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侠系【头条理娱君】特约作者,看娱乐热点深度解读,认准理娱君!
还有人记得肥猫郑则仕吗?
上一次有关他的新闻还是为武汉捐款50万。
再上一次,是他被媒体拍到肥胖的身体和花白的头发,以及消失的三下巴。传闻他受糖尿病的困扰暴瘦30磅,瘦到脱相,但太太重病需要用钱,69岁的郑则仕就继续出来搏。
有人替他辛苦,其实不必,最辛苦的日子已经熬过来了。
港片黄金时代,他凭借那个说话抖肩、常常语无伦次的“智障青年”肥猫角色崛起影坛,拿影帝,自创公司,结果遇上港片由盛转衰,负债8000万,只有和家人搬进公屋,也就是传说的贫民区,一住十年,还清债务。
人失意的时候没朋友,当初和他称兄道弟的兄弟们,一个个消失无踪,只有之前和他不算太熟的刘德华请他当自己新片《兄弟》的制片人,真正的雪中送炭。
王晶导演的电影《追龙》里,郑则仕演的 “猪油仔”为刘德华演的“洛哥”挡了一枪,剩下一口气说:“洛哥,留个位置给我,下辈子我还给你。”这句话,其实是郑则仕对刘德华说的。
但《古惑仔》里陈浩南说话:做兄弟,有今生,没来世。港片也是如此。
郑则仕拍电影输光身家的1993年,正是港片由盛转衰之年,之前风光无限的东方好莱坞,票房一夜跌至谷底,从此再没爬起来。郑则仕能还债,靠的不止是刘德华,更是广阔的内地市场。
其后港片日益荼蘼,到了今年疫情来袭,已是5月,全港仅开拍一部电影,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田启文在最近的一次记者会上称︰“我从影41年了,03年非典的时候,我也没这么害怕过。”
导演郑保瑞在参加澳门广播电视股份有限公司的《导亦有道》节目中坦言:“港片现在比死更难受。”
但如老去的郑则仕一般沧桑憔悴的港片,也曾经是充满热血的侠义江湖,更是无数影迷心中的江湖。
只是巅峰时代过去,故事中的江湖儿女都走向了不同的方向,曾经浩大的电影工业前路未卜,港片命运仿佛尽染肥猫的白发如霜,未来在明暗之间。
唯一不变的,只剩郑则仕和他那些港片兄弟的情义江湖。
和周润发一起吃盒饭的日子和周润发刘德华这些港星一样,郑则仕也是苦出身。
1951年,郑则仕在广东汕头出生,家里一共有6个孩子,后来举家搬到香港谋生。小时候爸爸妈妈出去打工,十岁的他作为家中的长子不仅要照顾弟弟妹妹,给全家人做饭,还要帮忙做塑料花补贴家用。
15岁考入中学,也只读了一年,父亲的工资只能让他和弟弟其中一人念书,他把机会让给了弟弟,自己去做珠宝首饰店的学徒。一学就是五年。
南丫岛的一个少年比郑则仕的运气好一点,中学读了三年,然后父亲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家里再也没能力供他上学,他只能踏入社会,寻找工作。这个少年就是周润发。
而九龙钻石山木屋区的一位少年即使每天帮家里卖稀饭,依然在中五会考获得1B3D2E(中文读本A)的成绩。这个少年叫刘德华。
将几位少年命运连在一起的,是70年代开始逐渐起势的本港影视,接下来,他们的命运将殊途同归,又相互牵连。
但比起少年时并没有很喜欢演戏的周润发和中学努力学戏剧但自觉其貌不扬的刘德华,郑则仕才是那个少年立大志的人。
小时候写作文,别的小朋友写的都是我长大后想当医生、警察、老师,只有他写——我想当明星,老师对他的评语是——“贪慕虚荣”。
1972年,21岁“贪慕虚荣”的郑则仕不顾家人反对,坚决跑去报名参加长弓影业公司举办的第一期演员训练班。
长弓影业公司背后有个更响亮的名字——张彻。
张彻生于杭州,长于上海,却有北方男儿的豪侠气,他为邵氏拍出《独臂刀》,刚气十足,成为首部斩获百万票房的港片,也是港片新武侠开山之作。演员王羽、狄龙、姜大卫,都被他捧红。
他对郑则仕说了一句充满哲理的话,“如果你认定自己是一颗种子,你要相信总会有发芽的一天,但是你要不停地灌溉它。”
中学只读了一年的郑则仕,还是听懂了。
