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课做蛋挞目标(故事君之十年烘焙路)(1)

时代一直在飞快变化,以我们想象不到的速度在发展。当初很多东西都离我们远去了。但最核心的东西不会变,那就是分享的内容。

——君之

打开烘焙世界的大门,你看过的第一个菜谱,翻开的第一本书,遇到的第一个“老师”是?

对很多厨友而言,答案都与「@君之 」这个名字紧紧连在一起。2006年,这个初入职场的大男孩拥有了第一台烤箱,做出了人生中第一枚成功的蛋挞,品尝到了第一丝烘焙的喜悦。

烘焙课做蛋挞目标(故事君之十年烘焙路)(2)

君之其人

十年间,从论坛到博客,从微博到微信,从视频到直播,君之参与了烘焙潮流的每一次改变,目睹它从小众文化发展成庞大产业。访谈君之让我们知道,有一些东西始终在。

比如他十年如一日的亲切微笑,比如那个平凡男孩的单纯梦想:“让更多的人爱上烘焙!”他做到了,他还在让它发生。

初心:烘焙的乐趣在于分享

2016年11月1日,是一个让君之很有感触的日子。那一天,他在下厨房的粉丝突破了50万(下厨房粉丝数量第一),这一年,也恰好是君之接触烘焙的第十年。

烘焙课做蛋挞目标(故事君之十年烘焙路)(3)

君之的下厨房主页粉丝破50万

回到最初的那一刻,谁能想到,一切都是从一枚失败的蛋挞开始的呢? 某日,君之在北京的家里看起了电视。当时他刚从大学毕业,有了一份安逸稳定的工作,闲暇时喜欢琢磨琢磨美食。这一期节目教人在家做蛋挞,形式非常简单,但是君之感到惊讶:“这个还能在家里做呀?”

遵循模糊的流程,他试着做了一次,结果“失败得一塌糊涂”。旁人或许从此偃旗息鼓,从此对烘焙敬而远之,但君之的兴趣却这样被勾起来了:“一定要把这个东西做成啊”。在那个网络不甚发达的年代,他开始自觉地去搜集相关的资讯和菜谱,自己反复尝试,终于成功。

烘焙课做蛋挞目标(故事君之十年烘焙路)(4)

君之做的蛋挞

问及烘焙的乐趣,君之觉得在这个问题上他并没有回答的特权,“一般所有的烘焙爱好者都有发言权,我相信他们体会到的都是一样的感觉。”这种乐趣,大概就是在做出完美蛋挞的那一刻,自己的成就感;也是在看到亲朋好友来品尝的笑容时,那种由衷的欣慰。

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界限,但君之慢慢萌生了一个愿望:“让更多的人体会到这种乐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

烘焙课做蛋挞目标(故事君之十年烘焙路)(5)

君之在做烘焙

2006年,烘焙爱好还没有蔚然成风,网络平台也不像今天这样遍地开花。有共同爱好的人们想聚在一起,最好的选择就是各种bbs。在搜集烘焙资讯的过程中,君之开始在各种论坛中活跃起来。

身为工科生,君之在发食谱的同时,更爱琢磨背后的一些道理:加入一个食材的目的是什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再加上他又是一个愿意耐心解答他人疑问的男生,很快就成为了烘焙论坛里的小红人。

烘焙课做蛋挞目标(故事君之十年烘焙路)(6)

君之的草莓玫瑰裸蛋糕

慢慢的,他有了一些粉丝,也时常有人留言询问:有没有博客呀?那时新浪微博崭露头角,小伙伴们又发现了新的交流园地,君之又成为了最早的一批美食博主。回忆当年,他还强调自己要感谢当时新浪美食的编辑,经常推荐自己默默笔耕出来的博文。就是这样,粉丝慢慢从几十到几百,从几千到几万,忽然一发而不可收拾。

在那个没有“网红”的年代,突然就这样“红了”并不是一件投机取巧的事情。那时的君之还有一份朝九晚五的全职工作,他几乎将所有的业余时间全部放在了烘焙上。一周三篇博文,从构思到制作,再到拍照和编辑,多的是琐碎的任务和deadline。

烘焙课做蛋挞目标(故事君之十年烘焙路)(7)

君之的葡萄干司康

但是乐趣仍在。分享烘焙心得带来的,除了那些因自己而爱上烘焙的粉丝,还有一些从线上到线下的朋友。直到今天,君之的许多好友还是当年小圈子的烘焙爱好者:“想起来还觉得挺唏嘘的。时间过了那么久,身边的朋友也都还在,都没有变。”这是何其幸运幸福的事呀。

梦想:让更多的人爱上烘焙

在大学填报志愿的那一刻,君之坦言,其实那时自己是没有梦想的。从信息工程到机械工程,对于君之来说,印象最深刻的却是那么一个场景:

在一次实习课程上,老师让大家去观察一台烤箱,研究它的结构和功能。

这几乎像是一次命运的暗示。毕业之后君之慢慢感觉到,自己对美食有一种独特的兴趣:“不是刻意而为之的,就是自然而然,就是喜欢”。

烘焙课做蛋挞目标(故事君之十年烘焙路)(8)

君之的阿拉棒

2009年,还在一家国企任职的君之边工作边写博客,每周总有人等待着他更新博文,而他自己的烘焙技能也因为不断的练习而迅速提升。就这样,他开始有了自己的小野心:“想影响更多的人。”

不是没有犹豫。国企是铁饭碗,而当年小众的烘焙是前途未卜的一条路,没有人能知道往后会怎样。但就在那个关头,君之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跟着君之学烘焙》,几乎一炮而红,成绩喜人。这次成功使得他坚定了信心:既然喜欢这个,又做出了一些小成绩,为什么不继续往下做呢?

