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宇探讨宋丹丹(宋丹丹华晨宇争辩)(1)

今年的选秀节目有一种很奇特的现象,节目请导师不仅有专业人士,还会穿插一些奇怪的“局外人”。

比如《明日之子3》请来了不是音乐行家的宋丹丹,《乐队的夏天》也让不玩音乐的马东当“专业观众”(事实上的导师)。

这让我们想起前一年,《明日之子》让职业演员杨幂当音乐节目的星推官,并拥有了超乎专业评判之外的“空降选手”的权利。

华晨宇探讨宋丹丹(宋丹丹华晨宇争辩)(2)

再往前,湖南卫视还请来章子怡担任《中国最强音》的导师,被很多观众质疑其在音乐领域的专业水平。

华晨宇探讨宋丹丹(宋丹丹华晨宇争辩)(3)

选秀请来这些不搭尬的导师,到底有什么用啊?

《乐队的夏天》在第一期节目里就有所交代,马东是被迫出现的。导演组最终决定让他坐镇,不仅是增加咖位引起重视,也有功能上的考量。

华晨宇探讨宋丹丹(宋丹丹华晨宇争辩)(4)

“我是这个舞台上最无知的人。“马东一张口,《乐队的夏天》有了脱口秀的味道,换句话说,在除了演唱的部分,《乐队的夏天》就是打碎了的奇葩说味道。

马东认为,他的出现,将为这个看似垂直小众的节目,辅以大众视角:有的问题可能很简单、很外行,但对这个寄予重大期望的S级综艺而言,问出来,非常必要。

华晨宇探讨宋丹丹(宋丹丹华晨宇争辩)(5)

经典的一幕发生在第二期,当乐队中的OG痛仰乐队表演后,马东用观众问痛仰:你们的乐队成立20年了,有没有一个灵魂一直在延续,你们的灵魂改编过吗?

华晨宇探讨宋丹丹(宋丹丹华晨宇争辩)(6)

华晨宇探讨宋丹丹(宋丹丹华晨宇争辩)(7)

主唱回呛:哪个啊?I don’t know。

华晨宇探讨宋丹丹(宋丹丹华晨宇争辩)(8)

这样的互呛,正是《乐队的夏天》希望表现的情节,它几乎浓缩了整档节目所有的命题——观众眼中的乐队,和乐队眼中的自己,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

华晨宇探讨宋丹丹(宋丹丹华晨宇争辩)(9)

相比马东的半推半就,宋丹丹则是借着酒力答应去参加音乐节目的。

华晨宇探讨宋丹丹(宋丹丹华晨宇争辩)(10)

华晨宇探讨宋丹丹(宋丹丹华晨宇争辩)(11)

在这一季《明日之子》的先导篇里,宋丹丹和龙丹妮的一段交流中,告诉了大家前因后果。而最终说服她自己的,是她认为艺术是相通的。

华晨宇探讨宋丹丹(宋丹丹华晨宇争辩)(12)

但很快,艺术之间就发生了分歧。

在第3期《明日》里,围绕着一首无字歌能不能被“填词”,宋丹丹和华晨宇发生了分歧。

华晨宇探讨宋丹丹(宋丹丹华晨宇争辩)(13)

华晨宇探讨宋丹丹(宋丹丹华晨宇争辩)(14)

面对这个领域论战,其他4位星推官的选择是“和稀泥”:都有道理!

华晨宇探讨宋丹丹(宋丹丹华晨宇争辩)(15)

当然都有道理啊!宋丹丹是在论证竞赛型演出的公平性,这是她的专业领域,而华晨宇是在说音乐的可能性,这是他擅长的音乐创作领域。

试想当年华晨宇出道,不就是因为尚雯婕接受了他没有歌词的“无字神曲”吗?

看到这,你还能说行行相通吗?

显然,这不是“没吃过x肉,还没见过x跑”解决的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专业差异。

今年我们看到类似的跨界还有很多,华晨宇去了《王牌对王牌》,成为常驻MC。这显然不是他的专业领域,更多是替代了王源的功能,在这档节目中担任了流量引导员的作用,但真正对他音乐事业发展又有多大帮助吗?

所以,明星跨界,邀请方和参与方都要合理评估,千万不要跑成“人情通告”。要不合理的跨界一直泛滥,那么离宋小宝当《好声音》导师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华晨宇探讨宋丹丹(宋丹丹华晨宇争辩)(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