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我们这十年》中的《西乡明月》单元,应该说整体水准不高,甚至有些口碑扑街了。

深圳明月新世界(西乡明月口碑扑街)(1)

在写实与戏剧化之间反复横跳

究其原因,有人将之与《罚罪》进行对比,认为珠玉在前,让《西乡明月》黯然失色了。但是在个人看来,尽管两者的原型大概率是同一起案件,但可比性并不强。相对而言,《罚罪》偏戏剧化一些,整个故事架构游离于现实之外。反观《西乡明月》,风格要更写实一些,影视套路运用得比较少。

深圳明月新世界(西乡明月口碑扑街)(2)

从理论上来说,单凭上述内容,《西乡明月》理应优于《罚罪》。毕竟题材是扫黑除恶,一旦脱离了生活,基本上就是一眼假。大家之所以觉着《西乡明月》不如《罚罪》,不是因为后者拍得多么好,而是前者自己不争气。

深圳明月新世界(西乡明月口碑扑街)(3)

《西乡明月》既然选择了写实,那么就要保持风格的一致性,而不是在写实与戏剧化之间反复横跳。例如抓捕周氏父子的戏码,既然已经制定好了计划,怎么可能让周大齐从婚礼现场脱身呢?

深圳明月新世界(西乡明月口碑扑街)(4)

显而易见,是为了让周大齐在张所(张永峰)的灵车前伏法,标准的戏剧化手法。不是说 《西乡明月》选择了写实,便不能使用这样的影视技巧了,但一定要合情合理,不能过于刻意为之。一旦刻意为之了,自然与写实的基调格格不入,导致剧情显得蹩脚,莫不如始终如一。

正能量题材不是“免死金牌”

还有的人说,四集的篇幅太短,有些不够用,所以使得《西乡明月》不尽如人意。实话实说,这完全是借口,四集加起来起码160分钟,比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的149分钟还要长。假如将《西乡明月》也拍成电影,相信肯定能把这个故事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至于如此拉胯。

深圳明月新世界(西乡明月口碑扑街)(5)

故而,一言以蔽之,《西乡明月》拍得如此之烂。除了风格摇摆不定之外,最大的败笔便是剧本了,编剧和导演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实际上,一个故事精彩与否,往往不取决于故事本身,讲故事的人才是关键。同样的故事,评书演员和普通人讲出来的效果肯定不一样,区别在于一个是演绎故事、一个是叙述一件事儿。

深圳明月新世界(西乡明月口碑扑街)(6)

从职业角度而言,《西乡明月》的编剧和导演相当于评书演员,讲故事的能力远在普通人之上,不管怎么说就是靠这个吃饭的。个人认为,问题恐怕不是出在能力上,而是态度不够端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但凡是正能量题材的影视作品,在无形中被贴上了不能批评的标签。只要有人提出了质疑,就会遭到扣“帽子”,比如说吐槽《冰雨火》,等于不尊重缉毒英雄等等。

深圳明月新世界(西乡明月口碑扑街)(7)

正能量题材不是“免死金牌”,拍摄此类影视作品,影视工作者们务必精益求精,否则必然适得其反。要是以正能量题材为挡箭牌,敷衍了事的话,不仅毫无职业道德,而且某种程度上是在向社会传递负能量。试想一下,在《西乡明月》中,身为犯罪嫌疑人的周大齐可以轻松逃离抓捕现场,岂不是在变相抹黑执法机关的行动力吗?

结语

最后想说,影视作品追求艺术高于生活,这一点没有错。但是高出生活多少,还是要适可而止,不能野蛮生长,凡事都要有一个度。具体到《西乡明月》,完全可以让程光辉顺利逮捕周氏父子,在回程的路上与张所的灵车相遇,此时押着周氏父子下车,然后敬礼送别张所。这样既彰显了艺术性,又不至于过于脱离现实,也算是两全其美了。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