烘焙课做蛋挞目标(故事君之十年烘焙路)(9)

《跟着君之学烘焙》封面

好在他也同时赢得了家庭的支持。当他与父母摊牌的时候,没有遭遇强烈的反对,而是一种信任与支持:“你想做你就去做吧。”

对君之来说,这种宽松的家庭氛围是一以贯之的。从小到大他似乎都很自由,成绩优秀又乖巧,属于被“放养”的小孩。除非有一些特别出格的时候,比如中考之前模拟考遭遇滑铁卢,父母才开始“抓一段时间学习”。

烘焙课做蛋挞目标(故事君之十年烘焙路)(10)

君之的蔓越莓饼干

但自由与自制其实是相伴而生的。自由成长与自由选择的代价,往往要以高度的自制和完美主义来承担。君之坦言自己“有一点强迫症”,在制作食谱的时候会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因为时间紧迫发布了不够满意的作品后,他就会“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时常会觉得遗憾。这也为他的工作增加了很多额外的压力:既要保证更新频率,也要保证质量。

烘焙课做蛋挞目标(故事君之十年烘焙路)(11)

君之的可爱娃娃饼干

做出成绩不难,难得是十年如一日,保持创作的动力。提起灵感,君之觉得并没有那么困难,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会一直想着它”。比如去了一家新的店铺,就会观察人家现在在卖什么,怎么制作,对食谱有什么启发。就像是“心里老有一根弦紧绷着”。

直到今天,君之依然保持着很高的原创频率,「抹茶豆豆」就是近期在下厨房里最受欢迎的菜谱之一。这个菜谱源于一个非常简单的想法:想制作一款含油量低,但又不失口感的饼干。于是,他在大量减油的同时,又加入了玉米淀粉;再用抹茶的绿色配以“豆豆”的外形,显得十分清新可爱。

烘焙课做蛋挞目标(故事君之十年烘焙路)(12)

君之的抹茶豆豆

十年间,变与不变

当爱好变成了职业,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从做毁一枚蛋挞到应对各种菜谱都能“水到渠成,不需要纠结思考”。对于君之来说,从构思到制作的整个流程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当然还有一些很具体的变化。比如厨友们突然发现,君之其实也擅长家常菜。“其实厨房里的事情都是相通的。”他说,曾经希望大家因为“烘焙”记住他,而现在则会更随性一些,释放自己的隐藏技能。

烘焙课做蛋挞目标(故事君之十年烘焙路)(13)

君之做的麻辣香锅

环境也在变。回忆最开始玩烘焙的那个年代,君之感慨“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从论坛开始,互联网媒体的发展瞬息万变,烘焙交流也辗转更替了N个平台。

但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

比如分享的乐趣。在下厨房「蜂巢蛋糕」的菜谱下,有两千多个厨友上传的作品。与微博或其他平台不同,在这里可以看到“一个菜谱到了大家手里,创造出了那么多的、缤纷的、不同的、五花八门的作品”,在那一刻,君之觉得特别开心:“这么多年,真的要感谢下厨房。我通过下厨房上传一个个菜谱,认识了大家,隔着屏幕感受着每个作品后的喜怒哀乐。”

烘焙课做蛋挞目标(故事君之十年烘焙路)(14)

君之发布的关于蜂巢蛋糕的微博

比如一以贯之的耐心。生活中“大大咧咧,忘东忘西”的君之,在回答厨友的问题时总是暖男力max,无论是在小贴士,还是线上的答疑中,他总是带给厨友非常平易温暖的感受。在君之看来,很多厨友“只是差一点点了,就会特别想加上这把劲儿”。而这与他当年作为小白加入论坛时的心情,并无二致。

如今的君之,在日程排满的时候可能从早到晚一直马不停蹄,但他十分珍视一些最简单的喜悦:出去吃一吃,看一看电影,和朋友聚聚会,玩玩桌游。君之坦言自己“不是特别爱热闹”,比起应酬,他更喜欢安静地待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烘焙课做蛋挞目标(故事君之十年烘焙路)(15)

君之与小伙伴

一路走来,君之亲眼目睹了烘焙——这种曾经小众的爱好走进了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体会到成功做出第一枚蛋挞的喜悦。或许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样清楚潮流的走向,以及如何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时代一直在飞快变化,以我们想象不到的速度在发展。当初很多东西都离我们远去了。”但是,君之说:“最核心的东西不会变,那就是分享的内容。”

烘焙课做蛋挞目标(故事君之十年烘焙路)(16)

君之的缤纷水果挞

所以,在进入烘焙领域十年之后,君之还是像当初的大男孩一般看待未来:“以后我也不知道会在哪里遇到大家,或许不是微信,也不是微博……但是我很期待。”

让我们共同期待。

❶ 点击阅读原文,在下厨房关注@君之

❷ 你的烘焙之路与君之又有着怎么的关系?欢迎留言告诉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