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书受道德经影响(一部短短5000字的作品)(1)

大道行天下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一部短短5000字的作品,影响了中国文化2000多年:《道德经》

作者|苟晓霞

传说他活了160多岁,传说无从具体考证,但这并不妨碍他所留下的,一部被誉为进可治世兴邦,退可顿悟人生的充满哲学智慧的经典之作——《道德经》。

他就是老子,名李耳。

《道德经》为春秋时期所著,传说老子骑着青牛,归隐山林时,路过函谷关时,守关的一个长官向老子问道,遂留下了老子唯一的一部5000字的《道德经》。

正是这部短短5000字的著作,成为中国第1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也成为道家思想的来源,打开了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学说大门。在这部著作中,不论是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还是胸有大志者,亦或淡泊者,皆可以从中学到,用到其智慧。尤其经常心情郁闷烦恼的人,更是可以从中修身养性,获得超脱人生的精神体验。

下面我们来一起品味赏析《道德经》节选,来一起体味永恒经典的智慧魅力!

哪些书受道德经影响(一部短短5000字的作品)(2)

道德经

第7章

天长地久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赏析】:我们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就是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自私自利或喜欢占便宜的人,但是呢,事实上,越是自私的人,是越不会长久的,老子用此文说了,天地永远都存在,为什么天地能永远存在呢?永远长久呢?因为天地的运作,变化,都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为,天地,它生育万物,而独不生自己,反而得到了长生,所以永存。因此,懂得其道的人,宁愿凡事都让别人占先,反而能赢得大家的爱戴;不管什么事都愿意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生命反而可以得到保全。老子提倡圣人效法天地,与道一样不灭。你可能会说,那还不是变相的自私,所以跟着老子就说了“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不论古今,人最大的私心,除肉体的长生目前无法实现外,恐怕人都想自己的灵魂永远活在世人心中,如果百姓感觉到了圣人的好,就自然希望他永远长存在人们心中,从而从另一层次,也就实现了生命与灵魂在百姓心中的永生。这也正就成就了自身最大的私心。通过这章,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老子是根据宇宙变化的法则来思考,领悟,和揭示人生法则的,又从人生法则演变到社会法则。以天人合一的境界,把宇宙,人生,社会融为一体。前面我们可以看到,无私,是天地的德行与美,我们只有向它那样去学习,去做,才实现人生真正价值,使自己的人生获得永恒的意义。

这里,告诉了我们一个社会要为人民着想,才能繁荣长久,为民爱戴,一个个体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秉持平和心态处事待人,以及对待自己的人生处境,做一个正直无私有爱的人,不以自己吃亏而懊恼,不以自己处境艰难而抱怨,只要遵从天地的运行法则去内观和生活,去做人,便是符合天地的道和德。

哪些书受道德经影响(一部短短5000字的作品)(3)

人与宇宙

第19章

大仁大义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赏析】:本章老子以辩证思想阐述了大道的意义。人类虽然自大道中而来,并加以发展,但随着发展的开启,人的智慧也越来越高,正因其智慧导致了背离大道的狂妄,忘记了自然之道。而,久而久之,人们开始人为的制定法令,规定,制度,政策来约束管制。但是,在废除自然大道后,“人为”的制造开始盛行时,那么所有的人事就有了好坏的分别。人们提倡仁义,为什么非要提倡,这看起来很合理,实际恰好相反,正是因为出现了不仁不义,说明大道的公平准则被丢弃了。在提倡仁义的时候,恰好多了更多虚伪,假仁假义的行为,有意去做,而不顺应自然,这些在老子看来,都不是朴素自然的;而造成人为的虚伪虚假根本上也是人的智慧和私欲造成。虽然看起来,老子在批判仁义、孝慈,实际上是从反面使人认识清楚真正的朴素自然的大道,放弃狂妄自大,违背道的行为。所以,老子提倡回归生命精髓的原始自然,便是符合朴素自然大道的,那时候没有了人为的制造,就会自然诞生出真正的仁义,智慧来。

哪些书受道德经影响(一部短短5000字的作品)(4)

自然之道

读完这篇,你对老子的《道德经》有什么感受呢?欢迎留言评论。

备注:文章来自本头条作者原创首发,禁止抄袭,侵权必究!

喜欢,点赞支持!转发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