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制作专业是主要培养具有电视采写、摄影、摄像、编辑、制作等能力的专门人才。那么电视节目如何制作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电视节目怎么制作的(电视节目如何制作)(1)

【电视节目如何制作】

摄影棚内的节目制作现场

在摄影棚进行节目制作时通常都是运用齐全的既有摄影棚内设备,进行系统化的录制、0A作业,至于摄像机方面,通常都会配置多个机位,利用画面切换台(Switcher)进行切换,即时地制作节目素材。

摄影棚内制作的人员构成/器材

在真正介绍摄影棚内节目制作的作业流程(work flow)之前,我们先以某个综艺节目为例来介绍其工作人员的构成及所使用的器材(但是这次省略Switcher、CCU、VTR、MIX桌、灯光设备等部分)。

这个例子只是作为参考用,以下就是作业时的工作人员及器材介绍。

工作人员的构成

画面作业人员Switcher 1名、摄影师名6名、吊架操作人员4名、摄影助理4名。

调整人员VE 1名、VTR 1名。

声音作业人员:Mixer 1名、Mixer助理1名、楼层音控4名、PAMixer 1名、PA Floor 3名。

灯光人员:LD(Ljghting Directer)1名、LO(Lighting Operater)6名、Moving Light负责人员1名。

器材构成

影像器材-标准型摄像机(Standard Camera)2_、手持型摄像机(Handy Camera)2台、起重机吊架摄像机(boom crane camera)1台、附有伸缩式悬臂的摄像机1台、小型摄像机1台。

声音器材:手持式有线麦克风20支、噪音测试用麦克风10支、无限麦克风12支、Pro Tools、MTR(辅助用)、PA桌1台、监视器桌1台、PA扬声器2套、监视器扬声器8套、耳机监听器(声音监听用的耳机、属于无线式系统)1套。

●摄影棚内影像制作的作业流程

接着要介绍的是较具代表性的摄影棚内影像制作流程

企划案决定后的影像,刚决定一个新节目或是特辑时,通过企划案后决定要进行节目制作的阶段,必须集合画面、声音、灯光、美术等各部门来共同商量整个节目的内容。这个时候制作人就要提出既有的节目、电影、PV、照片等作为参照用的资料,例如需要事先预约必要的器材。所以最好要给各部门有更具体的节目概念(image)。

美术方面的讨论更具体一点地来说,当美术设计师将设计图完成时,就要召集各部门的人员再次进行有关美术方面的讨论会议,通常在这个时候就会完成主要任务及暂定脚本的作业,可以以这个结果为依据来决定作业必要的器材。

还有,决定了摄像机或麦克风、扬声器的设置位置之后,还要再进行一次美术方面的修改,这个时候画面方面的负责人为了构图,需要再次设定摄像机的位置:到底是要拉多远、或者是要多靠近。

planning画面、声音、灯光还有VE部门的负责人要分别进行各部门的计划案(Planning)、画面部门要和VE部门联合、准备必要的摄像机数量以及种类、使用镜头,甚至和作业有关的特殊器材像是吊架(crane)、Tally系统、连接线路、监视器等。声音部门则是要进行无线麦克风的使用频率指定、固定麦克风、PA扬声器的配置、连接线路的规划,而灯光部门要检查使用灯光的种类、吊设的位置、彩色滤镜以及移动灯光是否必要等。

各部门要事先协调好当天器材运输以及架设的行程表,并且进行摄影棚内特别器材、PA桌、灯光调试台、电视桌等位置的调整,避免当天会造成紊乱。

讨论分镜(灯光方面)

制作音乐性节目或是戏剧性节目时,每个环节(Block)都有详细的分镜,所以必须事前进行分镜的讨论。画面方面除了一边看着声音资料或VTR,来注意摄像机或者线缆走线之外,还要积极地提出演出方案。还有些故事性的节目也有利用Switcher来进行分镜的。至于灯光方面,也要依据分镜的结果来决定灯光在场面中的转换好哦移动的情形。

