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随体诘屈,画成其物”象形即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如日、月,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汉字六种造字法和含义?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汉字六种造字法和含义(汉语言汉字的四种造字法)

汉字六种造字法和含义

象形:“随体诘屈,画成其物。”象形即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如日、月。

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词的造字法,造出的字叫指事字。如末、刃。

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撝”。用两个或几个偏旁合成一个字,把这些偏旁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做会意。如:明、见、从等。

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由表示字义类属的偏旁和表示字音的偏旁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做形声。如:“洋”。

2.汉字的标准化:要求对汉字进行四定,即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3.汉字的特点

(1)从形义上来看,汉字是表意文字,是用表意体系的符号来表示汉语的词或语素的。世界上通行的文字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音文字,一类是表意文字(表形的象形文字实际 上也属于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是用字母来表示语言中的音节或音素的。

(2)从语音上来看,汉字是代表音节的。在表音文字中,字母是表示语言的音素的。除少数音节是由一个音素(即一个字母) 构成外,多数情况下一个音节要用几个字母来表示。

(3)与汉语相适应:以单音节语素为主,非形态语言不用音素表示形态变化

(4)是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数量多,字形结构复杂(笔画部件)

(5)从书写习惯上来看,汉字是不实行分词连写的。用汉字记录语言时,不用空隙表示词和词的界限,究竟是词还是语素,没有明显的标志

(6)汉字有超时空性:汉字同语音无直接的、固定的联系(时:语音变化大但是汉字形体变化小;空:同一汉字在不同方言区可能有不同语音)

4.几组概念

部首:字典为了给汉字分类而确定的字类标目,是从分析字型的结构产生的。/ 具有字型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在语言之后产生的,是社会进化、语言成熟的产物。它突破了语言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扩大或延伸了语言的功能。有了文字,才有了书面语;有了书面语,人类的文明始得以延续和传播。因此,文字是人类摆脱蒙昧、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

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性符号系统,是汉族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解析过程:

笔画:字形的最小结构单位,是独体字的结构单位,书写时从落笔到提笔称之为一笔或一画,它由点和线构成。这些点和线的具体形状叫做笔形。

词汇部分:

1.词: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单位。

2.语义场:语义场是又称词汇场,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义场中可以有种种词义上的差异。

3.同音词:指语音形式完全相同而意义没有联系的一组词。同音词必须是声、韵、调完全相同。有轻声音变现象的也不是同音词。分为两类:同形同音词,草(植物)、草书;异形同音词,利益、立意。

4.词义的性质

(1)概括性与具体性:一般的词指的是整类事物和现象。摈弃了对象的个体特征,概括出对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如“人”概括了人的社会性。而作为具体话语中的词的意义具有具体性。

(2)模糊性和明确性:词义的界限有不确定性,是客观事物联系性的反映。如“上午、中午、下午”

明确性:词义的界限明确,如:人、书、飞机,交际需要,模糊的词义也具有明确的一面。

(3)客观性和主观性:客观性是词义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等同于客观对象。是人们对所指对象的概括认识。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人们对客观对象认识上的差异衍生出词义的社会性、时代性、民族性(词义与民族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心理特征紧

密相关。词义不仅在理性意义上有民族性,在附加意义上也显示出民族性。a lucky dog幸运儿)。

(4)稳固性和变异性:稳固性是指一个词的意义一旦约定俗成,就会成为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共识;变异性是指不同的词语在历时社会的过程中都会有变化,两者相辅相成,都是以有效交际为目的。

5.词义演变的三种方式:

(1)词义的扩大,即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如汉语的“江”、“河”原来只指“长江”、“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流。

(2)词义的缩小,即演变后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小。如“臭”原指一切气味,包括香味和臭味,现在只指臭味。

(3)词义的转移,即原来的词义表示某类现象,后来改变为表示另一类现象。如“步”原来指“行走”,现在指“跨出一脚的距离”。

语法部分:

1.词类分类:实词

虚词

实词是指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既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名、动、形、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

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介、连、助、语气)。

2.兼类词:指某个词经常具备两类或者几类词的主要语法功能,一定要读音相同、词义有联系。

3.代词:能起代替和指示作用。可以代名词、谓词、数词、副词

按其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人称代词、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

(1)人称代词可以分为第一、第二、第三和其他人称代词

(2)指示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 这、那; 每、个是分指 某是不定指 另是旁指

(3)疑问代词的主要用途是表示有疑而问或无疑而问(设问、反问)不表示疑问可以引申为任指(表示任何人或事物 谁也听不懂)和虚指(不能肯定的人或者事物 我好像在哪儿听过这首歌)

