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九月中旬
一直伴随着台风来又去的《同盟》
惨死在爆炸之下的张国强和
为了帮鲍姐而被一枪毙命的郭峰
剧情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从第一层面虾兵蟹将
家族人丁各怀鬼胎
明争暗斗纷纷出场
到如今小将们已经各安天命
而幕后的大boss也开始正式现身
只不过在剧情越来越精彩的同时
我又突然觉得《同盟》
又变成港剧里最熟悉的
《溏心风暴》mix《城寨英雄》mix《寒战》混合版
而且这部戏的剧本
比起这些年TVB各式人浮于事撞板烂剧
已经算眼前一亮优胜十倍
因此我们之前还特地为了它的好写过一篇剧评
只不过在故事的中段
却出现很多了故事式的崩塌
例如张国强错手推阿妈落楼梯的狗血剧情
此情此景不是应该出现在
《溏心风暴》等家族吵闹的大剧吗
什么时候一直标志着以武打为卖点
智取为光荣的《同盟》
也要沦落到加插
母子对垒、失足落楼这样的戏码
而比起滚楼梯更“溏心”的是
这部戏越到后面
越喜欢一家人同台吃饭
而在桌上他们整个家族的构成
其实本质上和当年的溏心系列也是如出一辙
便如桌上必定有个絮絮叨叨
但又形同虚设的一家之长
在溏心里是jo 鲍夏雨
在《同盟》里,则是奶奶梁舜燕
而在一家之长旁边坐的
则是家族正式话事人
也就是溏心里的大契,《同盟》中的鲍姐
而她们旁边
通常坐的都是最听话孝顺,又扑心扑命的儿女
便如当年的陈豪,如今的陈展鹏、陈山聪
当然
一个家,只有妻贤子孝
怎么可能成得了一部剧
这时桌上必定要出现些
贪威识食、又唯利是图的势利家人
就像当年的舅父波阮兆祥
现在的Ricky敖嘉年
更有些牙尖嘴利的是非之徒
当年的关菊英,现在的韩玛利
温纯如小白兔的无公害小花
当年的陈法拉,现在的Chole
这张饭桌上所有这些高低起伏的存在
都足以构成一家的人外忧内患
而像一起吃饭、夹餸时顺道质问这样的情节
则恰恰应合了TVB一直贯彻的
“一家人齐齐整整”世界观
在这里,没什么是一顿饭不能解决的
不行就来两顿吧
从警匪打斗剧
过渡到大家族伦理剧
这样的卑躬屈膝
想来也是因为监制越拍越发现打斗的不容易
拍一场打戏
从武师指点,到订度位置
到每个动作教授演员
再要演员自己试炼
再在不断NG中
拍到动作最吻合、最天衣无缝的一take
这其中的复杂过程
一场大型打斗
往往要拍摄一天或以上
更勿论那些大型爆破戏、追逐戏、枪战戏
不但要外出
更要现场维持秩序、疏散人群
测试距离、模拟爆破
观众看到一秒或十秒的精彩
在现场却是全组人一个星期前后准备
各种心力交瘁的结果
这样的戏码
比起那些一家人围起来吃饭
大家互相掌刮对垒、甚至碌楼梯的
都肯定艰难得多,成本也巨大得多
因此
即便这部戏的新派金牌监制文伟鸿
从当年的《使徒行者》到《城寨》
再到今次《同盟》
其实已经深谙警匪动作戏份的吸睛魅力
但拍到后段的两周
似乎还是出现用对话代动作
用细碎人物纠缠代实打实功架的“泄水”
当然这类情况
可能因为拍摄需要赶进度
也可能涉及公司投资减少
应该是无奈之举
但这部戏大boss出现的情节
却是最令人哭笑不得的
皆因通常这类“猜猜谁是最后主脑”的剧集
最好看的莫过于在一众人等九死一生后
发现原来最后的操权者
原来是剧集中一直存在但又毫不起眼的人
这种斗智斗勇后恍然大悟的落差
往往最能激起观众的参与感
更会对编剧的精密巧思叹为观止
还记得当日的《使徒行者》
就是在这样猜猜谁是卧底的游戏中
引起全城话题
最后欢喜哥的结局
更是颇有深藏功与名的气质
但这部《同盟》
当大家已经层层撕开,准备接近真相时
竟然突然出现了
江美仪和罗乐林这样的新角色
整部戏似乎又要重新再斗一遍
开始第二辑序幕
这种临时空降幕后凶手的做法
虽然省事直接
但真的有点简单粗暴之嫌
而从第一阶段的城寨影子
到第二阶段的溏心风格
到了这里
整部戏又开始变成捉黑警的《寒战》
估计即便到了最后
在23集出现的江美仪也只是一个幕后棋子之一
真正的幕后大Boss另有其人
而据我猪咪咪猜
唯一的结局很可能就是
一直在背后操控这一切的可能就是
在家里被戴绿帽而且处处不受重视的林子善
写到这里
可能有些观众觉得
拍剧不是看武术比赛
不是打斗便是好
确实,我一直强调
一部戏剧的好坏高下
最重要的都是剧本,一剧之本
那些年的tvb可以拍出
不动声色却处处险情的《金枝欲孽》
这样的高段位剧本
绝对无须任何外力加持
然而
在十年前那场幕后班底大跳水后
如今的电视城黄金写手
其实已经所剩无几
甚至当日拍《巾帼3》
还曾经出现叶广荫一个师傅带着几个大学生
分工分线组合剧本的凄凉又荒唐局面
所以
当撰写剧本的人儿还只能处于进阶学习中时
剧集往往便只能用外在手段辅助加温
而相比起他们最常用的低廉撒盐花
互刮巴掌求收视、强奸戏份玩噱头
我更宁愿见到一系列的打斗爆破
起码这样的情节
不但能推紧剧情,调快节奏
拍摄时更是对上至监制编审
下至演员摄像的一种修行
毕竟武打戏份
其实也算是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
更对你的体型气质
有着某种警醒作用
所谓“色情易得,英气难求”
好的戏剧不仅能在戏内塑造角色形象
更是每一个艺人戏外的试炼场
这种相辅相成
正是好戏与好演员的彼此调教
现在的港剧,炼金还须时
怀念那些年能心甘情愿追剧的日子
更怀念为了一部戏牵肠挂肚的痴迷
好剧,从来不止用重金
这种极须自上而下体达的戏剧观
也许正是未来十年港剧成败的关键
希望有一天
我们在介绍一部好剧时
毋须再话当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