架设(setting)可以在收录当天或是前一天进行美术道具的架设,完成之后各部门就要开始准备。由于灯光方面需要将吊架降下来进行灯光的架设,所获以后通常都是最先准备的部门。声音方面则是要进行麦克风、PA扬声器、DA Cable的布线,还有无线麦克风的测试、MIX桌、PA桌的线路监测等。画面部门要和VE进行摄像机的准备、镜头更换,还有特殊器材的准备。

技术方面的讨论通常这个部分是由导播(导演)以及Switcher、还有所有的摄影师,特殊器材的负责人共同进行演出意图的确认、行程表、分镜的确认以及变更,有时候在这个部分也会进行彩排的程序确认和修改。所以依据状况还必须邀请各部门的代表参加。在技术讨论方面,画面部门最主要的是要确认分镜部分,为了要将演出意图传达给所有的摄像师。另外,为了让收录作业更有效率,这个时问也可以同时进行摄像机的调整、VTR的收录准备、声音收录的确认,还有照明程序的敲定等。其他部门也可以藉由负责人为窗口进行平行作业。

●声音方面的确认(Sound Check)如果音乐节目是进行现场演凑时,还要进行演凑乐器、所有麦克风的音量确认。另外,为了进行EQ(音质调整)以及特殊音效的确认,最好预先邀请乐器演奏者来配合。

决定位置?Dry-rehearsal这部分是要决定桌子、监视器、演出这的椅子或站立时的位置。所谓的Dry-rehearsal是指除了摄像机以外,为了要确认主要演出这移动时,或是必要的小道具等的位置。由于音乐性节目必须事先决定乐团演奏者的位置,所以有时候在进行技术讨论之前就要先决定好位置。   摄像机彩排(Camera-rehearsal)节目的每一个必要环节(开场、乐曲、评审、VTR等),通过摄像机来进行彩排。综艺节目有时候不仅演出要进行彩排,有时候还要利用AD(dummy)作为替身来进行彩排。

修正当彩排时发现有不妥的地方,或者预想之外的演出,都要知会各部门来进行修正作业。画面部分有时候因为考量到灯光的使用方法而改变,而灯光部分也会因为画像的尺寸、角度而修正灯光的位置、方向和光量。

●Run Through有些节目在经过修正之后,再度进行一次彩排就称为“Run Through”,有时候因为不够,通常也将Block Reheasal称为“RunThrough”。

正式录制终于要进入正式的录制环节。就像彩排时一样,整个节目的进行都是由导播、或导演、或摄影棚内的Floor Manager共同指挥的。而各部门则是由负责人利用独自的联络线路来进行指示,支援当场的状况进行录制作业。只有SwitcherCamera-man的联络?路是和制作群的联络线路一样,但是有关画面的拍摄还是有Switcher或主摄像机发出指令来进行最适合的画面的取舍。

后期制作上述是属于摄影棚内录制的部分,之后有Off-line剪辑(利用PC或非线性剪辑工作站来进行录制素材的剪辑作业)、On-line剪辑(利用录制磁带的OA进行画面剪辑)、MA(在剪辑点的成片音频、效果音、BGH的插入等的成片音频作业)。

●摄影棚内作业的总结

在上述的各种作业过程中,制作人和技术部门都提出各种不同的意见,共同努力制作最佳的作品。制作方面应该具有更丰富的经验,要正确地把握制作方面想要达成的部分,有时候也可提出超过原本制作内容的构想,另一方面对于预演及正式录制时所发生的突发状况也要能够冷静地应对,这样应该算得上是一位优良的电视技术者。

外景作业的制作现场

何谓ENG ENG是ElectronicNews Gathering的简称。本来是指利用电子方式的电视摄像机来进行新闻节目外景作业,而其他节目的外景多机位作业则称为EFP(ElectronicField Production)。但是,该公司则是不管节目的种类,只要是外景作业一概称为ENG外景作业。本文也用ENG作业来表示。ENG作业的特点就是不管到哪里都可以作业,而且外拍对象不管是人物、动植物、静物或者是自然现象,“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拍摄的对象。