例如:怎么、什么、这么、多么、几

4.量词:表示计算单位。分为名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计算单位)和动量词(表示动作次数和发生的时间总量)。表示动作延续时间的长短的动量词可以称为时量词。例如:遍、阵、次、顿、番都是量词。

5.叹词:表示感叹和欢呼、应答的词,是特殊的实词,可以单独成句,例如:哎哟

6汉语短语的基本结构类型

(1)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主语和谓语之间是陈述关系。(谁\什么 怎样\是什么)

例:李佳 武汉人、粮食丰收 、阳光灿烂、王晓 单眼皮

(2)动宾短语:由有支配关系的动语和宾语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表示某种行为动作,是整个短语的核心;后一部分是受前一部分影响、支配的对象。支配关系用语序和词类而不用虚词表示

例:盖被子 增强信心 接受批评 有书 是苹果 悔当初

(3)偏正短语:由修饰语和中心语两个部分组成。修饰部分在前头,描写或限制中心语。

定中短语:新书 野生动物 十吨钢材 他的马 中国的崛起 灯火的辉煌

状中短语:刚 回来 、花园里 谈 、绕道 走、 为人民 服务、能 来、三尺 宽

(4)中补短语(述补):前面补充部分是中心语由谓词充当,回答怎么样的问题。例:学得 好、看了 一次 吃一次、吃一顿、

吃半小时、吃了半天

(5)联合短语:由语法地位平等的两项或几项组成,其间是联合关系可细分为并列、递进、选择等关系。例:小张或者你 柴、米、油、盐 伟大而质朴

7.问句形式

是非问句:是非问句是提出问题,要求别人回答“是”或“否”的疑问句。是非问句与一般陈述句的结构形式基本相同,但语调要变为升调,或者句末加上疑问语气词。是非问句中经常使用的疑问语气词有“吗、吧、啊”等,但不能使用“呢”。例如:“你问我为什么不去吗?”

8.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语法错误,后者叫逻辑错误。常见病句有以下六大类:①语序不当②搭配不当③成分残缺④结构混乱⑤含糊不清⑥逻辑错误

例如:“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的好方法。” 这一病句的毛病是语序不当。

9.紧缩句(紧缩复句):由复句紧缩而成。分句间没有语音停顿;结构上有些词语被压缩掉了。可以独立成句,也可充当复句的一个分句,形式上近似单句,但是语义上包含复句关系。如:“你只要一听,你就会明白”可紧缩为“你一听就明白”

分类:1、无标紧缩句:雨过天晴(连贯);山青水秀(并列)

2、有标紧缩句:①成对使用关系词语:越……越…… 不……不……

②单个使用关系词语:才、就、又、也

③呼应复用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谁来谁喜欢”(转折)

10.受事主语: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的接受者。(受事 动作)羊被狼吃了

11.层次切分的原则有三条:功能原则、意义原则和结构原则。

(一)功能原则指的是:对一个句法结构进行切分,切分出来的直接成分要能够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进行组合。例如,“我有书”不能切分为“我有/书”,因为汉语中没有主谓结构带宾语的组合规则。

(二)意义原则指的是:切分出来的直接成分要有意义;切分出来的直接成分的意义要符合被切分结构的原意。例如,“苹果/绿的裙子”与原意不符,则不符合意义原则。

(三)结构原则指的是:对一个句法结构进行切分得到的直接成分,应该是语言中允许有,并且被切分的句法结构中也允许有的结构。例如,“姚明个子/高”、“这个人性子/急”;这种切分是错误的,因为汉语中没有像“这个人性子急、姚明个子高”这样的定中结构。

修辞部分

1.修辞的基本要求:修辞要有明确的目的、修辞要适合特定的语境。

2.辞格:

比喻: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去描绘失误或说明道理的修辞方法。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喻词”。比喻按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来看,其基本类型有三种:明喻、暗喻、借喻;除此三种基本类型之外,根据比喻的三个部分的结合情况,其变化形式有:博喻、倒喻、反喻、缩喻、扩喻、较喻、回喻、互喻、曲喻。

明喻: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恰似、仿佛.....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喻词)亭亭的舞女的裙(喻体)。(朱自清《荷塘月色》);

隐喻(又称暗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例如:“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血路的东西。”

借喻:应当注意不要与现在所说的隐喻(即暗喻)相混淆。借喻是比喻中的高级形式,运用它时要求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在特定的语境中,由喻体就可以直接领会到本体。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喻体)了,我再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

比拟: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就叫比拟。被比拟的事物称为“本体”,用来比拟的事物称为“拟体”。

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去表达本意,也叫“反话”。反语的种类:1.以正当反:用正面的语句去表达反面的意思。2.以反当正用反面的语句去表达正面的意思。

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或超前的描述。目的:深刻的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拈连: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到乙事物。表达自然畅达、简练含蓄,同时增加表达新颖感和深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