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期间,河南卫视的《中秋奇妙游》又收获了如潮好评。将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词作为开篇,用中国风的特征引发文化认同,即使没有流量明星,也能让身处五湖四海的人们感慨万千。最近几年,河南卫视像开了挂一般,先是春节晚会上的《唐宫夜宴》使其成功“出圈”,接着《端午奇妙游》更是引燃了观众的极大热情,再到最近的《中秋奇妙游》,无一不是顺应了中国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
有统计显示,仅2019年涌现出的“国潮”品牌就有数百家之多。正因如此,市场人士把2019年称为新消费领域“国潮”品牌的元年。但其实有这样一个国货品牌——保兰德,中国包界的“国货之光”,早已走在台前,如今正日益成为深受大众、尤其是数千万体制内精英人士喜爱追捧的高端精品民族品牌。
保兰德全新诠释中国特色时尚设计之美让人“一见钟情”
创建于1970年的保兰德(PLD)品牌,是一家集设计研发、品牌、运营、贸易为一体的民族企业,有别于其他国际时尚奢侈品牌,保兰德通过传统文化赋能品牌,积极探索中国时尚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品牌标签和个性鲜明的品牌风格,并不断寻求品牌的创新、发展、升级。
在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家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时代新经济背景下,保兰德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使命。
以往的60、70后,以及生活条件稍有改善的80后,他们所处的是以跨国公司、国际品牌为主导的时代,因此对国际品牌的认可度更高。但国际品牌的全球运营模式很少会依据中国市场的需求而推出具有针对性的产品或服务,并且未能很好地理解中国的文化和逻辑,依靠占主导地位的时尚优势来催化市场,消费者的购买冲动更多的是源于慕名从众的虚荣心理。
如今祖国的强大让国人倍感骄傲与自豪,不会再盲目跟随,因此理念的更替、供给的创新、文化的自信,让国货成为新消费的弄潮儿。尤其是像保兰德这样成立已久的国货品牌,更是凭借过硬的实力,自始至终都活跃在国人面前。
中国锦囊中国包
近年来保兰德进行了品牌的重新定位升级,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全新诠释中国特色的时尚设计之美,提倡审美风潮回归,将“东方雅奢”作为品牌独特风格来打造,为体制内精英量身订制,力求将每一件产品的工艺做到极致,其产品工艺的标准制定甚至还高于国际奢侈品牌。正是这宝贵的大国工匠精神,传递着儒雅大气、和谐典雅的东方文化,散发着胸有成竹的自信与气度,保兰德也因此成为了国宾礼品、国奢品牌。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悠久传统文化,弘扬和发展它们是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随着国潮风的兴起,许多体制内精英日益喜欢上了买像保兰德这样兼具颜值与实用、创新与文化于一体的“中国包”。无论是在正式严肃的工作场合,还是在休闲娱乐的间隙,像这样款式简约大气,并且具有超强辨识度、充满轻奢高级感的包包,很难不让人“一见钟情”。
东方雅奢中国包与体制内精英“双向奔赴”圈粉无数
保兰德不像爱马仕、LV等国际大牌包那么高调张扬,过于抢眼,其简洁大气的风格,正好吻合了具有较高文化知识和审美追求的体制内人群的消费定位。在“国潮”大热的背景下,普通人的爱国之心尚且被轻易点燃,更何况是心中时刻装着党和人民的体制内精英,他们怀有更深厚的爱国民族情怀,在日常的穿搭上,更倾向于选择低调内敛却又不失高雅有品位的包包。而且他们会尽可能避免使用国际名牌包(奢侈品已成腐败代名词),以免让人借题发挥成为炒作的话题。在这一点上,保兰德东方雅奢的产品定位正好与他们的需求不谋而合,在体制内消费群体中“圈粉”无数。
中国锦囊中国包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3周年,从1949年成立以来,中国已经走过了73年艰辛而辉煌的风雨历程。而保兰德(PLD)也已经创立52周年,半个世纪以来,保兰德获得无数荣誉,也历经不少艰辛。
长久以来,中国的时尚市场总是由国际品牌占主导,特别是在女包这块,基本以西方奢侈品牌为主。作为一个肩负着民族使命的中国驰名品牌,保兰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始终坚守“源于材质,始于细节”的价值观,聘请过不少国际设计大师,并创造了一系列激动人心的设计,沉淀了半个世纪的老品牌每个细节传承的都是深厚的中国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一个民族品牌,并且是中国包的领先品牌,保兰德在激烈的时尚市场竞争中,跨越国际时尚品牌的市场鸿沟,积极探索和努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时尚文化价值体系,原创设计、高端品质与亲民价格使其成为女包高端品牌的荣耀,它解决了体制内精英热爱国货又不想丧失品质的消费困惑。不得不说,保兰德实现了体制内精英与东方雅奢中国包之间的“双向奔赴”。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崛起,国家的民族自信、科技自信、文化自信极大提升。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的滚滚国潮必将持续不断地汹涌而来,而保兰德所蕴含着工匠精神的内涵,所呈现出的大国精品风貌,正像一张张充满实力的“中国名片”,必将惊艳整个世界,也必将创造出属于东方雅奢“中国包”的流行潮。(胡光华 汪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