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逍遥(读史专栏作者)
01
唐景龙三年(709年),诗人宋之问路过钱塘,顺道游览灵隐寺。
玩了一天,宋之问意犹未尽,夜间仍在寺中漫步。
月明星稀,清风拂面,宋之问独步回廊,难得动了诗兴。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呃……
首联脱口而出,宋之问突然断了思路,文思没像泉水一样涌出来。
这就有点尴尬了。
唉!老了老了,江郎才尽了!
见宋之问抓耳挠腮,纠结到不行,寺中一位正在燃灯坐禅老僧不由笑道:施主不早些安歇,何苦在此沉吟?
宋之问答:好容易有心情写首诗,怎奈‘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下一联不知如何续上,怎不令人遗憾。
老僧笑道:下一联不如写为‘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妙啊!同是天涯沦落人,原来你才是大神!
得此一联,宋之问思路大开,分分钟写出一首《灵隐寺》: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整首诗略显平淡,和那些诗坛大咖们相比还是低了许多Level,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一联,放在这首诗中显得鹤立鸡群。
当然,宋之问并不关心,反正诗的著作权是自己的,他很满意,美美地睡了一觉。
第二日清晨,宋之问再访老僧,却被寺人告知老僧已外出云游。
出口成章,文思敏捷却出家为僧,肯定是有故事的人。
宋之问在寺中多方打听,最终得知,这位老僧竟然就是多年前发布《讨武曌檄》、跟随徐敬业起义失败下落不明的骆宾王。
没错,就是七岁写出千古佳作“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骆宾王。
不只这首《咏鹅》,更不只“初唐四杰”的名号,他活出了人生应有的本色。
02
骆宾王,字观光,浙江义乌人,生于唐武德二年(619年)。其名取自《周易·观》: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意向极好。
骆宾王属于天才儿童,自幼善于赋诗写文,对五言诗尤其擅长。别的不说,单凭一首《咏鹅》,足以秒杀大多同龄儿童。
骆宾王是天才,他的家庭却无法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其父骆履元曾任博昌(今山东滨州)县令,却英年早逝,尚未年满18岁的骆宾王就要独立支撑起整个家庭,处境极度艰难。
为了改变现状,骆宾王必须参加科举,他根本没有选择人生的机会。
22岁时,骆宾王带着县、州两级考试第一的成绩到长安应试,却因性格直率得罪了考官,被恶意陷害直接除名。
此后十余年间,骆宾王曾在长安军中担任秘书郎、又离京前往豫州进入道王李元庆的幕府,总归都是些不入流的小官。
34岁,骆宾王在道王府中任职期满,辞职回到山东隐居。
又过了11年,45岁的骆宾王终于等来了机遇。
麟德元年(664年)冬,高宗李治前往泰山封禅。
山东各界推举文坛领袖骆宾王写篇歌颂高宗功业的文章,骆宾王当仁不让,分分钟写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请陪封禅表》。
高宗龙颜大悦,提拔骆宾王为太常寺奉礼郎,不久改任东台详正学士,负责校理朝廷图籍。
骆宾王秉性耿直,刚正不阿,看不惯朝廷官员之间尔虞我诈的龌龊,加之诗坛领袖的名声颇受嫉妒。两年后,骆宾王被诬陷工作失职再次被罢官。
骆宾王的人生字典里只有三个关键词:正直、坚韧、执着,他将用这三块基石,建立起人生屹立不倒的长城。
03
52岁那年,边境传来急报,吐蕃大举进犯边关,西南战事强烈激发了骆宾王的爱国热情,他给吏部侍郎裴行俭写信,请求跟随薛仁贵从军出征。
裴行俭素来欣赏才华横溢的骆大才子,很快给予批准,骆宾王于四月初离开长安,开始铁马金戈的军旅生涯。
出塞路上,骆宾王见识了什么叫天山积雪,烽火烟云;什么叫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天山、弱水、流沙、轮台、疏勒、碎叶、玉门关,骆宾王留下了一首首雄浑悲壮、慷慨激昂的边塞诗篇。
他立志: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他歌颂:投笔从戎去,马革裹尸还;
他感慨: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
他期盼: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边关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融入骆宾王沸腾的血液中,这才是人生应有的经历,这才是人生应有的境界!
