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笔:娱妹妹】

对大多数从韩流时期就认识韩庚的人来说,他似乎一直是印象里那个稚嫩的少年、表现力爆发的舞台精灵。

不知从何时,韩庚也开始步入所有人都恐慌的三十岁,也开始不爱在舞台上蹦蹦跳跳,甚至在大家还没有晃过神来的时候,他就已经卸下了“中年偶像”包袱,成为了最初梦想的角色——演员。

脸涨得通红,虚脱到嘴唇发白、双目失神。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1)

这是娱妹妹看完韩庚发布的《我们永不言弃》个人小型纪录片后,印象最深刻的画面。

在这短短不到3分钟的纪录片里,他就已经展示了至少25种不同的高强度训练方式,真正在拍摄前四个月内投入的训练时间和精力可想而知。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2)

各位可以先来感受下这波实在健身——

山羊挺身锻炼竖脊肌;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3)

肢体哑铃推肩锻炼三角肌;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4)

钢线下拉加强背阔肌;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5)

反手引体向上目标在于加强肱二头肌和背部肌群。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6)

在教练一对一高强度指导下,韩庚几乎在每项健身项目结束后,都会虚脱到双手无力,甚至直接躺倒在地上,喘着气。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7)

一次次枯燥无味的训练、一次次精疲力竭的放空,占据他这四个月所有生活空间的健身训练并没有让他崩溃,反而越挫越勇。

因为他知道,每一项运动,都是为塑造拳击手“周始”这个角色在做准备。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8)

前两年印度电影风靡一时,阿米尔·汗的电影有口皆碑。尤其是在拍摄《摔跤吧!爸爸》这个作品前后,阿米尔·汗为了角色,增重至97公斤后,又花5个月时间,从体脂37%减到9%。

对演员这个身份的尊重程度,决定了他的投入值。韩庚在拍摄电影《我们永不言弃》前,最努力时将体脂减到了6%。就像他在纪录短片中说的那样: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9)

“我们对电影是有一个态度,希望能把它呈现得更真实些,也不希望用一个替身来帮我,我希望能自己来。”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10)

事实上,娱妹妹在4月20日上映的电影《我们永不言弃》中,着实被韩庚的演技惊艳了一把。

经过近四个月的训练和两个月的拍摄,韩庚在擂台上的出拳、躲闪,策略性进攻和被攻击后的踉跄,满屏幕的紧张感能感受到他下的真功夫。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11)

即使没有使用替身,韩庚拳脚之间带来的刺激丝毫不亚于专业拳赛。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12)

从出道至今,韩庚看起来似乎从没有变过。可当为他舞台痴迷疯狂的粉丝回过神来的时候,韩庚早就开始稳稳当当地走起了他的演员之路。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13)

21世纪初,韩流像潮水般涌入中国,韩国男团女团的诞生和“侵袭”,只在朝夕之间。2003年,19岁的韩庚也登上了这艘快船,在韩国练习了2年有余后,成为第一位正式在韩国出道的中国人。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14)

本以为可以朝着自己的演员梦更近一步的时候,他才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推新专辑、参加综艺、跟着组合举行亚洲巡回演唱会……韩庚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帮助公司拓宽中国演艺事业,留给他来磨练演技、专心学习的时间寥寥无几。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15)

25岁,韩流初代偶像正式和他过去在组合中蹦蹦跳跳、卖萌耍酷的生活告别。

虽然回想起当时的一切,不少粉丝还是有些意难平,可无论是独自一人在国外的练习生经历还是回国11年的发展,韩庚对自己的事业心和对未来的远见,一直都了然于胸。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16)

韩庚所在组合在十年前乃至今日,依旧是顶流级别的存在。当他正式以个人身份在国内发展的时候,自然受到了不少导演的关注。

然而,转身成为演员,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无论对演员这个梦想有多么的渴望,韩庚都知道这件事不是一蹴而就的。比起直接在演员这条路上漫无目的地横冲直撞,他选择了先在国内发展自己最熟悉的音乐舞台。

过去是适应团队,在自己开始做音乐后,韩庚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风格。在连续举办两天个人演唱会后,韩庚推出了首张个人专辑《庚心》,一举拿下了第十届CCTV-MTV音乐盛典内地年度最受欢迎男歌手奖和第三届音乐风云榜新人盛典年度最佳新人奖。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17)

在音乐道路上,韩庚已经拥有了很多光环,可他并不满足于此。演员这个身份于他而言,始终是可遇不可求的白月光。回国后的稳扎稳打,让他有了尝试演戏的勇气。

韩庚曾在一次访谈中透露过,他一直很想要做个演员,“不希望30岁了还在组合里蹦蹦跳跳”。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18)