摄像器材所谓的摄像器材就是指camera,而目前主流应该是摄像和记录VTR成为一体的摄录机。至于记录媒体方面,从最普通的磁带到最近的硬盘、Blu-ray Disc、半导体记忆卡等,记录媒体也渐渐地向非磁带方式发展。

还有,使用的机器并不是所谓的广播级的机器,而是采用价格低廉且画质也不错的业务级(HDV或HD摄像机),因为外型轻巧,所以常被适用于ENG外景作业。

声音器材依据状况需要采用小型的3-4ch声道的Hixer,还有枪型麦克风、针状麦克风等不同的器材。虽然无线式麦克风具有较强的机动性,使用频率也较高,不过因为有时电磁波干扰的原因,所以常会发生混线或电磁波故障而产生杂音,使用时需要注意。而且,在饭店或活动的会场有可能会对这些场所所使用的无线设备带来干扰,所以有些场所是限制使用的。

灯光器材在外景拍摄现场,通常都会借用一般的电源,所以电力容量常会受到限制。大多是使用500W*3盏的灯光设备。另外,还有一种机动性的电池驱动式灯光,虽然照度较不足,但是外景拍摄时总是会携带。最近,耗电量较低的日光灯也蛮普遍的。

●外景拍摄作业的构成

依据节目内容的不同,外景作业的构成方式也有各式各样。现在就以作者自己制作的节目为例来介绍。

体育新闻(Sports News)除了棒球及足球之外,还有各种不同的运动比赛项目。

通常一个摄像组是由Cameraman CA(Camera Assistant),基本上是由两个人组成的。例如:棒球比赛的摄像,一场比赛大概是由2-3组的人员在不同位置进行拍摄作业。

在进行比赛时,CA是负责记录存储卡及电池的管理,还有录制内容记录表的记录等工作。另外,如果节目还包括有对选手的采访时,CA还要负责声音方面的录制工作。

CM宣传片(Publicity)

通常是由摄像师 音控师 VE CA 灯光师构成,大多是由全体工作人员来进行。由于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专注在自己的业务,所以能够提升作品的完成度。要以脚本及画面分镜剧本为依据,还要忠实地将赞助厂商的意向呈现出来,所以色彩及亮度的管理必须非常地严格,一定要有VE及灯光师。

这类节目的录制,为了让VE更方便地进行画质管理,通常都不使用

体型的摄录机,而是采用摄像机及VTR分离的器材。CA为了让摄像师能够专心于摄像作业,必须全力支援摄像工作。不过相对地集合各部门专业来进行的录制作业,也是一种学习技术的大好机会。

VE及CA一般来说,在只有2个人作业的ENG作业现场,负责摄像以外的技术人员(声音或灯光)通常就成为VE。而一般公司则是称负责摄像器材管理的工作人员为VE。还有,以2个人来进行录制作业的现场,有时候也包含有“能够担当大任之前的修行”这层意思,CA也要负责声音、灯光等的各种业务。

●外景节目制作的作业流程

技术交流节目的内容会因为企划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即使拍摄同一个对象,如果企划方式改变,就连外景拍摄的方法及使用的器材也会随之改变。企划案是属于制作小组(或制作人员)所负责的,而使用摄像机等器材来实际进行录制的则是技术人员的责任。因此,为了能够确实地掌握制作方向来决定使用的器材,事先一定要和制作人员导播(导演)进行会商,即使是利用出发前的5分钟也是可以的。如果技术人员无法全体到齐,至少担任技术方面最主要的摄像师要出席才可以。