1976年,TVB举办表演比赛,郑则仕一参赛就拿了第一期的冠军,命运终于给了这个为梦想坚持了4年的年轻人一个微醺的梦。将军澳的夜色旖旎,无数年轻人正奔向这个筑梦之地,其中一个胖小子面露微笑,仿佛找到属于自己的时代。
在珠宝店时他一个月能挣2000元,TVB的薪水却连四分之一都不到。父亲反对,母亲却支持,“你去尝试一下,你这么年轻,不行也算了却一个心愿。”
郑则仕决定给自己一年的时间,他在片场的一分钟都不愿意浪费。别人休息,他就拿着剧本跑到一边琢磨。
TVB看他用心,身形肥胖很讨喜,就打发他去一档《bang bang咁概声》担任长期嘉宾,其实就是去搞笑。
不过,这对于郑则仕来说,却是人生中的一大转折。因为节目主持人会在3年后让全中国都记住自己的名字——周润发。
当时郑则仕只是个无名小卒,而与汪明荃演过《家变》的周润发已经是TVB当家小生。
但周润发每次到了中午吃饭,就对郑则仕说:“胖子,我们一起吃饭吧!”郑则仕的食量很大,他就陪着大吃特吃,假如那顿饭超过10元钱,买单的肯定是周润发。
到了1980年,周润发与赵雅芝主演的《上海滩》一经播出,立刻风靡全国,所有人都记住了剧中那个头戴大礼帽且大衣飘飘的许文强。但他依然会带着大家一起讨论电影、剧本、演戏。
后来接受采访,郑则仕说,“当时我还是单身,而发哥又是我的一个好兄弟,天天见面,自然会日久生情。现在回头想想,我对他的喜欢好像不仅仅是友情,而是一种爱。”
1983年周润发与余安安结婚还请郑则仕去当伴郎,而另外两个伴郎,一个会成为郑则仕后来最好的拍档,一个会在郑则仕落难的时候,伸出最关键的援手——吕良伟和刘德华。
近朱者赤的道理果然没错,中国香港有句俗话,叫“连张国荣也要等10年”。可郑则仕正式入行第二年就主演了第一部无线电视剧《四眼神探》,1980年就参演了第一部电影《灰灵》,还是监制和导演。
进入80年代,郑则仕的时代到了。
港片进入大发展时期,丑角谐星成为刚需,而郑则仕肥胖、憨厚的外形正符合需求。
最胖的时候,郑则仕有263斤,一坐上出租车,整个车子都得晃两下,活生生的喜剧桥段。
接下来的几年里,他接连演出几十部喜剧片,但真正将他的演艺事业带入黄金时代的,却不是喜剧。
那个港片黄金时代,肥猫都能吹上天1984年,他靠自编自导的作品《失婚老豆》,被首次提名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他在片中饰演了一位离异父亲,将一个窝囊的小人物诠释得既可爱又心酸。人们才大吃一惊,原来郑则仕是会演戏的。
老板黄百鸣把剧本《夕阳武士》给他看,郑则仕提出,如果将老人换成一个弱智青年,也许效果会更好,但角色叫什么呢,两个人想来想去,决定叫——肥猫。
郑则仕决定亲自执导这部电影,但他还需要一个帅气的男二号,提升影片的颜值,这个演员就是当时还被称作票房毒药的周润发。
郑则仕则在片中饰演了患有智力缺陷的男青年“肥猫”,最终这部郑则仕自编、自导、自演的悲情故事片《何必有我》一举引发港岛热议,而出道演了40部电影,第一次不演喜剧的郑则仕一举拿下了第五届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的桂冠,被调侃为港片史上最肥影帝。
周润发也借此片踹了一口气,但他真正扬眉吐气,还要等到一年后的金像奖,他凭借《英雄本色》拿下自己第一座金像影帝。第二年又蝉联。
但终究比当年天天听他讲演戏的郑则仕晚了一年。
《何必有我》后,郑则仕又和张曼玉、午马拍摄了续集《肥猫流浪记》,虽然影响力不如第一部,但却为之后的肥猫系列奠定了基础。
此时他的单片片酬已经升到40万,成为本港片酬最高的喜剧演员之一。
其后不久他就遇上了小14岁的林燕明,这个演戏不温不火的女演员将和他相伴终老,即使后来郑则仕负债破产都也对他不离不弃。
一切都顺风顺水,一切都势如破竹。
而此时的港片,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划开时代的天幕。港片新浪潮运动后,这个烈火烹油的江湖开始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大风起,哪怕是肥猫也被吹上天。