非科班出身且演技青涩,韩庚跨领域主演电影本来就是认真学习的态度。从他初涉影坛开始,韩庚就曾表态过:“我想把真实的东西给大家看。”

这一点,和《万物生长》的导演李玉不谋而合。

韩庚在演这部作品前,就对导演说:“你把我打碎了都没关系,我太想演好这个角色了。”

而李玉也是追求真实的人,和韩庚第一次见面,就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在我们这个剧组,虚假是可耻的,你要用你的情感去表达。”

对于新人演员韩庚而言,这未尝不是初涉影坛收获最大的一次。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19)

韩庚确定了的目标,一直都没有变过。十年过去,依旧如此。

在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中,他和章子怡的对手戏也颠覆了很多人的想象。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20)

这也多亏了此前他在《致青春》中奠定的情绪基础。大学生林静对于感情的懵懂和无奈,以及进入社会后圆滑世故的成年人,各种反差在韩庚的演绎之下显得尤其走心。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21)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22)

虽然文艺片很难演得出彩,可通过这个作品,韩庚找到了情感层次表达的味道。此后无论是《万物生长》还是《前任3》,我们都能感受到韩庚在文艺电影中情感的突破。

感受下《前任3》的经典画面——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23)

和其他科班出身、掌握演技技巧的演员相比,韩庚“太实在了”。但这也恰恰是他自己摸索出来的对于演员的看法心得,在他这里,成为演员从来就没有捷径。

认准了要当演员,在出道这15年中脚踏实地,韩庚对自己下的狠心不比科班出身的演员差。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24)

在新作品《我们永不言弃》中,他就对自己狠了一把。早在前一部作品拍摄期间,韩庚就已经开始了体能训练。

当时,韩庚正在云南拍摄《闻烟》,为了让他更快适应新作品的拍摄进度,《我们永不言弃》剧组将所有器械和健身教练送到云南,配合他的节奏。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25)

“如果不做到专业,我和他都没有必要拍这部电影。”导演周显扬与韩庚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开诚布公地表达过这个观点,好在两人一拍即合,一个遇见了爱惜羽翼的导演,一个撞上了满腔热情、愿意投入大量时间塑造角色的演员。

不仅是如纪录片中展现的那样,韩庚数月如一日的投入在健身中,镜头外也有很多观众看不到的东西。

首次挑战拳击手这个“苦”角色,在拍摄时自然少不了挨揍。因为没有使用替身,韩庚头部至少挨了结结实实一千拳,板寸那是毫不迟疑说剃就剃。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26)

放在过去他还是个“idol”角色时,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如今看来,大家心疼他不假,更多的反而是倾佩他对于这个角色的投入和付出。

这或许就是演员韩庚所想要看到的。

颜值即正义的时代,早就被韩庚亲手打碎了。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27)

对于《我们永不言弃》这部电影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连他的妻子卢靖姗都觉得心疼。为了保持身体机能,韩庚在急训的三个月内吃的都是清水煮菜,自制力可见一斑。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28)

其实早在拍摄《万物生长》的时候,韩庚对自己狠心这一方面,就已经展露无遗了。

《大武生》是一部以京剧为大背景的电影,对于未受过专业戏曲训练的韩庚来说,本可以趁着自己人气高居不下,划水一波,可他偏偏选择了最不好走的路。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29)

拍戏两个多月前,他开始和京剧老师学习身段、刀枪,当时他车子后备箱全是刀枪,随空随练。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30)

最不好走的路,却是最稳妥的路。这也是为什么只有韩庚在这部电影中被评价颇高的原因。

韩庚这些年的人生轨迹,也像是一部精彩不断的《我们永不言弃》。从“中国韩流第一人”到归国初代偶像,韩庚一直都被赋予着光芒。

回国后他也有过稚嫩探索的时候,但心中怀有坚定,无论中途是否绕过弯路,也是一直在朝着梦想直线前进。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31)

名气、荣誉虽然诱人,却也容易使人沉沦而忘记前行,只有努力不会背叛。韩庚这些年的努力造就了现在的他,如凤凰涅槃,打碎重生。

娱妹妹更愿意喜欢现在的韩庚,与颜值无关,与人设无关。步入三十岁的韩庚,早就不是那个注意外貌时刻被叮嘱注重形象的男孩了,他身上那股对梦想的专一、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骨子里对信仰的执着,才是最有魅力的。

韩庚早期 看完这个纪录片(32)

追星固然可以带来快乐和感动,可等到繁华散尽、偶像老去,你希望留下来的是什么呢?是满箱满柜的周边专辑,还是微博豆瓣的深度粉丝认证?

和偶像的美好回忆固然值得珍惜,可他们带给粉丝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为之付出的努力,或许才是追星的意义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