外景作业

意外事故及伤害的预防是第一优先的事项。虽然一般的外景拍摄作业都应该要遵照企划意图来进行,不过在拍摄纪录片这类无法重拍的节目时,除了要事先掌握企划意图之外,还有在当场的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录制素材(磁带或其他记录媒体)是“仅次于自己性命般的重要”,所以在保管素材时要非常小心。在将这些素材交给制作小组之前,管理好素材便是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

off-line剪辑off-line剪辑是依照企划意图进行素材剪辑,形成节目雏形的第一阶段的作业。由于镜头的长短不同或连接顺序的改变都会影响到整个作品给人的印象(image),所以负责剪辑作业的人员是非常重要的,最初要以传达企划意图为第一优先剪辑处理,接着再以这些为基础来配合播送时间进行调整。

on-line剪辑On-line剪辑通常是加入文字说明或是电子特效处理来提高演出时的效果。如果拍摄时所使用的记录媒体和交片时的记录媒体不同时,就要以off-line剪辑时的时间码为依据针对交片时所用的记录媒体来进行剪辑处理,这个作业完成后,节目中的影像部分就算完成了。

MA(Multi Audio)本作业阶段可算是声音部分的最终作业。在进行收录声音的调整时,同时也可以插入旁白或者音效、BGM等提高声音部分的演出效果。MA作业结束整个节目的制作也算完成了。最后将完成的作品交给制作小组,技术人员的工作就算大功告成了。

●外景作业的总结

ENG外景作业为了要活用其机动性,不管是人员构成或器材都尽量达到轻便化,所以每个节目的外景作业构成真的大不同,也就是说全体总动员(full Stff)来进行外景录制的情形很少见。因此,每个工作人员不只是要担当自己的工作,可能还要兼任其他的业务。所以每个技术人员都必须要互相交流,而且要累积各方面的技术以及各种器材的知识才行。

【电视法制专题节目制作流程】

A找选题——近期发生的大事件,新闻上找,政策相关的系列问题

B拍摄提纲——故事梗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的什么事件)、拍摄地点、需要采访的对象(主管的公检法、专家,民事案件中的原告与被告,刑事案件中的被告人与检察官)、涉及的法律条文、拍摄时间、拍摄地点、需要的器材

C联系采访——联系好主管此案的公检法机关新闻口负责人,采访对象,采访提纲,注意事项,采访对策(若不配合,怎么应对)

D采访、拍摄——同期声采集,空镜采集(什么视角,几组镜头),人物专访:每个人讲一遍,从不同角度,不同视野和高度拼插阐述同一件事情,使其立体再现。

扒词:人物采访扒词,在文字中找出精彩的访谈部分。

E写稿——结构,根据节目不同要求时长不同制作方式。

主持人总结,主控思想提炼

扒词文字稿——可用的同期声画出来,找到尺码标记,——将同期声1500字左右编辑到结构解说词中去,——调整

结构解说词:上表,设悬,一步步解扣。

F后期制作——稿件。审稿——改稿——定稿通过之后进入后期制作程序,主持人配解说词,据稿件,拉粗编线(先把解说词配音放上,切成一段一段,插入定稿中的同期声,编排解说词的画面,加上片花,——上非线要效果,——音乐、片头、调色包装——审片——修改——定片——制作新闻小片——上传——排播——通知参与拍摄的采访者、合作单位播出时间。播出之前再联系一次,注意收看,巩固关系)

一期13分钟的节目从策划到播出最短一星期,最长有的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等着案件的进展与宣判,在这期间,法治编导就像跟当事人一起经历了一遍他的人生阶段一样,想其所想,感其所叹,才有可能作出触动人心、发人深思地做品。

【电视节目策划技巧】

1、节目策划要创新创造

策划是指对节目定位、风格、内容、形式、效果等整个创作过程进行谋划和计划,以此为方向和指针推进节目的编辑制作。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策划是对整个节目的“预”,策划好了才能“立”。策划是电视节目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节目编辑制作的根本基础。一个电视节目能不能成为精品节目,主要取决于策划的水平高低。

一是策划的创意独特新颖,就会使得节目富有灵性。富有创意的策划,策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考虑节目的包装形式。没有内容,只有好的形式,节目会显得哗众取宠,空洞无味;如果有了内容,没有恰当的包装形式,那么内容就会显得呆板,降低传播效果。例如获得极高关注度的浙江卫视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

