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肉血肠名闻东北的地方菜,全称应该是“酸菜炖白肉血肠”。网络歌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中的最后一句:“翠花,上酸菜!”这边的酸菜指的就是“酸菜炖白肉血肠”。白肉血肠味道极佳,已经驰誉吉林食苑几百年历史了,是吉菜文化中的代表菜品,那么关于白肉血肠的由来是什么呢?

东北血肠什么口感(寻找不一样的东北味道)(1)

今天,小葱就和大家一起解密白肉血肠!

白肉血肠的历史由来:

白肉血肠,是从古代帝王及族长祭祀所用祭品演变而来。据《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仪注篇》记载,满族长期以来信仰萨满教,祭祀过程中,以猪为牺牲。

每逢宫廷举行祭祀时“司俎太监等舁(即抬)一猪入门,置炕沿下,首向西。司俎满注入洲一人,屈一膝跪,按其首,司俎满洲执猪耳,司祝灌酒于猪耳内……猪去息后,去其皮,按节解开,煮于大锅内,……皇帝、皇后亲诣行礼……,神肉前叩头毕,撤下祭肉,不令出户,盛于盘内,于长桌前,按次陈列。皇帝、皇后受胙,或率王公大臣等食肉。”这种肉叫“福肉”即“白肉”。

东北血肠什么口感(寻找不一样的东北味道)(2)

所谓血肠,即“司俎满洲一人进于高桌前,屈一膝脆,灌血于肠,亦煮锅内”,这就是血肠,通称“白肉血肠”。清代沈阳和吉林地区开设的白肉馆,都兼营血肠,成为东北三省满族特有的传统名菜。

白肉血肠的家常做法:

东北血肠什么口感(寻找不一样的东北味道)(3)

主料:猪肋条肉(1000克)、猪大肠(1000克)、猪血(1000克)、酸白菜(250克);

调料:砂仁(8克)、桂皮(8克)、盐(50克)、肉豆蔻(8克)、丁香(8克)、味精(5克)、酱油(20克)、辣椒油(15克)、腐乳(20克)、大蒜(15克)、虾油(10克)、香油(10克) 香菜(15克)

具体步骤:

1、带皮猪五花肉皮朝下用明火把皮烧焦,在温水中泡半个小时取,刮净焦皮,下开水锅中煮开后,用小火煮透,趁热抽去肋骨,晾凉后切薄片装盘。

2、猪肥肠治净,皮朝内翻出,一头扎紧。

3、鲜猪血澄清,上部血清加1/4清水、盐、味精及用砂仁、桂皮、企边桂、紫蔻、丁香合制的调料面搅匀,倒入猪肠中,扎紧封口,下开水锅用小火煮至浮出,捞出晾凉切片,下水锅中焯透捞如汤碗只,加葱花、 姜丝、味精等调料及肉汤,随白肉一同上桌即可。

白肉血肠作为东北八大炖菜之一,除了美味可口,更加代表的东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向往,以及对于先祖的一份思念!

东北血肠什么口感(寻找不一样的东北味道)(4)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东北,一定不要错过这道——白肉血肠!

东北血肠什么口感(寻找不一样的东北味道)(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