助的走动。掀开报纸,一块一块的寻人启示,让人触目惊心。打开网络,键入“失散多年的亲人”七个字,用时0.11秒,会得到419000个搜索结果。一位母亲在一篇《我的孩子在早晨走失了》的文章中写道:“我的孩子,你怎么可能不在草坪上玩耍,你怎么可能不在家门口雀跃。世界那么大,你去了哪儿,我的眼前满是你的影子。”一位年轻的父亲关闭公司,卖掉房子,倾家荡产,从此踏上寻子之路,他发誓,终其一生,寻遍天涯海角,也要找到自己的孩子。一个三世同堂的家庭走失了他们年迈的老人,一个失忆的老人,13天后,他们在郊外一片乱石堆中找到了她,可老人已经永远离开了人世。

亲人的走失,是一种最揪心的痛楚,希望、绝望,绝望、希望,如此痛苦的寻找和折磨,再坚强的人都无法承受之重。而对于走失的人,也许从此在惊恐与恶梦中,走向风雨,走向灾难,甚至走向死亡。仅仅因为那一个瞬间,仅仅因为一个突如其来的变故,他们的人生从此偏离应有的轨道,他们的生活从此迥异,他们的命运从此改变。但愿我们都多些责任,多些关爱,多些细心的呵护。但愿每一个家庭都能团团圆圆,其乐融融。但愿我们都远离亲人失散的痛楚。但愿不幸走失的人们都能健康平安快乐的生活。但愿背井离乡的人们都能叶落归根,回到自己的故乡,寻到自己的亲人,哪怕是在40年抑或60年之后。

离家走失第一天(葵花走失在197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