在几乎所有80、90年代港片重要类型里,都能看到郑则仕的名字。
徐克联手李连杰开拍《黄飞鸿》,刘家良不行,袁祥仁上,袁祥仁还是达不到要求,袁和平上,配乐则来自于一代大师黄霑,传承百年的《将军令》经过黄霑的改编,鼓声由远及近,由缓至急,由疏变密,光是配乐,已经仿佛策动千军万马, 加上徐克的鬼斧神工和家国情怀,电影已经成功一大半,剩下的,就是神仙选角。
而在该题材电影中,黄飞鸿的演员可以从李连杰换到赵文卓,梁宽的演员从元彪换成莫少聪,牙擦苏的演员从张学友换成陈国邦,唯独林世荣这个角色,从头到尾都是郑则仕,不作第二人选。
但令郑则仕更“威“的,还是另一种独特的港片类型——枭雄片。
萧若元编剧、麦当雄导演的《坡豪》上映,被誉为港版《教父》。郑则仕饰演肥波,吕良伟饰演跛豪。
影片推出后狂卖3870多万票房,并夺得金像奖最佳电影奖,吕良伟和郑则仕分别入围最佳男主、男配奖项,并由此被称作港产枭雄片最佳拍档。
《上海皇帝》中,郑则仕饰演提携杜月笙的黄金荣,港产枭雄片的兄弟情义被两人演绎地热血沸腾。
此时的郑则仕成了港片少有的能同时驾驭喜剧、闹剧、悲剧,能导演也能参演警匪片、文艺片、枭雄片甚至艳情片的演员。
港片从来都是站在视听追求第一线的,即使是艳情电影,也不脱癫狂过火的底色。床戏可以从水里演到飞天遁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类型电影,绝不会用到港片这样的拍摄技术——吊威亚。
而郑则仕可以这边和成龙在《重案组》对峙,那边就出现在这些充满“奇淫巧技”的另类港产动作电影里。
而当那些电影化作盗版光盘流入内地,恰好撞上一代人的青春。郑则仕绝不会成为少年们青春时代的英雄,但一定会在某个时刻撞入一代人青春的影像中。
港片急速爆发的故事,是独属于中国香港的时代传奇。
电影人习惯跟观众一起看午夜场首映,只要电影播完后,掌声和叫骂声一片,就知道电影成功了,票房成功了。
各路豪杰开始频频登上舞台。影市大红的时候,每个人就像暗夜里的萤火虫一样那么靓丽、出众。
可是正站在山头的港片群星哪会想到,正值巅峰的港片会给时代的下一个浪头给干趴下。
和港片一起扑街再逆袭的光辉岁月郑则仕是随港片一起崛起的一代港星,出道四年,片酬从800长到40万,带着全家走搬进来300坪的豪宅。
仿佛港片一路上升,自己也能跟着港片一路上升一样。但如果港片下降呢?
港片整体兴盛三十余年,自八十年代抬头,九十年代初进入巅峰,当传奇永远蕴含着无常的命运,快速崛起的神话就像潮流,很容易来得快去得也快。
1992年《东方不败》大爆卖了3000多万,1993年再来个《风云再起》就只能收1000多万了,等到1994年林青霞再拍一部《六指琴魔》,只有400多万。92年的《黄飞鸿3》还有3000多万票房,94年《黄飞鸿4》本港票房仅490万。
更要命的是,好莱坞大片一来,中国台湾市场也没了。
激励过郑则仕的大导演张彻在1988年就说过,港片题材狭窄,创新不足,不到一年,必然衰落。然而张的预言落空了。此后10年,港片依然群雄辈出,但该来的早晚会来。
有些事,开场是喜剧,最后却是悲剧。
而郑则仕好巧不巧,就在1993年和朋友一起创办了影视公司,投拍了电影《劫后英雄传》。
结果这部几乎复制了《跛豪》卖座模式和阵容的枭雄片却成了他人生重要的转折点,电影本身亏本1000多万,加上公司经营不善,负债8000万,其他股东见势不妙全跑了,剩下郑则仕一个人收拾残局。
低谷见人心,当他开口借钱,很多曾经的好友此时却都避之不及。他希望某当红明星以友情价帮自己拍些片子,结果对方一口回绝。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公司旗下签约艺人张卫健嫌他乱接片,要跟他解约,并索要200多万的片酬。
《古惑仔》原作者牛佬说话:“义气只是一种人性,放诸任何圈子都是如此,每个圈子都可能会发生考验友情的事。”
