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少女老张
01不会?你可以学啊!36岁女收费员的故事,着实在网上火了一把。
36岁的高速公路收费员,下岗了,质问领导:“我在收费站工作了十多年,除了收费,啥都不会,以后该咋办?”
与此同时,82岁的高龄作家的故事,也被人津津乐道。
82岁的“传奇奶奶”姜淑梅,60岁开始识字,后来看了几本莫言的小说,不服气:“都是山东老乡,这样的小说,我也能写。”74岁开始写作,如今已经出了4本小说,还拿了很多奖。
无独有偶,大洋彼岸摩西奶奶的故事,也曾激励了无数人。
从小就想画画,却一直被告知“不可能”,直到77岁才拿起画笔的摩西奶奶,78岁完成人生第一幅画,101岁时举办个人画展,画作曾拍出10万美金的高价。
毫无疑问,这些故事都很励志,也告诉我们,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只要你想,马上去做,坚持做下去,总会成功。
但,这些故事都只告诉我们去学习新技能,却没能告诉我们如何掌握新技能。
02学习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我,本硕双985院校毕业,跨校跨专业考研,历经注册会计师、国家司法考试、理财分析师等考试,虽然不是“学霸”,也自认为在学习方面颇有心得。
可最近我却发现学习新技能时,好像变得越来越难了!难道真的是因为年纪大了,学习能力大不如前?
不对啊,七八十岁的奶奶们,都能实现从文盲到作家、从农妇到画家的跨越,怎么我学个写作、英语、Excell、Python……都这么难呢?
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直到我决定挑战一下自己,在健身房报名学习,并尝试各种不同风格的舞蹈,我才发现,原来我对学习一直存在着巨大的误区。
误区一:一万小时定律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每天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五天,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就至少需要五年时间。
乍一看,好像很对,姜淑梅奶奶花了14年时间,才成为一名作家;摩西奶奶花了24年时间,才成为一名可以开个人画展的画家。
可掌握技能、成为专家真的是靠时间的简单堆砌吗?
为什么大部分公交车司机,开了一辈子的公交车,也没能成为赛车手呢?
为什么在街边下了一辈子象棋的叔叔们,到最后依然是臭棋篓子?
为什么每天风雨无阻跳广场舞的阿姨们,最终也没能变成杨丽萍?
……
可见,你花在学习和练习上的时间虽然重要,但却并不是你掌握技能、成为专家的最关键因素。
误区二:熟能生巧
辛辛苦苦种一辈子地,经验丰富的农民无数,袁隆平却只有一个;
熟练的流水线工人,有经验的装卸工、搬运工车载斗量,成为大师的却屈指可数;
格子间的白领,可以很熟练地收发邮件、接打电话、准备资料、筹备会议……可走上人生巅峰、成为CEO的,永远都是极少数人……
大量重复的练习确实可以让人游刃有余,比如那个36岁的高速公路收费员,十多年的收费员生涯,也许她在收费方面早就特别熟练了,可然后呢?
我们看到太多熟练但却无法成为大师的人,更要命的是,他们一旦离开熟悉的工作,就难以再掌握新技能、适应新工作了。
既然时间和熟练程度,都不是一个人掌握技能、成为专家的决定因素,拿什么去拯救从小就肢体运动不协调的我的舞蹈梦?
其实,从报名到不同舞种试课的过程中,我都一直惴惴不安,担心跳得太差被人嘲笑、动作太难学不会,直到我发现了舞蹈老师们授课的一个共性:套路。
03高手的基本特征:套路足够多
每节舞蹈课伊始,老师都用或漂亮、或帅气、或柔美的舞姿,彻底征服我并击垮我的信心:这动作也太复杂、速度太快了,我应该是学不会。
可硬着头皮跟了几节课后,我突然发现,看起来炫目的舞蹈动作,学起来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复杂,哪怕一开始跟不上节奏,多多练习,也可以慢慢跟上。
你可能要问:这不还是需要时间和熟练度吗?对,时间和熟练度确实很重要,可它们绝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关键在于套路。
舞蹈的套路就是:基本动作。看似繁复的舞蹈,都是由一个个基本动作构成;看似千变万化的舞蹈,也只是基本动作的排列组合而已。在我眼里很炫目的舞蹈,在高手的眼里,其实就是一个个基本动作的组合。
在舞蹈老师授课的过程中,也很有讲究,先示范最简易版本的基本动作,再根据我们练习的情况,逐步提高难度,把节奏、韵律都加入基本动作中。遇到比较难的动作,还会拆解成更细的动作组,慢速示范,一一纠正。为了更好地观察自己的动作,老师还会根据动作的不同部位,让我们面向镜子练习。
这个训练过程,与心理学教授安德斯·艾利克森提出的刻意练习法则不谋而合:
不论你再什么行业或领域,专家级水平都是刻意逐渐训练出来的。
投入足够的时间、以正确的方法练习,才能有所进步,别无他法。
那么,到底要如何刻意训练才能掌握技能、成为高手呢?
