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经》,读到“卫风”这一章,我总是喜欢把《硕人》和《氓》这两首混搭在一起读每读,像是被辛辣的芥末冲撞,冲得人涕泪横流  这两首诗,刚好前后相连,又都是分别描写两个女子的婚恋,她们像住在一本书里的两个邻居这样混搭着读,像是读一体的阴阳两面,读天地的明暗两极,读季节的蓬勃与衰朽,读感情世界里的沉醉飞扬与沦落清醒  《硕人》全诗四章,整个第二章都是写庄姜的美貌与神态,作者几乎用的是工笔画的细功夫来描摹“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么美,是从手指美起真正的美,不留一点瑕疵  《硕人》,大抵就是描述美贵妇庄姜的出嫁吧,真是好大一个排场长得美也就罢了,还家世煊赫,家里亲戚都是王侯将相,比《红楼梦》里的贾府小姐还要尊贵这样的女子,陪嫁自是不一般别人家的陪嫁至多是物品,她还有陪嫁的姑娘,还有随从护送的齐国文武诸臣  而《氓》里,是一个寻常人家的女孩子,这个女孩子美不美呢?想必也是美的,因为在市场上卖丝就被那个“氓”看上了,软硬兼施地追求着这个无名的女子,我们且叫她采桑女吧,她在娘家采桑养蚕织丝赶集市,是个勤快的好姑娘只可惜,采桑女遇人不淑,结婚后,辛苦持家,最后到底免不了被丈夫遗弃回到娘家后,还要被兄弟嘲笑,往伤口上撒盐  《硕人》里,庄姜手如柔荑,我相信,她会一直地柔荑下去而《氓》里,那个采桑的弃妇也许在少女时候有过短暂的一段手如柔荑的时光,但是,随着命运急转直下,一双手,很快就会布满种作纺织、养儿育女,甚至遭受家暴时落下的伤口,慢慢就成了秋天的茅草,枯萎的、粗糙的、失去水分活不回来的茅草  我常想,庄姜和采桑女,除了在一本《诗经》里站成了两个邻居,不远不近地漠然一瞥还会不会,在现实的土壤上,有过相遇?  如果她们遇上了呢?  如果遇上,是否,那黄河之畔的秋风,也令人有了割喉之痛?  我想象她们两人遇上了,因为离得实在不远:庄姜出嫁,钟鼓琴瑟,人马缤纷,好喧哗的一支队伍途经黄河边;而采桑女那一日,正被丈夫所弃,背负一腔心酸往事,正渡淇水回娘家淇水是黄河支流,离得不远当庄姜的出嫁队伍在城郊歇息之时,伤心的采桑女远远看见队伍里那个雍容美丽幸福的女子……往事再次洪水似地涌上心头,当年,那个秋天,她的氓也曾来迎娶她虽然不及眼前这王公贵族家女子的奢华与热闹,可她的幸福感一样不会低那时,她也是青春貌美满怀憧憬的新嫁娘呀  可此刻,桑叶已枯黄,人间又是一秋,她被弃,恩爱无存  在黄河边,在人间,从来就这样:有人笑,有人老;有人开始,有人收梢  庄姜和采桑的弃妇,这两个正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女子,在《诗经》里做了邻居只是没想到,硕人庄姜,在多年以后,既无夫妻恩爱,也无子嗣相伴,辉煌的王宫里不过是添了一缕孤独的瘦长身影我原以为,这两个邻居,一个人生会越走越高越阔,成为星汉灿烂的天空;一个人生会越走越暗越低,成为浑浊冰冷的洼地,由此成为最遥远的两极可是,很遗憾,天空和大地在遥远的地平线上相遇,融合在一起她们,最后都是弃妇的命运,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诗经中的千年之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诗经中的千年之恋(诗经里的两个女邻居)

诗经中的千年之恋

读《诗经》,读到“卫风”这一章,我总是喜欢把《硕人》和《氓》这两首混搭在一起读。每读,像是被辛辣的芥末冲撞,冲得人涕泪横流。  这两首诗,刚好前后相连,又都是分别描写两个女子的婚恋,她们像住在一本书里的两个邻居。这样混搭着读,像是读一体的阴阳两面,读天地的明暗两极,读季节的蓬勃与衰朽,读感情世界里的沉醉飞扬与沦落清醒。  《硕人》全诗四章,整个第二章都是写庄姜的美貌与神态,作者几乎用的是工笔画的细功夫来描摹。“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么美,是从手指美起。真正的美,不留一点瑕疵。  《硕人》,大抵就是描述美贵妇庄姜的出嫁吧,真是好大一个排场。长得美也就罢了,还家世煊赫,家里亲戚都是王侯将相,比《红楼梦》里的贾府小姐还要尊贵。这样的女子,陪嫁自是不一般。别人家的陪嫁至多是物品,她还有陪嫁的姑娘,还有随从护送的齐国文武诸臣。  而《氓》里,是一个寻常人家的女孩子,这个女孩子美不美呢?想必也是美的,因为在市场上卖丝就被那个“氓”看上了,软硬兼施地追求着。这个无名的女子,我们且叫她采桑女吧,她在娘家采桑养蚕织丝赶集市,是个勤快的好姑娘。只可惜,采桑女遇人不淑,结婚后,辛苦持家,最后到底免不了被丈夫遗弃。回到娘家后,还要被兄弟嘲笑,往伤口上撒盐。  《硕人》里,庄姜手如柔荑,我相信,她会一直地柔荑下去。而《氓》里,那个采桑的弃妇也许在少女时候有过短暂的一段手如柔荑的时光,但是,随着命运急转直下,一双手,很快就会布满种作纺织、养儿育女,甚至遭受家暴时落下的伤口,慢慢就成了秋天的茅草,枯萎的、粗糙的、失去水分活不回来的茅草。  我常想,庄姜和采桑女,除了在一本《诗经》里站成了两个邻居,不远不近地漠然一瞥。还会不会,在现实的土壤上,有过相遇?  如果她们遇上了呢?  如果遇上,是否,那黄河之畔的秋风,也令人有了割喉之痛?  我想象她们两人遇上了,因为离得实在不远:庄姜出嫁,钟鼓琴瑟,人马缤纷,好喧哗的一支队伍途经黄河边;而采桑女那一日,正被丈夫所弃,背负一腔心酸往事,正渡淇水回娘家。淇水是黄河支流,离得不远。当庄姜的出嫁队伍在城郊歇息之时,伤心的采桑女远远看见队伍里那个雍容美丽幸福的女子……往事再次洪水似地涌上心头,当年,那个秋天,她的氓也曾来迎娶她。虽然不及眼前这王公贵族家女子的奢华与热闹,可她的幸福感一样不会低。那时,她也是青春貌美满怀憧憬的新嫁娘呀。  可此刻,桑叶已枯黄,人间又是一秋,她被弃,恩爱无存。  在黄河边,在人间,从来就这样:有人笑,有人老;有人开始,有人收梢。  庄姜和采桑的弃妇,这两个正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女子,在《诗经》里做了邻居。只是没想到,硕人庄姜,在多年以后,既无夫妻恩爱,也无子嗣相伴,辉煌的王宫里不过是添了一缕孤独的瘦长身影。我原以为,这两个邻居,一个人生会越走越高越阔,成为星汉灿烂的天空;一个人生会越走越暗越低,成为浑浊冰冷的洼地,由此成为最遥远的两极。可是,很遗憾,天空和大地在遥远的地平线上相遇,融合在一起。她们,最后都是弃妇的命运。

□许冬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