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腊月初八,在我国俗称腊八节。老人常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可见在过去家境非常的贫穷,小孩子就盼着过年。因为过年能吃上一顿饱饭,能穿上花衣服,能够吃上美美的一堆肉。

腊八节最大的一个风俗,也是流传最久的一个风俗,那就是喝腊八粥。在我国喝腊八粥,已经流传了一千年。腊八粥在各个地方制作方式不一样,但是都是为了过好这个腊八节。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腊月初七、初八冷到了,乌鸦都被冻死了。这说明了一年当中最冷的就是腊月,也就是我们说的农历12月。农历十二月最冷的就是腊月初七和初八这两天,因此才有了这句俗语。

在南方流传着俗语:“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吃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其实这句俗语和北方的那句简短的俗语意思是一样的,就是所有的内容丰富了一些,更加形象了一下,说明过了腊八,老百姓开始准备年货,忙忙活活的闲不着。

当然,现在过腊八节比较简单了,因为现在生产力提高了,有一些现成的腊八面,可以随意的制作腊八粥。而且现在的腊八粥各式各样,这也使得人们准备过年的年货也非常的简单了,所以没有过去那么繁忙。

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来源(腊月初八是腊八节)(1)

有哪些农村俗语描述腊八节的风俗呢?

1、腊八祭灶,新年快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妈子吃着桂花糕,老头子戴着新毡帽。

这句农村俗语描述了南方人过腊八节的热闹场面。在南方不带过腊八节,需要炒菜祭灶的,祭灶灶神一年的忙碌。尤其是一年丰收了,需要把好吃的东西给灶神分享一些,准备让灶神上天复命,说明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又是一个丰收年。表明了人间对风调雨顺的上神一种感谢,也表现出了人间的祥和。

南方人在过腊八节时,女孩子要要花戴,男孩子要要鞭炮放,这就有了过年的气氛,因此才有了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老奶奶要吃桂花糕,老爷爷要买一个新帽子,这样更增添了过新年的欢乐场景,好一幅天伦之乐的美图。

2、喝豆粥,祛病魔。祭灶神,求平安。吃碎冰,防肚疼。糖瓜粘,扫房日。

这句俗语表明的是北方的过腊八节的习俗,可以说腊八节内容非常的丰富。

首先,在腊八节这一天喝绿豆汤。表明了喝绿豆汤来去病魔,增加身体的健康,排除体内的毒素。

其次,延续着祭灶神,祈求平安,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其实老百姓都知道感恩,一年获得大丰收,祭灶神等活动。

第三,最神奇的那就是吃碎冰块。在腊八节前天晚上,一般家庭会要一碗干净的水放在院子里结冰,第2天就吃这些冰块。据说这些冰块吃了之后,一年不会肚子疼,也不会牙疼。因此在民间有“腊八冰,吃不坏人”的说法。

第四,腊八节要打扫房间的卫生,贴窗花,制作糖瓜。一般在北方打扫房间是从腊八节开始的,在这之前一般不打扫房屋上顶的。据说在腊八节之前,要打扫了陈旧的房屋是不吉利的,有可能碰到污秽的东西会使得人得病,比如眼睛发红等现象发生。

从上面的风俗来看,北方在腊八节这一天非常的忙活,这些事情都要去做一做。这种风俗过拉巴捷能够增加过年的气氛,也能使得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至少精神方面非常的丰富,心情非常的舒畅,就是为了迎接除夕团圆夜的欢乐气氛。

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来源(腊月初八是腊八节)(2)

腊八节的风俗如何形成的?