04刻意练习
艾利克森曾说,从严格意义上判断刻意练习,必须达到两个标准:
- 训练领域必须合理发展,且有成熟的评价标准和高效的方法;
- 要有可以布置作业和及时给予反馈的导师。
能严格达到这个标准的行业,其实并不多,只有像音乐、国际象棋、体操等少数行业。
如果我们想解决工作中的技能掌握问题,可这项技能又无法达到刻意练习的标准,我们该如何解决?
使用刻意练习的原则,合理安排练习计划。
01 明确目标,我想掌握何种技能、提升哪种能力
明确的目标,相对应的就是明确的行动方案;模糊的改进方案,往往容易变成什么也不做。
比如,在我刚开始学习舞蹈时,我对自己说:要学好舞蹈。这个目标就太过笼统而宽泛,即便我想实现,也无从下手。
随着试课的进行,逐渐喜欢上爵士舞,看到了老师示范的舞蹈“Solo",自己也从网上找了许多相关的视频。把目标进一步确定为:学好"Solo"这只舞。
那么,接下来的练习就十分明确了,只需要把"Solo"的分解基本动作练熟,然后再跟音乐串动作,找到舞蹈的节奏和韵律,通过视频示范和镜子里的舞姿,不断调整不标准的动作、练习不熟练的组合。
明确可操作的目标,是开始刻意练习的第一步。
02 找到专家或高手,进行模仿、对比并改进,从反馈中进步
专家和高手最大的作用在于,树立标准、建立范式,指出与标准不符的地方,进行训练,以实现进步。但在这里,我们依然容易产生误区,认为这个专家和高手必须是活生生的人,否则,陷入“当局者迷”状态的我们,无法实现自我反馈,从而进步。
美国“开国三杰”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只上过两年学,却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
他特别有文学天赋吗?并没有,他也是由一名写作小白逐步成长为一名作家的。
他有很厉害的导师吗?也没有,他甚至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只念过2年书就辍学了。
那他是如何成为作家的呢?刻意练习,找到喜欢的文章,进行模仿、重写和改写。
他当时找到了一本叫《观察家》的杂志,因为很喜欢上面的文章,就开始模仿。最初是从遣词造句开始模仿,当他的词汇量逐渐增多,可以形象描绘、准确叙述后,他觉得自己的文章还是不如杂志上的文章。他又开始关注文章的框架结构和行文逻辑,并尝试把顺序打乱之后,再重新排列。就是这个“重写—对比—改进”的过程,成就了美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作家。
如果能找到行业专家作为导师,并进行实时反馈,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但作为普通人,找到行业专家作导师的可能性不太大,那么,成功的案例、优秀的作品,也可以成为你的刻意练习的导师,为你提供反馈,帮助你不断进步。
03 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舒适区是指一个人表现的行为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人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下会感到舒适。如果人的行为超出了这些状态或模式,就会感觉不安、焦虑、甚至恐惧。
所以,人会本能的留恋舒适区,而在舒适区的行为也是最节能的状态,因为基本可以不用思考,全凭本能行事、全靠自动驾驶。
一旦停留在舒适区,就很难再有进步。
我曾以为,只有一般人才需要突破舒适区,高手是完全不需要的。直到有一次,参加了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的分享会,有观众提问:“当您的家人和邻居是不是很幸福啊?每天都可以听到小提琴大师的演奏。”
他思考了一会儿,答:“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他们在家,几乎没有听我拉过完整的曲子,我最好的演奏都留在了舞台上,而我家人听到的都是我在演奏中技巧最不熟练、节奏最不稳定、演奏最不顺畅的部分。而且,他们不止听一遍,常常一个小节听几十遍,直到我练熟了,才会进入下一个小节。”
他的这段话,完全颠覆了我对音乐家的认知,他们在舞台上信手拈来、曲曲都精彩绝伦的表现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长期、大量艰苦地训练,不断攻克自己技术上弱点、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得来的。
弱点、缺陷都还在舒适区以外,等着我们去克服,不贪多、不图快,每次解决一个小问题,既能保持进步的节奏,又不会造成严重的恐慌情绪。
就像胡适先生曾经说过的:“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这恰好就是适度突破舒适区,不断进行刻意练习的理想状态。
05结语
不会,可以学!年龄、基础、挑战项目的难度……都不是问题。
关键在于我们不仅要有掌握技能、成为高手的信心和决心,更需要有刻意练习的正确方法。
“一万小时定律”和熟能生巧,是在练习过程中特别容易踩的陷阱。并不是说长期、大量的练习,以及由此产生的熟练度不重要,而是片面强调长时间和熟练度,可能成为一个熟手,却很难成为一个高手。
想要实现快速掌握技能、成为高手,刻意练习的方法不可或缺。
严格意义上的刻意练习虽然难以实现,但只要正确运用以下原则,就有望成为高手。
- 明确目标;
- 对标高手,在反馈中进步;
- 不断突破舒适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