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是(古代外交官戊戌六君子)(1)

张荫桓

(1837~1900年),字皓峦,号樵野,捐得山东省东抚县知县之职。因善文辞,有智谋,通晓时务,先后为巡抚阎敬铭、丁宝桢所器重。光绪八年(1882年),调北京,赏三品京堂,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学习行走。

光绪十一年(1885年),转太常寺少卿,因为人机敏,了解外国情况,得到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赏识。1885年任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三国大臣。

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是(古代外交官戊戌六君子)(2)

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是(古代外交官戊戌六君子)(3)

总理衙门大臣合影:从右依次是孙毓汶、徐用仪、

庆亲王奕劻、许庚身、廖寿恒、张荫桓

其实,非科举考试出身的张荫桓初涉官场并不顺利。朝廷内许多大臣对靠捐班进入仕途的人持鄙视态度,但他突出的能力成为不断升迁的关键因素。张荫桓不但在书法、绘画上多有造诣,也是继曾纪泽之后,总理衙门乃至全国少有的通晓外交事务而又精通英语的人才

1884年,朝廷面向全国选拔外交出使人才,张荫桓以通英语、知外务而被召进京,得到西太后和光绪帝的赏识,授予三品卿衔,命其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自此,张荫桓进入外交领域。

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是(古代外交官戊戌六君子)(4)

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是(古代外交官戊戌六君子)(5)

“石泉城”大屠杀事件反映了美国当时的排华浪潮

1886年,张荫桓出使美国,当时的美国不断发生华工被虐杀事件。光绪十一年,怀俄明州的洛士丙冷煤矿,为了对付正在举行罢工的白人矿工,矿主雇用华工予以顶替,这加剧了白人矿工对华工的仇视。七月二十五日,白人矿工捣毁了市区的华人聚居地段,焚烧华人住宅。28名华人惨遭杀害,19人受伤。同年七月二十八日在舍路,3名华人被杀害,焚烧煤厂约值数万,华人全部被驱离。这就是当时骇人听闻的“石泉城”大屠杀事件。

张荫桓到任后,立即与美国政府就此案谈判,利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为受迫害的华侨讨回公道。他的强硬态度促成美方同意赔偿被害华人亲属14.77万美元,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向列强索赔成功的案例,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其后,他又到西班牙、秘鲁巡视,并向清政府建议在马尼拉、古巴和旧金山设领事馆,得到采纳。

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是(古代外交官戊戌六君子)(6)

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是(古代外交官戊戌六君子)(7)

张荫桓著《三洲日记》

张荫桓也是清末体制内官员中认真考察西方政制、思考中国前途的第一等人物。他出任驻美国、日斯巴弥亚(今西班牙)、秘鲁公使,历时5年。出使经历大大开阔了张荫桓的人生视野,加深了他对世界格局和国家前途的认识。三国分别地处北美、欧洲和南美,他将见闻和思考写成《三洲日记》,篇幅宏大。他写各国世情民风之观感,写自己奉使尽职的作为,更多对所历各国社会制度、法制实施、经济运作的观察。

张荫桓还主导了戊戌年间清廷外交礼仪的改革。1898年5月,德国亨利亲王来华,由于张荫桓对外交涉有着丰富的经验,有意进行外交礼仪改革的光绪帝常常咨询他。在张荫桓制定的接待细则中,立受、握手、令坐、亲临慰劳、检阅兵队等项目以及口敕拟定都是以往所没有的,成为中国近代外交礼仪改革中重要的内容

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是(古代外交官戊戌六君子)(8)

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是(古代外交官戊戌六君子)(9)

“戊戌六君子”

张荫桓的“先进思想”不仅体现在外交上,也体现在对时局的推动上。众多史学家在考察其从政生活及所留遗稿时发现,张荫恒在晚清时局的大变动——戊戌变法中是一个幕后的重要角色。他支持变法,常常为光绪帝讲解涉外情况,在变法前夕连续7次为光绪召见。更重要的是,他其实才是举荐康有为的关键人物。

但这正造成了他的致命危机。我们都记得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殊不知刚开始,其实有“戊戌八君子”。但因为张荫桓长期处理外交事务,颇有声望,在英日公使等的斡旋下,他和徐致靖后免脱死罪,一个被流放新疆,一个被判监禁。

后来,慈禧不顾劝告向“十一国”宣布开战又求和。庚子国难后,慈禧把怨恨倾泄到对开战有异议的大臣身上,又想到曾长期与列强打交道的张荫桓,遂下令在戍所处死。听此消息后,张荫桓完成两幅山水画后慷慨赴死,时年六十四岁,是继六君子之后为变法捐躯的又一人,也是参与变法的朝廷大员中的惟一殉难者

后在美英驻华公使照会下,慈禧为张荫桓平反,恢复官职。

参考资料:

叶葳《清末驻美公使张荫桓》

郭连保《张荫桓之死》

王莲英《张荫桓与清廷戊戌年间外交礼仪改革》

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是(古代外交官戊戌六君子)(10)

