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盥洗用具,作用与现代的脸盆相近。西周至战国时期流行盘与匝配合使用。《礼记·内则》中记载:“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意思是说,贵族在行礼仪时,往往用匝浇水洗手,用盘承之。

商周青铜器盘(西周三大青铜器之一)(1)

铜盘最早见于商代。现存最大的铜盘即为虢季子白盘,该盘铸于周宣王时期,是西周三大青铜器之一。虢盘形制硕大奇特,像一个长方形的大浴缸,其边长为130.2厘米,宽82.7厘米,高41.3厘米,重达215.5公斤,堪称西周青铜器的魁首。

该盘为矢形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状,避免了器物的粗笨感;盘的口沿饰一圈窃曲纹,下为波带纹,四壁还各有两只衔环兽首耳。

最体现虢盘价值的是其内底的八行铭文,共111字。

商周青铜器盘(西周三大青铜器之一)(2)

“唯十有二年正月初吉丁亥,虢季子白作宝盘,丕显子白,庸武于戎工,经维四方。搏伐猃狁,于洛之阳。折首五百,执讯五十,是以先行。桓桓子白,献馘于王,王孔加子白义,王各(格)周庙,宣榭爰飨,王曰:白父,孔显有光。王赐乘马,是用左王。赐用弓,彤矢其央;赐用钺,用政蛮方。子子孙孙,万年无疆。”

铭文大意为:周宣王十二年(公元前816年)正月,西虢国君季子白奉周天子之命出征,大获全胜,宣王在镐京祖庙宣榭宫中为其设宴庆功,并赐给季子白宝马良弓,彤饰锦旗,还委以代天征讨的重任。季子白因而特作此盘传流后世,永志纪念。

铭文中所记史实可以与《诗经》相印证,从中能够看出当时西虢君主作为周室卿士,辅弼王室,屏藩边防的强盛状况,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铭文字体端庄,圆转周到,可看做先秦书法的代表作。

西周初年,武王、成王时,曾分封同姓和异姓诸侯国,周文王弟弟被封在东虢、西虢,东虢在今河南荥阳,春秋初年为郑所灭息。西虢在今陕西宝鸡,西周末年迁至河南三门峡及山西平陆一带。公元前655年,为晋国所灭。

商周青铜器盘(西周三大青铜器之一)(3)

20世纪50年代,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发现了一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墓地,出土的一些铜器上,有虢太子元、虢季氏子段等铭文,经研究,上村岭为西虢国君及贵族墓地,1990年,在此又发现了几座墓,出土的许多铜器上镌有“虢季”字样的铭文,进一步表明,这里就是虢季氏的家族墓地,而虢季子白就是虢国史封君的同宗后人。

三门峡虢国基地经过两次发掘,发现了250余座贵族墓葬,其中包括两座国君墓,一座国君夫人墓,两座太子墓,出土各类珍贵文物2万多件,如,有华夏第一剑之称的玉菱铜芯剑,精美华丽的缀玉面罩等,1999年,又在三门峡市西南李家窑发现虢国都城上阳城遗址,虢国墓地与上阳城遗址的发现具有重大学术价值,被评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