《中国好声音》没有照搬和沿袭之前很多歌唱比赛节目的模式,而是独树一帜。创意一:导师(评委)背对歌手。这一创意一改以前歌唱选秀节目,歌手唱歌、评委打分的套路。导师(评委)在根本没有看到歌手面容的时候,凭借着对歌手歌声的分析和判断,来评判歌手的歌唱水平,无疑会更加客观更具有说服力。创意二:导师(评委)将选手纳为学生培养,然后再比赛。这一创意一改之前选手歌唱结果出炉后,进行颁奖,比赛结束的模式。通过导师(评委)所带领的不同团队的比赛,导师(评委)团队内部的比赛,增加了整个节目的兴趣点和看点,让人耳目一新;

二是通过精心策划,可以使节目有序精致。经过主创深思熟虑、反复商讨、逐步完善,最终形成的策划方案,对整个节目的创作过程做到了胸有成竹。那么,在节目制作编辑的过程中,就会找到节目的重点和难点,就能准确地把握好节目的节奏,整个节目的创作就会循序渐进,有条不紊。节目看起来一气呵成,连贯通畅,层层递进,中心思想和所要表达的主题就会逐步凸显出来,增强节目的集约效应,扩大影响力。

2、节目的风格要独树一帜

每个电视节目都要有自己的风格,就像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性格一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节目才显得棱角分明,让人印象深刻。

一是节目本身的定位使得其特点鲜明,与众不同。这样的节目在编辑制作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围绕节目的定位和社会职能职责去策划,去选题。例如中央电视的《新闻联播》,节目的定位是“看国内大事,见证国家发展;听百姓心声,聚焦民生热点;说世界风云,纵览天下变化;新闻联播和您一起--看中国 观世界”。从这个定位上就能看出,《新闻联播》对新闻的独特的评判和选择标准。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的定位是“用事实说话”,鲜明的一句话,准确概括了该节目的风格:事件真实、事实真实,给观众的感觉是可信度高,权威性强;

二是要借助主持人的风格来树立节目的风格。主持人本身是这个节目的一个组成部分,主持人的语言、表达的方式、思考的方式,主持的方式等等,都可以成为这个节目的标志或风格之一。例如中央电视台的节目《面对面》,观众对主持人王志的关注超过了对这个节目内容本身的关注。王志以自己尖锐的提问、睿智的思考、严谨的表达、清晰地逻辑,树立了《面对面》节目的独特风格。

3、节目内容要特色鲜明

精品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特色。尽管观众从年龄、背景、兴趣等方面都千差万别,但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会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需求。精品节目要求的是选题精准,内容精细精致,富有特色。走“高、精、尖”的路线,将特定的节目内容精耕细作,做深做透,就会扩大特定兴趣观众的范围。例如河南卫视的《梨园春》节目。以河南独特的戏剧文化资源—豫剧作为栏目的特色和着力点,深刻挖掘和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精心策划节目本身的结构,创出了特色。不但吸引了河南的戏剧爱好者,而且使全国范围内的很多戏剧爱好者都成为了其忠实的“粉丝”。

打造精品节目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节目本身的自我包装,自我宣传。“酒香还怕巷子深”,要想办成精品节目,就要获得足够的资源和关注度,让更多的更有价值的社会资源加入到节目中。电视节目要树立自我营销的意识,树立市场话运作的意识,全方位、立体式、深层次地推广自己,创出自己的品牌。

例如,借助新鲜响亮的节目名字,吸引观众收看;借助令人耳目一新的节目形式,创造让观众全新的体验;聘请具有知名度的主持人,打造节目的一张名片等等。上海卫视的《壹周立波秀》,同样是利用了周立波的名人效应来对节目本身进行包装宣传。所以,当周立波跳槽到浙江卫视后,依然没有丢掉自己创立的节目品牌。浙江卫视一直“默默无闻”的《中国梦想秀》也因为《壹周立波秀》而名声大噪。还有像中央电视台的《小崔说事》、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等节目亦是如此。