光辉岁月只余模糊的影子,昔日影帝郑则仕从高处坠向深渊,豪宅、豪车,能卖的都卖了,友情几乎一夜散尽。当满头白发的父母含泪搬离刚住了几年的豪宅时,郑则仕泪流满面跪在母亲和妻子面前说:“相信我,总有一天我会重新让你们搬回来。”
但世事哪有那么容易,不少导演见郑则仕现状落魄,把价码打压得很厉害。郑则仕只联系到了两个客串的角色,父母和妻儿的生活费都成了问题。
有人劝他逃债,但郑则仕不想在圈中抬不起头,母亲对他说,“我们本来就是穷人家,何必怕。”
为了早日还清债务,郑则仕身兼数职,不但在电视剧中客串角色,还参与幕后制作,因为经常错过吃饭时间,就买来几箱方便面填肚子。每天在片场的时间达到了17个小时。
但又和港片一样,哪怕烂船也还有三分钉。
到了1996年,他又凭借在影片《三个受伤的警察》中的底层警察“夺命甘”击败了成龙、张国荣、黎明、刘青云,时隔11年再次夺得金像奖影帝。
他拿下影帝的第二年,亚视想起“肥猫”这个角色,于是邀请郑则仕出演《肥猫正传》,这部剧集成为“亚视十大经典剧集”之一,1999年他与何家劲、苗侨伟出演《肥猫正传2》,2000年与斯琴高娃关礼杰郝蕾主演《肥猫寻亲记》,连续三部"肥猫“系列让郑则仕再度红遍两岸三地。
从1985年到2005年,郑则仕在20年里,一共演了7次肥猫,从岌岌无名到成为影帝,从高峰到低谷,但无论境遇如何,他对每一次演出都全力以赴。
和郑则仕合作《肥猫寻亲记》的最被低估的女演员之一的郝蕾曾说:“每场戏前,他(郑则仕)都会把大家召集在一起改台词、说戏,从不偷懒。一到亲情戏,他给演员搭戏时都会投入得流泪。”
或许正是这种纯真的共情,让他可永远能演出肥猫的憨态可掬。
演了20年的肥猫的郑则仕曾说:
我很感谢观众叫我肥猫,如果叫到我死为止,我非常感谢。这就是观众一辈子记着你,还要怎么样。能够有观众朋友记着你,直到你走的那天,“肥猫走了”……如果有这么一天,我觉得,是我的荣幸。
到了2007年,郑则仕终于成功翻身,重新在跑马地购买了两套豪宅,让父母和妻儿搬进了新家。
他重新开始以低价返港拍剧,因为“我赚钱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和我的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2016年,他与黄光亮合拍TVB自制剧《火线下的江湖大佬》。剧集破了TVB当年8点半档电视剧的收视率。
“咸鱼翻身”的那一年,他已经53岁了。
雪中送炭刘德华和那个逝去的港片情义江湖而他当年的港片江湖已经不在了。
2019 年本港首轮上映的电影整体数量为 326 部,港片占 46 部,较2018年再度下滑7部。而更严重的是,受到疫情影响,今年以来港片仅开拍一部,未来两个月也没有新的港片开拍。
每个人似乎都想再回到的港片的光辉岁月,终究已经回不去了。
可是那个港片情义江湖呢?还在吗?
郑则仕落魄时说过一句话——“娱乐圈没有真朋友”。
但真的没有吗?2017年,郑则仕和华仔一起演出的电影《追龙》上映,郑则仕发博庆祝《追龙》突破四亿说,谢谢各位捧场,跟刘先生合作非常好的学习机会,谢谢。
郑则仕多次表示,他这一生最感谢的就是当初破产危难之际邀请他担当制片的刘德华。
体会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才更看重真正的情义。
到了刘德华坠马受伤,第一个去看他的正是郑则仕。
后来刘德华伤愈,这几年刘德华监制的影片,每一次,都有郑则仕。
这一幕,像不像港片?
港片的气质是什么?在我看来,是浪漫化的热血,是无数港片里,不合逻辑,但让无数年轻人瞬间血往上涌的场面。
这种气质下的港片江湖,怎么会真的没有人情味。
这十年郑则仕最知名的配角角色来自《叶问》,可为什么《叶问》找他演看似懦弱、但关键时刻不掉链子的探长波sir?因为导演叶伟信依旧记得,当初刚进入影视圈跑腿打杂时,是郑则仕提携他,从场记到导演。
王晶上吐槽大会,郑则仕上场就说:“港片最低潮那几年,是王晶的烂片让我们有饭吃!”
