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徽京”调侃,现有“豫杭”戏称。

“豫杭”一词,暗里实际表达的是河南人群体在杭州人口结构中的规模优势,而与此戏称一并诞生的,还有河南人正在“抢占”杭州的论调。

不过,这制造着对立冲突,又略带地方保守主义的论调真的成立吗?

-01-

在杭外省人口河南最多?

“杭州最多的外省人,是河南人。”

上述结论的数据支撑,主要源自位于杭州的大数据服务商——“允久数据”近期发布的杭州人口结构数据。

据其梳理,2021年杭州常住人口中,浙江籍、河南籍、安徽籍人口分别达到350.8、192.3、147.1万人,占比分别为28.7%、15.8%、12.1%。

为什么河南人在杭州成为第二故乡 豫杭河南人的第二省会(1)

2021杭州市常住人口来源地分布/根据允久数据制图

“允久数据”表示,其所引用的数据皆出自智慧足迹——一家由中国联通控股,以采集、分析手机信令数据为主的大数据公司,其中户籍数据依据脱敏的身份证号码前6位得出,“如有误差,以官方公布的为准”。

此处需要指出的是,依据身份证号码得出的户籍状况,只能指代个体出生后首次办理户籍的所在地,而不能代表当下的实际户籍状态。

由于个人身份证号码不可变更的特性,一个原户籍为河南的个体,即便在成功落户杭州后,其身份证号码也不会随之改变。而按上述数据处理逻辑,其并不会被划归浙江籍,而是仍属于河南籍。

允久发布的户籍数据,由于在判定“新杭州人”户籍状态方面存在瑕疵,从而并不能真实体现当下杭州人口的户籍结构。

以七普数据为例,2020年,杭州市人户分离人口为622.1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52.12%。

这意味着,杭州市常住人口中,至少约有48%的人口拥有杭州户籍,若再加上省内其他城市流入杭州的人口,浙江籍在杭常住人口的占比将显著高于前述“允久数据”统计的28.7%。

但在某种程度上,允久发布的数据或许能够粗略体现,“新杭州人”(人户一致)与省外流入人口(人户分离)这一整个群体的来源地分布特征。当然了,这一切得在数据统计真实可靠的基础上。

-02-

杭州省外流入人口达320万

现有的官方统计数据,并未公布近年来“新杭州人”的原籍所在地结构。

而在省外流入人口方面,浙江各市的省外流入人口总量虽已公布,但各地流入人口的来源地情况却仍是未知。

据浙江省统计局发布的七普数据,2020年,杭州市省外流入人口达320.50万人,排名浙江省首位。

为什么河南人在杭州成为第二故乡 豫杭河南人的第二省会(2)

2020浙江省11地市省外流入人口/搜狐城市制图

不过,杭州这320余万的省外流入人口究竟来自何处,官方却未做说明。

于是,我们只能基于浙江全省外流人口的地域分布粗略分析。

为什么河南人在杭州成为第二故乡 豫杭河南人的第二省会(3)

2020浙江省外流入人口地域分布/搜狐城市制图

2020年,浙江省外流入人口共计1618.65万人。

其中,安徽、贵州和河南是排名前三位的来源地,三省流入浙江的人口分别为313.88、282.75和246.59万人,占浙江全部省外流入人口的19.39%、17.47%和15.23%。

若与省级层面的地域分布格局相似,那么“河南是杭州人口重要的省外来源地”这一结论能够成立,但至于在杭的河南人能否超过安徽人,那仍是未知数。

-03-

河南人外流首选广东

而从河南流出人口的选择来看,其首选目的地实际上并非浙江,而是广东。

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河南流出省外的人口达1610万人,是全国流出人口最多的省份。

而河南省外流人口中,选择广东、浙江和江苏的最多,三省分别流入了277.36、246.59和219.72万河南人口。

为什么河南人在杭州成为第二故乡 豫杭河南人的第二省会(4)

2020河南省流出省外人口地域分布/搜狐城市制图

但具体到单个地市,河南各城市的首选目标不尽相同。

河南省统计数据表明,广东省是南阳人、驻马店人、许昌人和漯河人外出的首选流入地;浙江省是信阳人、周口人外出的首选流入地;江苏省是商丘人、平顶山人、洛阳人、新乡人和开封人外出的首选流入地。

现有的河南流出人口数据,能够佐证经济发达的浙江,确实是外流河南人的重要根据地,但依旧不能对“在杭最多的外省人是不是河南人”的疑问给出明确答案。

官方数据缺席,略有瑕疵的民间数据占领舆论场域,从而渐渐生出了河南人正在“抢占”杭州的论调。

其实,此种论调实属无聊,迁徙自由是现代公民的基本权利,而迁移的最终目的,不过都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1]独家披露!疫情两年后,这些地方的人正在加速流入杭州,允久数据

[2]流动人口对杭州城镇化进程的影响,杭州市统计局课题组

[3]浙江省第七次人口普查系列分析之七:流动人口,浙江省统计局

[4]河南流出人口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河南省统计局

[5]七人普之数说信阳:信阳外出的人都去哪了?信阳市统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