腊八节指的是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也就是农历的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根据传说这一天是佛教释迦摩尼成道之日,后来渐渐的成为了民间风俗节日。

传说释迦摩尼本来是个王子深切的同情劳苦大众的生活,于是就放下了不足的生活,到民间体验老百姓的疾苦。有一天在荒漠里没有吃的也没有喝的,最终撑不住了,晕倒在荒漠里。这个时候被荒漠里一个放羊的女孩遇到了这个女孩,就把随身带的饭和泉水熬成粥,勉强的救了释迦摩尼。

释迦摩尼凭着自己的坚强继续前行,不辞辛苦的毅力,最终在6年之后得道成佛,修成正果。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腊月初八,释迦摩尼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开始让信徒们制作其中供奉在佛像前。还制作了一些稀粥分散给穷人,让他们度过寒冷的二月初八这一天。所以现在好多庙堂里,在腊月初八这一天施舍腊八粥,供信徒或者善男信女们享用。

其实在我国用文字记载的腊八粥,是从南宋时期开始的,最近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在古代,朝廷都会命令各大寺庙、官府等等在腊月初八这一天要做腊八粥。这样制作腊八粥就流传到了民间,老百姓也开始做腊八粥了,这就成了民间的一道美食,也成了民间一种习俗。

我国还有哪些腊八节习俗?

其实腊八节的风俗主要来自于北方,所以北方的腊八节习俗比较多。也就是有了腊八节这一天,北方过年味特别的浓,制作年货开始了。下面简单的列举北方腊八节低级重视习俗:

1、制作腊八豆腐

制作腊大豆腐流行原安徽境内。每到腊八节这一天,老百姓开始磨豆子,做豆腐。由于腊八节到过年比较早,所以老百姓就会把豆腐切开,切的薄薄的,放在太阳底下晒干,这样留到春节期间食用。毕竟北方人在过了除夕以后,直到元宵节期间基本上不干活,所以在春节前夕必须做好这些食物。

2、制作腊八面

对于北方地区几乎不生产大米,即便是生产大米也比较少的区域。因为水资源的原因,所以生产大米的区域比较少。

因此在北方制作腊八粥比较少的,他们主要以蔬菜或者是面粉等为原材料制作臊子面,被北方人称作为腊八面。等到腊月初八这一天,全家人都吃腊八面。

3、制作腊八蒜

大蒜是北方的盛产的一种调味蔬菜,在北方地区是非常多的,在过去基本上是家家户户都种植。即便是现在大蒜的种植主产区,依旧在北方,可以说占到了大蒜生产总量的70%以上。

制作腊八蒜非常的简单,那就是把大蒜的外皮剥净,然后用醋泡在一起就可以了。制作腊八蒜对于后期食用非常的方便,至少能够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甚至还能防止感冒。

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来源(腊月初八是腊八节)(3)

腊八粥如何制作的呢?

其实各个地方腊八粥制作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代表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下面简单的列举几个地方腊八粥的习俗:

1、陕西腊八粥

陕西腊八粥一般用大米、小米等熬成的粥。熬成腊八粥以后,需要先敬祖,然后再把腊八粥分给他人享用,剩下全家人享用。腊八粥不要一天吃了,在随后的几天可以接着吃,这代表着年年有余。有的地方没有腊八粥的原材料,就以臊子面代替。

2、甘肃腊八粥

甘肃有腊八粥泡散子的说法,被称为“素腊八”。甘肃不生产大米,所以他们用五谷和蔬菜熬成粥。熬成的腊八粥先分给邻居吃,家人和家里的家禽家畜都想用。这表示着五谷丰登,同时在腊月初八还要炸麻花,或者是散子,泡在腊八粥里一起享用,非常的香,美味可口。

3、北京腊八粥

北京的腊八粥最讲究,腊八粥的原材料不下20种。包括大米,桂圆,莲子,花生米,葡萄,松仁,栗子,核桃,玫瑰等等。自称的腊八粥非常的香甜,一般要在腊月初八凌晨开始熬制,直到吃早饭时才能熬成。

4、宁夏腊八粥

宁夏腊八粥主要是大米和土豆一起熬制。熬制完以后,里面放一些面粉或者是荞麦面粉制作的“雀儿头”形状,也就是面疙瘩。在出国以后在浇上葱花油盐,非常的香。所以在宁夏流传着腊月初八吃腊八饭,不吃菜的习俗。

明天就是腊八节了,你准备好制作腊八粥的原材料了吗?你打算明天喝腊八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