是不是呢?2000年,一个年轻导演拿一个神剧本找到他,说要把影帝打包在一起拍电影。前后两年,王晶多方辗转,苦口婆心,终于说服了寰亚的林建岳投拍。那部电影,是港片最后的荣光。
叫《无间道》。
许鞍华的艺术片票房连连扑街,找不到人投资时,王晶第一个站出来掏钱。2009年,700万投给《天水围的夜与雾》,亏钱。王晶不但没收手,又投了许鞍华的《得闲炒饭》。又亏。
人家问他为啥。
他说:“港片不能没有许鞍华。” 到了《桃姐》,许鞍华终于翻身。
电影里有这样一个片段:扮演电影制片人的刘德华来北京开会,会上和徐克、洪金宝为了预算在内地老板面前吵了一架,大有要散伙的意思,信以为真的老板只好给项目加了钱。接着吵架的三个人吃了顿涮羊肉庆祝。
若没有本港电影人的守望相助,还有今日的港片影坛?
而郑则仕最近的新作是王晶监制的《追龙番外篇之十亿探长》。
郑则仕说:“知道这是王晶的作品,却还要去买票观看的观众们,我感谢你们舍弃自己的品味,为香港电影作出贡献,真的谢谢你们。”
此时的郑则仕,还债成功已经十多年。妻子采购的几间房在几年间价值翻倍,转眼之间赚回了1300万港元。郑则仕也从破产明星到有钱换掉自己的旧车,开上了奔驰,但依旧每天吃着剧组的盒饭,平日里领着妻子林燕明到附近餐馆就餐,据说每次都不会超过200块。
他的头发和眉毛已经花白,脸上皱纹密布,双眼下垂无神,已无“肥猫”风采,但依然非常乐观,说始终相信如果能碰到一部好的剧本,可以改变只会演喜剧的既定印象。
他的前半生就是逆袭励志史,一个贫民区出来的穷小子变成聚光灯下众人艳羡的影帝,后半生又是另一个逆袭传奇。年过花甲,他把人生看淡:“不用去介意得意和失意,因为这些不会跟你一辈子的。”
而他爱过的那个港片传奇却在消失,当年和他一起成名的谐星配角,成奎安已去世多年,死前说落魄时最看人心。 谈笑港片江湖的李兆基,去世前患肝癌瘦骨嶙峋。
老一代明星渐次退场,港片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但传奇终究存在过,究港片之繁华,最动人的,始终是故事里的底蕴。
这底蕴里,有周润发这样的大咖,当年不遗余力扶持新人郑则仕,有刘德华对郑则仕的雪中送炭,有郑则仕对王晶的惺惺相惜,有王晶对许鞍华的帮扶…
这片江湖的相互扶持,构成了对港片这座城的守望。
郑则仕当然有对这个情义江湖失望的时刻,但冷血与温情,其实无法用简单的坏人和好人来概括。
而今日的国片新一代,他们更相信工业的力量,不相信粗粝的情义,港片漫长的故事,像一片树叶,悄悄飘去,被时代塑造,也被时代忘记。
如同郑则仕。
他回忆往事:想当演员就是贪慕虚荣,我从小就贪慕虚荣。混演艺圈你必须抱有贪慕虚荣的心进来,你想要别人欣赏你这就是虚荣,你喜欢这种欣赏就是贪慕虚荣。但贪慕虚荣也要凭良心,凭实力,不要凭手段。
几十年年过去了,江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受众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流量生龙活虎的时代,是凭炒作光芒万丈的时代,是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时代。
凭实力?out了。
郑则仕仿佛一面镜子,折射出港片魔幻世界的生动与落寞。
港片巅峰时代,来得生猛又狂热,如同他们退却的速度。
肥猫还是那个肥猫,时代已不再是那个时代。
总有人感叹英雄老矣,江湖不在,其实时间流逝,人来人往,但江湖从来都在。
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
可惜港片已经没人了。
只剩一个情义江湖还在那里。而“消失的光阴散在风里,彷佛想不起再面对。”#影视档案馆#
本文是作者作为“头条理娱君”特约作者而写,来今日头条看娱乐,有点有料有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