3年后,骆宾王随军参与平定云南姚州叛乱,平叛后向朝廷报捷的几道“报捷书”均出自骆宾王之手。
报捷书中的战事描绘气势磅礴,文采飞扬,令高宗大为震撼。
姚州战事结束,骆宾王又奉命前往四川,他利用闲暇游览蜀中名胜古迹,峨眉山、青城山、八阵图遗址、都江堰、司马相如琴台。
短短数年,正是骆宾王盛产诗作的黄金时期。
也许,越是忙碌,就越能强烈地感受到真实而活,越能意识到生命的存在。
04
仪凤四年(679年),骆宾王出任朝廷侍御史,官居六品,负责侦查、审办官员贪赃枉法。
注意,这已是骆宾王一生中最高职务,这一年,他已经60岁了。
对大多数人来说,到了这个年龄,不妨滑一滑水,再混上几年光荣退休,继而落叶归根。这一生,基本就看到头了。
骆宾王却不,尽管生命的花枝早已垂垂欲坠,花瓣也黯然失色,可他依旧坚守初心,时刻渴望再次华丽绽放。
然而,残酷的现实又给了他当头一棒,因为打击贪腐、正义直言,骆宾王被同僚弹劾,并锒铛入狱。
在狱中,骆宾王悲愤交加,无辜受此牢狱之苦,他提起笔来,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好在一年后,朝廷改元,大赦天下,骆宾王被释放。
永隆元年(680年),他被调任临海(今浙江天台)丞,再入官场,骆宾王依然郁郁不得志,他和这勾心斗角的官场太过格格不入了。
不久,骆宾王弃官而去,来到了扬州。
05
原本,骆宾王希望在有生之年四处游历,饱览祖国大好河山。
没想到,刚到扬州没几天,他就选择了一条与之前60年完全不同的道路:揭竿起义,反抗朝廷。
此时,武则天已废唐中宗,另立睿宗,临朝称制。举国上下,一片哗然。
哗然归哗然,很少有人敢跳出来反抗,地方上只有一个不怕死的主,世袭英国公、扬州徐敬业。
徐敬业的祖父徐世勣,跟随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功勋卓著,受封英国公,世袭罔替。
传到徐敬业时,他看不惯武则天牝鸡司晨,自称匡复大将军,于684年9月在扬州起兵。
古人讲究出师有名,连陈胜吴广这俩没读过书的白丁都知道喊出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拥立中宗,讨伐武则天,总不能没有说法,对徐敬业而言,不但要有说法,还得振聋发聩,让世人都看一看武则天恶毒的嘴脸。
恰巧骆宾王在扬州,恰巧骆宾王很会写,恰巧骆宾王又是嫉恶如仇的性情中人。
徐敬业邀请骆宾王一同起事,骆宾王二话不说,代徐敬业写了《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即《讨武曌檄》,传告天下,痛斥武则天的罪恶。
这篇檄文用词很猛,爆料出武则天诸多丑事,据说武则天拿到这边檄文时,刚开始读还嬉笑自若,当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时,惊叹檄文出自何人手笔。
侍从回答:是跟随徐敬业造反的骆宾王所写。
武则天感叹:有如此之才,却让其沦落为贼,宰相之过也!
连被骂者都赞叹骂人者的才华,足见骆宾王文笔之佳、功底之深。
可惜,打仗还是得拼硬实力,徐敬业这点兵力完全不够看,很快就被朝廷击溃,徐敬业在混乱中被部下所杀,骆宾王的结局,却成了历史的一个谜。
有三种结局可供参考:
1、 兵败时与徐敬业一同被杀。
2、 逃跑时溺水而亡。
3、 就是开篇的“出家”说。
谁也不知道骆宾王去了哪里,他带着自己一生的光彩飘然而去,留给世人无限的遐想。
06
许多人企求生命的完美结局,殊不知美根本不在结局,而在于追求的过程。
今天,我们读骆宾王,是读他的正直。
骆宾王为人刚直不阿,疾恶如仇,在官场上深受嫉妒和排挤,他这一生是与命运奋斗的一生,从未放低身段,从未放弃抗争。
今天,我们读骆宾王,是读他的坚韧。
骆宾王以清正刚直修身齐家的性格,胸怀经国安邦平天下的抱负,力图政治上有所作为,不懈怠、不苟且、不强求,保持坚韧的心性,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今天,我们读骆宾王,是读他的执着。
骆宾王有心报国,却总被弃如敝屣,他历经坎坷,饱受磨难,他恃才傲物、不随俗流,正是这股执着促使他以匡复大唐为志向,不惜牺牲生命。
骆宾王的一生,恰恰印证着屈原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的字典里,从来没有“碌碌无为”这四个字。
他是真正的义士,更是时代的英雄。
一个人只有亲身经历人生的起起伏伏、风风雨雨,才知道什么是快乐,什么是痛苦,什么是对与错。
其实,每个人都能像骆宾王一样,以正直、坚韧、执着这三块基石,追寻人生应有的精彩,建立人生屹立不倒的长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