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年2月,海底捞市值暴涨至4500亿港元,但进入6月,风云突变,跌回到2000亿港元以内,而且还有下滑趋势,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海底捞各种应答?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海底捞各种应答(海底捞你学坏了)

海底捞各种应答

1、

今年2月,海底捞市值暴涨至4500亿港元,但进入6月,风云突变,跌回到2000亿港元以内,而且还有下滑趋势。

就在去年同期,海底捞掌门人张勇十分坚定地认为,全球疫情将在9月结束,海底捞要抓住机遇快速扩张。短短一年时间就干出了500多家新店。

开店速度比我们公司楼下阿姨摊煎饼的速度还快。

结果很快打脸,惨淡的翻台率和巨大的人力成本让这家超级餐饮巨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而海底捞给出的解释是:受到疫情影响,来自消费者的家庭聚餐没有快速提升。

真的只是受疫情影响这么简单吗?

据犀牛财经报道:2020年巴奴南京首店开业当日,排号到400多位,而且,南京巴奴还因有顾客愿意花2000元买黄牛号而登上热搜。

是不是有点打脸?

实际上,去年第一波疫情卜一结束,海底捞就心急火燎地全面上调菜单价格,人均客单价从90多元飙升至110元。

国际油价都没它涨的快!

随之而来是一大波网络群嘲和抵制,当初这个靠极致服务走上口碑巅峰的火锅届扛把子,终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意。

2、

很多年前,有一本风靡一时的书叫《海底捞你学不会》,当时被多少企业老板像《圣经》一样学习和解读,我也赶时髦买过一本。

坦率地说,十几年前,当国内经济处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的过渡期,许多企业还在百思不得其解“靠服务是怎么赚大钱”时,一文不名的海底捞“尤抱琵琶半遮面”出来走了两步!

就这两步带来的震动,不亚于当年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走的那两步。

遥想当年,没怎么见过世面的我们,一走进海底捞,个个变得像个暴发户,撸起袖子,直奔自助小料区,舀上几大碗牛肉粒,那个爽劲就别提了。

旁边好看的女服务员,一边微笑着和我们拉家常,一面盈盈地帮忙涮着菜,在你吃的满头大汗时,还有和蔼可亲的大妈贴心地递上一块冰凉沁心的湿毛巾,我勒个去,这是古时候王公贵胄才能享受到的尊贵待遇啊。

那个时候,有多少人是和我一样,把热泪盈眶的喜爱一股脑全转化成了崇拜,并且无数次地充当了海底捞的义务宣传员。

我自豪!

我也坚信海底捞一定会成为比星巴克、麦当劳更牛逼的民族品牌。

然而,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数也。

正当张勇和他的海底捞站在山巅之上,享受着四面八方如沐春风般的赞誉之时,从豫北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杀出来一个不信邪的家伙。

火燎的金刚,烟熏的太岁。来者正是江湖人称“杜布斯”的杜中兵!

他一手抄着“服务不是我们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的斧头,一手举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旗帜,硬是用一套“谁火我就杠谁”的碰瓷营销,让海底捞深深领悟到了张震岳《爱之初体验》中歌词的真正含义:

没有什么天长地久,只是随便说说。

3

巴奴爆火的背后,根本上是“产品主义”对“服务主义”的一次完美狙击!

这也为海底捞今天的拉胯埋下了伏笔。

为什么这么说呢?

杜中兵自己曾经说过:产品主义的核心就是初心。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这个初心就是产品,守住产品的根,才能不丢魂。

您现在随便翻阅一下网络上对海底捞的评价:贵、吃不饱、菜品没特色、服务过度……

在一篇写关于海底捞文章的评论区,有一位网友的评论获得3000多赞。

她是这么说的:

前些时候刚去吃了海底捞,最直观的感受是:1、确实涨价了,一些菜品贵到离谱,尤其肉类,半分肉的价钱甚至够一个人去日料店吃个饱;

2、菜品的成本在向下调控,很多菜品都很直观得不如以往好吃了,最明显的就是烩面——以前都是店里自己和的面,现在用得都是外面买回来的冻面,弹性不够,拉出来的烩面还有毛边……

3、服务倒还是一如既往。

总结:相当一段时间内应该是不会再去了,花钱不少,吃不饱还吃不好,服务毕竟不能当饭吃。

我觉得这位网友说出了很多顾客的心声,也包括我!

可是张勇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他说:

洞察人性很难讲,比如消费者说海底捞不好吃,其实可能是嫌价格贵。我老婆说我回家晚,可能是我对她关心不够。如果我信我老婆的话,每天都在家待着,我相信我老婆会更讨厌我。

言外之意就是:我要听你们的,我不就成傻X了呗!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纸老虎论”里说:脱离群众就是纸老虎。

《大话西游》里铁扇公主对至尊宝说:以前陪我看月亮的时候,叫人家小甜甜,现在新人换旧人,叫人家牛夫人。

至打上市后,海底捞就脱离了群众,一头杵进资本的怀抱,“小甜甜”变成“牛夫人”,似乎也就成了它必然的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