张荫桓

(1837~1900年),字皓峦,号樵野,捐得山东省东抚县知县之职。因善文辞,有智谋,通晓时务,先后为巡抚阎敬铭、丁宝桢所器重。光绪八年(1882年),调北京,赏三品京堂,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学习行走。

光绪十一年(1885年),转太常寺少卿,因为人机敏,了解外国情况,得到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赏识。1885年任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三国大臣。

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是(古代外交官戊戌六君子)(11)

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是(古代外交官戊戌六君子)(12)

总理衙门大臣合影:从右依次是孙毓汶、徐用仪、

庆亲王奕劻、许庚身、廖寿恒、张荫桓

其实,非科举考试出身的张荫桓初涉官场并不顺利。朝廷内许多大臣对靠捐班进入仕途的人持鄙视态度,但他突出的能力成为不断升迁的关键因素。张荫桓不但在书法、绘画上多有造诣,也是继曾纪泽之后,总理衙门乃至全国少有的通晓外交事务而又精通英语的人才

1884年,朝廷面向全国选拔外交出使人才,张荫桓以通英语、知外务而被召进京,得到西太后和光绪帝的赏识,授予三品卿衔,命其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自此,张荫桓进入外交领域。

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是(古代外交官戊戌六君子)(13)

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是(古代外交官戊戌六君子)(14)

“石泉城”大屠杀事件反映了美国当时的排华浪潮

1886年,张荫桓出使美国,当时的美国不断发生华工被虐杀事件。光绪十一年,怀俄明州的洛士丙冷煤矿,为了对付正在举行罢工的白人矿工,矿主雇用华工予以顶替,这加剧了白人矿工对华工的仇视。七月二十五日,白人矿工捣毁了市区的华人聚居地段,焚烧华人住宅。28名华人惨遭杀害,19人受伤。同年七月二十八日在舍路,3名华人被杀害,焚烧煤厂约值数万,华人全部被驱离。这就是当时骇人听闻的“石泉城”大屠杀事件。

张荫桓到任后,立即与美国政府就此案谈判,利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为受迫害的华侨讨回公道。他的强硬态度促成美方同意赔偿被害华人亲属14.77万美元,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向列强索赔成功的案例,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其后,他又到西班牙、秘鲁巡视,并向清政府建议在马尼拉、古巴和旧金山设领事馆,得到采纳。

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是(古代外交官戊戌六君子)(15)

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是(古代外交官戊戌六君子)(16)

张荫桓著《三洲日记》

张荫桓也是清末体制内官员中认真考察西方政制、思考中国前途的第一等人物。他出任驻美国、日斯巴弥亚(今西班牙)、秘鲁公使,历时5年。出使经历大大开阔了张荫桓的人生视野,加深了他对世界格局和国家前途的认识。三国分别地处北美、欧洲和南美,他将见闻和思考写成《三洲日记》,篇幅宏大。他写各国世情民风之观感,写自己奉使尽职的作为,更多对所历各国社会制度、法制实施、经济运作的观察。

张荫桓还主导了戊戌年间清廷外交礼仪的改革。1898年5月,德国亨利亲王来华,由于张荫桓对外交涉有着丰富的经验,有意进行外交礼仪改革的光绪帝常常咨询他。在张荫桓制定的接待细则中,立受、握手、令坐、亲临慰劳、检阅兵队等项目以及口敕拟定都是以往所没有的,成为中国近代外交礼仪改革中重要的内容

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是(古代外交官戊戌六君子)(17)

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是(古代外交官戊戌六君子)(18)

“戊戌六君子”

张荫桓的“先进思想”不仅体现在外交上,也体现在对时局的推动上。众多史学家在考察其从政生活及所留遗稿时发现,张荫恒在晚清时局的大变动——戊戌变法中是一个幕后的重要角色。他支持变法,常常为光绪帝讲解涉外情况,在变法前夕连续7次为光绪召见。更重要的是,他其实才是举荐康有为的关键人物。

但这正造成了他的致命危机。我们都记得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殊不知刚开始,其实有“戊戌八君子”。但因为张荫桓长期处理外交事务,颇有声望,在英日公使等的斡旋下,他和徐致靖后免脱死罪,一个被流放新疆,一个被判监禁。

后来,慈禧不顾劝告向“十一国”宣布开战又求和。庚子国难后,慈禧把怨恨倾泄到对开战有异议的大臣身上,又想到曾长期与列强打交道的张荫桓,遂下令在戍所处死。听此消息后,张荫桓完成两幅山水画后慷慨赴死,时年六十四岁,是继六君子之后为变法捐躯的又一人,也是参与变法的朝廷大员中的惟一殉难者

后在美英驻华公使照会下,慈禧为张荫桓平反,恢复官职。

参考资料:

叶葳《清末驻美公使张荫桓》

郭连保《张荫桓之死》

王莲英《张荫桓与清廷戊戌年间外交礼仪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