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我们科普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宝石的优化处理方法有很多:染色、热处理、辐照、充填、扩散等等。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1)

但要说在宝玉石中比较常见,最传统且最“神不知鬼不觉”的优化处理方法,应该就是热处理了,买红蓝宝石的小伙伴对这个词会尤其熟悉,就是常说的“有烧/无烧”。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2)

热处理不是“处理”?人家是“优化”!

首先,我们要知道,宝石的优化和处理是两个概念,优化(Enhancing)相当于化妆,处理(Treating) 相当于整容

《系统宝石学》中宝石的优化处理(Enhancement) 定义为:除切磨和抛光以外,用于改善珠宝玉石的外观(颜色、净度或特殊光学效应)、耐久性或可用性的所有方法。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3)

荧光增白剂优化过的珍珠,图源珠宝匠

优化是指“传统的、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使珠宝玉石潜在的美显示出来的各种改善方法”,是大家都能接受的,除非对价值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否则很多时候商家也不会特别说明。

如热处理红宝石、浸无色油祖母绿及玉髓、玛瑙的染色等。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4)

Art Déco 风格铂金挂坠项链,by Georges Fouquet,1925年。

经 SSEF鉴定祖母绿产自哥伦比亚,经过微油处理。

处理是指“非传统的、尚不被人们接受的各种改善方法" ,是大家接受度较低的,经过处理的宝石价值会大大降低。

如染色处理翡翠、辐照处理蓝钻石、表面扩散处理蓝宝石、玻璃充填处理红宝石等。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5)

充填红宝石耳钉,图源网络

经过“处理”的宝石,国标中规定,出具鉴定证书时必须附注说明。

而经过“优化”的宝玉石大部分情况下不用附注说明(个别情况下需附注说明,如:国标《珠宝玉石名称GB/T 16552-2017》规定天然有机宝石表面覆无色膜属于优化,应附注说明)。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6)

图源网络

在国际业内,宝玉石的热处理接受程度较高,通常默认为优化。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7)

有烧?怎么烧的?

热处理,俗称“烧”,是用人工设备模仿天然地质环境的温度,人为控制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和其它外在条件,短时间内快速改变宝玉石外观,可以看作是天然地质过程的人工重复和延续。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8)

小课堂:

宝玉石的热处理原理:通过高温条件下改变色素离子的含量和价态,调整晶体内部结构消除部分内含物等内部缺陷,来改变宝石的颜色和透明度。

热处理是一种不改变宝玉石化学性质的纯物理优化手段,在业内通常被接受认可。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9)

热处理后的“红翡”

将宝石放在可以控制加热的设备中,选择不同的加热温度和其他不同条件(氧化还原环境)进行加热处理,使宝石的颜色、透明度及净度等外观特征得到长期稳定的改善,从而提高宝石的美学价值和商品价值。——《宝石学教程》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10)

热处理前后的蓝宝石,图源网络

大部分人认为,热处理只是会改变宝石的颜色。

但其实恰当的热处理还会去除杂色改善宝石颜色、晶体出熔产生宝石的星光、消除丝光改善宝石的净度、澄清内部增强宝石透明度、恢复带缺陷晶体结构以改善宝石颜色、脱水作用改善宝石颜色等。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11)

红宝石热处理前后,图源网络

常见宝石的热处理

有烧/无烧是在购买较大颗粒天然红、蓝宝石时必然会提到的概念,小配石的话一般没有人去较真有烧无烧啦,反正价格差不多。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12)

图源网络

加热过的红蓝宝石依然还是天然的,相当于做了小小的微整形,性质稳定且美观。

目前国际市场上的刚玉类宝石(红、蓝宝石)有90-95%是经过不同方法热处理的。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13)

图源GIA

在价格上,如果是颜色净度较差或者品相一般的同一颗红宝石,烧完后的价格会比烧之前价格更高些。

但是如果两颗差不多品质的红宝石,一颗是“无烧”的,一颗“有烧”过的,那么无烧的那颗价格要远远高于有烧的。

这就是物以稀为贵,天然美女比整容美女更稀缺的道理。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14)

图源网络

一般国际上的权威宝石鉴定机构在给红、蓝宝石出具证书时,都会标注是有烧还是无烧。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15)

除了红蓝宝外,常看我们文章的小伙伴应该也知道,坦桑石大多都是经过热处理的。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16)

坦桑石原石

坦桑石有一个很有趣的特点,它具有很强的三色性。天然坦桑石除了蓝紫色外,常见带褐色调的绿蓝色,还有灰、褐、黄、绿、浅粉色等。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17)

不同颜色的坦桑石原石

现在市面上的大多坦桑石都是经过热处理,以去除褐绿、黄绿、灰黄、棕黄色调,加深增强蓝色和紫罗兰色调。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18)

Hortus Deliciarum 坦桑石金质戒指,by Gucci

市面上,大部分巴西粉红色和红色托帕石是该地产的黄色和橙色托帕石经热处理的产物。

不过天然的粉-红色的托帕石也是有产出的,只是非常稀少。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19)

巴西双色托帕石

但据载并不是任何黄色的托帕石都可以经过热处理变成红色,只有因含铬元素致色的黄色-橙黄色托帕石经过热处理后可以获得粉红色托帕石。

这种热处理的温度并不高,据说用酒精灯就可以完成。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20)

热处理粉色托帕石,图源网络

许多天然的蓝色海蓝宝石在未经任何处理的情况下,颜色中会带有一点黄绿色调,纯蓝色的很少。

所以很多蓝色海蓝宝,几乎都是经过加热处理去除绿色调。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21)

新疆未经过加热处理的海蓝宝原石,颜色是浅蓝绿色,图源:重回斯里兰卡

通过加热以后(通常在250到700摄氏度之间),宝石里面的黄绿色调就会被去除,而使得宝石的体色呈现出更浓的蓝色。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22)