对节目的包装和宣传,并不意味着可以枉顾事实,哗众取宠,而是将节目本身的特点、创意、主要思想明确地告诉观众,吸引观众。

4、节目制作要精益求精

节目的编辑制作阶段,是节目完成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就像是备好了各种食材和调料,只有通过厨师精心的制作烹饪才能变成美食一样。对现有素材的合理剪辑与整合,背景音乐的配合,现场的环境布置,部分场景或者局部的特写等因素都会直接关系到整个节目的质量。精益求精的制作编辑,不仅能够将前期采集到的素材选择,整理,分类,整合,而且能够有效弥补前期素材不足等问题。

【电视画面编辑的技巧 】

1、画面长度的确定方法

在确定电视节目的长度时,应严格把握布局长度、表达内容及景别长度这三个方面。首先,就布局长度而言,不同画面具有不同的布局特点,因此要从布局的实际特征出发,衡量合理的布局长度,以确保布局长度能全方位、多角度体现出整体的画面。然后,就表达内容而言,通过充分了解、掌握画面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而调整画面的实际长度,以确保画面长度对故事内容的完整表达。最后,就景别长度而言,通过对景物类别的区分,合理安排画面的长度。相较于近景,远景所需的内容及时间更多,这样便于观众能更清晰地对事物进行观看。而对于一些近景或特写的拍摄,则表现的时间可适当减少。

2、画面素材的确定方法

画面的形象性

对电视画面来说,形象化的素材是基础和前提。因此,选用的素材应充分体现其具体性。这就需要编辑人员:首先,在全面、深入理解新闻性质的基础上,尽量多地收集相符合形象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历史资料,也可以是实际生活素材,还可以是再创造的设计。然后,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专业知识,还需要拥有丰富的的生活实践经验。最后,应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以及形象的图文表达能力。并在实际生活中,使这些能力得到进一步实践及提升。

画面的动作性

在电视画面素材中,连贯的动作画面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旦电视画面缺少连续的动作,那就会使整体画面都处于静止状态,这样的广播电视也仅等同于一般的幻灯片,并没有真正发挥其特殊性。对于电视画面而言,其动作性体现的关键点在于主体事物本身的运动特征。如波干涉,通过拍摄两列运动波,也只能呈现出波干涉的某一静止状态,并不能全面反映波干涉的实际运动状态。此外,运动的镜头也会为画面增添运动感,此种方法能体现主体事物整体与局部以及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充分反映事物不同面的性质与特点。在选择电视素材时,动作性是必须要遵守的一项重要原则。

3、画面组接的基本方法

组接画面的基本方法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转场方法。一般而言,转场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即技巧与无技巧。就无技巧转场而言,就是在不使用任何特殊技巧的基础上,通过镜头的运用,呈现出预设的效果,如特写镜头、空镜头、运动镜头等转场。而所谓的技巧转场就是通过特殊技巧的运用,对镜头进行组接和排列,在技巧转场中常见的特技包括:叠化、划像、翻页等;

另一方面,固定与运动画面的组接。固定与运动画面的主要区别在于,机身、镜头、机位及焦距的变化程度。相较于固定画面,运动画面的镜头处于连续的运动状态,因此,在进行组接时,应加强对镜头的运动速度、运动方向的关注,并根据主体事物的运动特征来进一步确定编辑点。在表现某一处于静止状态的事物时,若其之前为固定画面,之后为运动画面,那固定画面就应该与短暂性起幅的运动画面进行组接。反之,若之前是运动画面,之后是固定画面,那就应该先保持运动画面落幅的短暂性停留,再与固定画面组接。

此外,在画面中体现呼应关系时,应注意:一,在对固定画面进行组接时,需要使用推、拉等形式,那之后的画面则要注意停留的短暂性,在衔接主体动作时,应以形体活动为基础。二,在拍摄运动中的画面时,若运用了跟或甩等镜头,那之后相连接的固定画面则不需要落幅,可直接进行组接。

点击左下角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