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一个幸运且幸福的人,换句话说我并不是一个讨喜的人。我是家里的第三个女儿,出生的时候正赶上计划生育,明文规定一对夫妻可以育有一个儿子或者两个女儿。

有的人会成为你生命中的光(走过生命的至暗)(1)

而我是带着希望出生却又带着希望别出生的念头降生在我家,因为爸爸从他的第一个孩子开始就希望是个男孩。

妈妈的每一胎,爸爸都会用铁丝圈成一个圆环,希望给他未来的儿子玩耍。直到我的降生家里已经有三个从大到小的铁环存在。

不出所料,我的出生是爸爸失望了。

小时候渴望父爱母爱,不是说我的父母对我不待见,是因为他们不懂得表达爱,还会借着爱的名义伤害自己的孩子。他们嘴上常说女孩子就是不如男孩子,说生女儿是赔钱货;说女儿在有本事长大也是别人家的人;说女孩子考不上县里的一中就不该继续读书。

从小到大我都是父母眼中,邻居眼中以及亲戚眼中的乖乖女,成绩好不用父母操心,所以父母砸锅卖铁也要让我上大学的存在,只因为我争气,家里有一面专门贴奖状的墙,除了姐姐以外几乎都是我的“第一名”。

家里建新房那年,推倒那面贴满奖状的墙时,我第一次看见爸爸眼里的不舍和骄傲。

有的人会成为你生命中的光(走过生命的至暗)(2)

然而最终,我还是没有成为他们的骄傲。初中成绩开始下滑,那时听不懂物理数学,一上课就开始犯困。

等到初三下学期突然少了很多同学,从其他同学那儿得知是,这些同学被老师劝退进职业技术学校了。这时有种危机感,于是我开始努力,半夜大家都睡了我还裹着棉被打着手电筒看书学习,我要圆我的大学梦。

就这么努力的学习,我可以开始慢慢听懂老师讲的课了,也开始慢慢不犯困了。中考结束后,我觉得即便我考不上最好的高中,也能考上不算差的高中,于是静静地等着学校录取通知书,谁知道等来了我的初中班主任告诉我考上了三中。他告诉我我考上了三中。

三中,肯定没有一中二中好,但是也可以,只要能继续上学就好。可是班主任劝我去读职业技术学校,有那么一瞬间我恨透了我的班主任。但父母的态度让我知道这不是最坏的结果。

果然,他们既不打算让我继续读高中,也不打算让我去读技校。我的世界第一次感到崩塌,我是那么的想读书,而我曾经为了梦想努力过。

可是我不想就这样放弃,我还想跟父母争取一下。直到三叔跟父母说女孩子没考上好的高中,就没必要读了。我知道我争不过命运,但我也不服命运的安排。

整个暑假我跟妈妈较劲,即便不让我读高中,哪怕读技校拿个中专文凭也好,我把自己关进房间绝食,直到妈妈答应我的要求。

中专毕业被学校分配进电子厂,一天十个小时的工作一个月几百块的工资,也都让我开心很久。

不被知识喂大的女孩,终究会陷入命运编织好的牢笼,因为看不到未知的前途,不懂得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就这样虚度了不少光阴,后来到了深圳,也是在这里认识我的另一半。后来才知道,女孩子找的另一半都有父亲的影子。

到现在其实我仍旧不觉得我缺爱,但事实证明,我对爱依然很匮乏。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渴望亲情爱情和被人认可的感觉,就像小时候那样,父母拿着我的奖状开心的跟亲戚说我的成绩。因为似乎只有成绩是让他们觉得自豪的。

我一边告诉自己不是人人都会让他人喜欢认同,一边又不停的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和赞赏,但是真到别人真心的夸奖时,却又持着怀疑的态度抱着不信的心理。

才发现,我的自卑是刻在骨子里的。是从头到脚从内到外的自卑,有人问我你怎么会自卑呢?你长得那么高挑,白皙,那么好看。你都自卑那我们岂不是更该自卑?我总是笑笑不说话。

可能外貌和身形带给人的永远只是暂时的优越,而真正自卑的人大多并不是外在因素,而是内在,是从不被认可造成根深蒂固的影响。

小时候父亲嫌我力气没有姐姐大,不能帮助他更多;妈妈嫌我爱哭没本事,说的最多的就是女儿都是赔钱货,连她自己都是赔钱货;姐姐嫌我总爱摔跤,也几乎不带我跟她一起玩游戏。

结了婚以后,先生也并没有待我多好。他从小也是被父母打压,做什么事都会被否定,遇见我以后便把这种行为投射到我的身上,对我的否定也日渐增多。

于是本就不自信的我开始变得更加自卑,直到后来我发现了这些问题,并主动开始跟他沟通,我们之间的这种语言打击行为才慢慢减少,可是我的内心却并没有变得更自信。

有的人会成为你生命中的光(走过生命的至暗)(3)

年龄的增长让我越来越渴望亲人的认可,但我也不再刻意讨好以求得到关注。因为逐渐明白了内心真正的需求,也渐渐开始学着跟家人换种方式沟通,把一切矛盾说开以后,我们互相接纳了不完美的自己,也接纳了曾经的错误。

日积月累的自卑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根治的,但是试着寻求家人朋友的帮助,试着多用书籍疗愈自己,春暖终会花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