一根海蓝宝石原石,左半边经过热处理,右半边为原色,图源:重回斯里兰卡

对那些颜色较深(如深蓝、深绿、深黄绿、深紫红色等)的碧玺,有时候会进行加热处理,使其颜色变浅,从而增强其透明度和提高其宝石档次。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23)

图源网络

但因为普通颜色的碧玺总体价格不高,热处理的并不多见。而作为碧玺家的“扛把子”品种,彩宝新贵“帕拉伊巴”才是碧玺热处理的重灾区。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24)

帕拉伊巴糖塔戒指,by Theo Fennell

在之前的文章 中我们有介绍:在命名中,颜色为蓝色(霓虹蓝或紫色)、蓝绿色-绿蓝色、或绿色,含有铜和锰元素的碧玺,都可以叫做“帕拉伊巴”碧玺,不考虑产地。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25)

无烧莫桑比克帕拉伊巴,photo by Robert Weldon

但在市场上,大家很少能看到紫色的帕拉伊巴碧玺。

因为为了商业价值,大部分紫色帕拉伊巴通过加热成为了昂贵的霓虹蓝色帕拉伊巴。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26)

莫桑比克帕拉伊巴热处理前后对比,photo by J.C.Zwaan

热处理可以改变天然锆石的颜色,也可以改变锆石的类型。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27)

图源网络

经热处理可得到无色、蓝色、黄色及橙红色锆石,不同产地的锆石经热处理会出现不同的颜色。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28)

越南锆石,图源网络来自N. T. M. Thuyet

在还原的条件下进行热处理可产生天蓝色或无色的错石。

其中最重要的是越南红褐色的锆石原料,经热处理后产生无色、蓝色、金黄色,这是宝石首饰中最常见的品种。

在氧化条件下进行热处理,温度达900C时可产生金黄色和无色的锆石,有些样品可呈红色。

——《系统宝石学》

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热处理锆石受到强烈日光照射或随时间推移会部分甚至全部恢复原色。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29)

热处理的越南锆石,图源网,来自L. T. T. Huong

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提到过,水晶的热处理多用于一些颜色较差的紫晶。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30)

图源网络

颜色较差的紫晶加热后可制成颜色浓郁的黄晶,或产生过渡品种绿水晶。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31)

图源网络

常见玉石的热处理

天然红色玛瑙中有南红、战国红、非红之类以红色闻名的优秀品种。但市面上绝大多数颜色鲜艳的普通红玛瑙都是经过热处理或者染色处理的。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32)

图源网络

不均匀的浅褐红色玛瑙直接在空气中加热,可以变成较均匀、较鲜艳的红色玛瑙。

原理:当玛瑙中含有少量褐铁矿。在高温氧化条件下,褐铁矿中的Fext转换为Fe*,且水分被消除,褐铁矿转换为赤铁矿,从而使玛瑙变成较鲜艳的红色。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33)

图源网络

许多人的印象中虎睛石的颜色都是天然的,但实际上一些褐红色、灰白色的虎睛石颜色也是热处理得来。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34)

图源网络

虎睛石的热处理原理与玛瑙相同。黄褐色的虎睛石在氧化条件下,加热处理可转变成褐红色。

虎睛石在还原条件下加热处理可转变成灰黄色、灰白色,以前在市场上还曾用于仿金绿宝石猫眼。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35)

图源网络

翡翠的热处理多用在颜色暗沉的“翡”上,的目的是促进氧化作用的发生,使黄色、棕色、褐色的翡翠转变成鲜艳的红色“红翡”。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36)

图源网络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37)

图源网络

热处理后的“红翡”与天然红色翡翠具有同样的耐久性,而且因为是 “物理方法” 优化后使之更加美观的,鉴定时可与未经优化处理的天然翡翠-样,可以出“A货”证书。只是从视觉上,烧过的翡翠颜色更为僵硬呆板。

(相关阅读:你买的翡翠竟然是“红烧”的?但证书说它是A货)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38)

图源网络

大家谈之色变的仿籽料,和籽料“二上皮”的情况里,绝大部分鲜艳的假皮是通过染色得来的。

“烧色”热处理是比较高级且神秘的手段,能使皮色更艳丽的和田玉在市场中是小部分,通常只在真假莫辨的高品质和田玉仿籽中出现,在。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39)

“二上”和田玉图源网络

还有一种和田玉的“烤糖”工艺,用于做成俏色糖玉的效果。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40)

图源:紫珑斋

用高温做出黑糊状的颜色,模拟自然的糖色,这种“糖色”比较呆板,呈焦黑色,这种方法多用于成本较低的韩料。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41)

图源:紫珑斋

有机宝石

烤色蜜蜡

针对大部分消费者喜欢顶级“鸡油黄”蜜蜡颜色的需求,“聪明”的商家们把浅色的蜜蜡经过人工烤色做成“鸡油黄”的颜色,以高价卖出。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42)

图源网络

更常见的是所谓的“老蜡”,大部分都是通过人工烤色优化而成的。而烤色属于琥珀蜜蜡中的物理优化手段,并非处理,在出具普通鉴定证书时都会写天然琥珀(蜜蜡)。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43)

图源网络

烤色血珀

市面上血珀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人工烤色的血珀,这类多是用棕色琥珀烤色成的;

还有一种天然颜色的,主要是缅甸血珀。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44)

人工烤色血珀

象牙热处理有时会在古玩、文玩中出现,主要目的是为了做旧,显得有年代感。

很多所谓的“清代老象牙”其实是前几天才做出来的。

市面上常见的假宝石(它们都做过微整容)(45)

图源网络

(注:本文图源部分源自网络,侵删或联系小编备注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