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爆炸君

今天爆炸君要给大家聊点有意思的东西,其实所谓的东西也不是东西,而是一种话语——谶语。可能有的朋友没听说过这种语言,但你们一定听说过这么一个成语——一语成谶。

一语成谶指的是将要应验的预言,或者是征兆,看这个“谶”笔画如此狰狞,大家就该知道这里的预言其实不是好预言,而是指的凶事。历史上一语成谶的典故很多,最典型的莫过于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的“昌明事件”了。

开国皇帝的预言(牵扯了五位皇帝)(1)

简文帝

东晋有位皇帝叫简文帝,他在藩邸的时候,他的王妃李氏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和古代皇帝的老婆的生儿子经常做梦一样,这个李氏当时也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位神人对她说:“你将要生下一个儿子,我给他赐名叫昌明。”说来也巧,当时孩子出生的时候,正值黎明,焦急等待的简文帝一看孩子出生的时辰那么有纪念意义,于是也给他起了一个名字,也叫“昌明”。

不管怎样,这个孩子叫“昌明”是铁板钉钉了。后来这个叫昌明的孩子当上了皇帝,就是著名的东晋孝武帝。话说孝武帝还没有出生的时候,简文帝有一次出游,偶然看到一句谶语,叫“晋祚尽昌明”。待他给孩子起完名后,过去了很久,有一次他突然想到了曾经的谶语,大声惊叹不妙!可是为时已晚,于是流涕悲叹,以为晋柞已尽。

看到这,有的朋友可能又得说爆炸君在这里编故事忽悠各位,其实不然,这件事详细记录在了史书《晋书·孝武帝纪》中。话说事已至此,简文帝也没办法了,但是故事还没完。民间有高人据此,又延申出了一句谶语,叫“昌明之后有二帝”。

开国皇帝的预言(牵扯了五位皇帝)(2)

孝武帝

孝武帝在位期间,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争,那就是淝水之战。在此战中,东晋用八万北府兵击溃了前秦苻坚的九十万大军,一举度过了东晋时期最大的危机。于是又有人说“晋祚尽昌明”其实有另一重意思,说晋朝的国运会在孝武帝在位期间被发扬光大,此处的“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

谁知话音刚落,东晋就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内部混乱,孝武帝也被他的妃子稀里糊涂地杀死了。继位的晋安帝还是一个弱智,此时的朝政已被后来刘宋的开国之君刘裕把控。

话说刘裕当时已是大权在握,他的手下都劝他施行“禅代”之事,而当时刘裕已经五十八岁高龄,很可能熬不过晋安帝。但是刘裕虽然有心篡位,但是他不敢。他不敢的原因不是别的,而是前文讲到的那句“昌明之后有二帝”的著名谶语。

开国皇帝的预言(牵扯了五位皇帝)(3)

刘裕

因为孝武帝之后只有一位皇帝晋安帝,与预言不符啊。于是刘裕一不做二不休,秘密杀掉了弱智的孝武帝,另立了他的弟弟晋恭帝即位。这样就凑足了“二帝”的数量。

果不其然,就在晋恭帝继位一年后,再也按捺不住的刘裕就逼迫他退位了。摆脱谶语的诅咒,刘裕开创的宋朝确实有了中兴之势。(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