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这样调侃庄子笔下的“鲲鹏”:“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一只铁锅炖不下,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大,需要两个烧烤架,一个秘制一个微辣,来瓶雪花我们勇闯天涯。”,那么当《山海经》中女丑的大蟹,碰上《庄子》笔下的鲲鹏,它们两个谁更大,谁更好吃一些?

山海经有哪些祥瑞之兽(是女丑的大蟹大)(1)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一)女丑和大蟹

女丑我们之前曾经提过,她和青衣女魃和女丑之尸有关,参见山海经:天女到旱鬼到女丑,我们成就了魃的神圣,也造就她的罪恶 。而今天要说的,是和她经常同一场景出现的另一个神物,名叫“大蟹”。

山海经有哪些祥瑞之兽(是女丑的大蟹大)(2)

既然叫“大蟹”,那么它究竟有多大呢?有这样一则故事,生动地描述了“大蟹”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岭南异物志》:昔有海商海中行,遇洲港,林木茂甚,乃维舟登岸,息于水旁,半炊而林没,钯断缆乃得去,详视之大蟹也。”

据说曾经有位商人,坐海船到海外经商,多天之后突然在海上发现一座小岛,上面长满了苍翠树木。商人见之欢喜,便叫水手把船靠近小岛,众人上船后把缆绳拴在岸边,砍了树木的枝桠起火做饭。

正烧到途中,忽然觉得小岛在动,树木纷纷下沉,众人大骇,连忙跳上船斩断缆索,拼命划开这座沉没的小岛,之后回头一看,才发现原来小岛是一只被火烫痛了贝壳的大蟹。

山海经有哪些祥瑞之兽(是女丑的大蟹大)(3)

关于这种说法,和《五行大义》等书不谋而合,均认为大蟹是种背负海上仙岛的生物。

蟹者。立春之时。卉木生根。如其足也。艮为山。巨灵赑负。首顶灵山。负蓬莱山。卽巨蟹也。

话说这么一只大蟹,不知道要多大的锅才能把它煮熟,那么到哪里找到它呢?《山海经》中的记载虽然有三处,但都不具体,我们只能模糊地知道一点:大蟹在海中,也就是说这个大蟹应该是海蟹了,那又是哪一个海呢?

①《大荒东经》:海内有两人,名曰女丑。女丑有大蟹。

②《海内北经》:大蟹在海中。

③《海内北经》“列姑射在海河州中。射姑国在海中,属列姑射,西南,山环之。大蟹在海中。

从第三条来看,提到了列姑射之山,说是在海河州,而姑射国的位置在海中,也正是大蟹所在的位置。郝懿行曾经举了《周书·王会篇》中的例子,说明在这一带的确是存在有大蟹的,一只螃蟹就能装满一辆车。

云海阳大蟹,孔晁注云,海水之阳,一蟹盈车。

(二)大蟹与鲲鹏

可以看到,各种神话传说中,都在极力突出“大蟹”之大,但都没有具体数据,唯独在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中有这样的记载:“广千里也”。那么,它和鲲鹏谁更大呢?

一般说“广”,指的都是宽度;而“千里”也一般默认是“一千里”,所以照这个描述看,大蟹光是宽度就有一千里,那么它的体长、以及加上蟹腿展开的长度呢?

我们以甘氏巨螯蟹为例,毕这是现在目前世界上已知的体型最大的甲壳动物,生活在日本东南沿海海域。按照描述中它的长宽比例大约在10:1来算,那么神话中的“大蟹”其长度(加上腿)至少也在一万里了!

山海经有哪些祥瑞之兽(是女丑的大蟹大)(4)

最大的甘氏巨螯蟹,肢体完全舒展开来大约有3.7米,腿展开有2.5米,壳体宽38厘米。

我们在看《庄子》笔下的鲲鹏:“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这么一比较,“几千里”好像似乎没还有“大蟹”的长和宽数据突出。

山海经有哪些祥瑞之兽(是女丑的大蟹大)(5)

但是,我们再看后面的一段话“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在这里庄子说了,这个叫做鲲的鱼啊,光是宽度就有数千里,至于长度呢,没有人知道。无法测量的长度与数千里的宽度,这样看来,鲲鹏才是天地之间的霸主啊。

山海经有哪些祥瑞之兽(是女丑的大蟹大)(6)

不得不说,人类总是对超出认知范围的巨大生物印象深刻,甚至很多人还存在“巨物恐惧症”,究其原因,我想所谓巨物恐惧症,其实是来源于作为生物的人类对猛兽、恶劣天气等威胁到自身生存的事物产生的一种本能的畏惧感。

山海经有哪些祥瑞之兽(是女丑的大蟹大)(7)

这些强大到不可抗的事物会引起生物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应激反应,对人来讲,其常表现为恐慌和强烈的压抑感。因此巨物恐惧症的症结关键不在于巨物的体量,而在于这种体量的巨物潜藏的死亡暗示。

山海经有哪些祥瑞之兽(是女丑的大蟹大)(8)

比如16世纪末日本民间便出现了“地震鲶”的传说:地球是靠一条巨大的鲶鱼支撑着,鲶鱼不高兴时,尾巴一甩,就造成了地震。当地震带来毁天灭地的力量,是来源于人们不可掌控的未知巨大生物时,神话和传说也就此展开。

山海经有哪些祥瑞之兽(是女丑的大蟹大)(9)

喜欢关注,山海经系列持续更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