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喜欢听郭老师说相声的读者呢,或者对史料有些了解的读者,想必都听过“死”这一说的别称。

比如说吧,在古代,皇上死了叫“崩”,电视剧里边,皇帝一死,大臣们都说皇帝驾崩了,这个呢最为常见。

亲王、诸侯死了,那叫“薨”,大夫死了叫“卒”,士死了叫“不禄”,妃子或小皇子死叫“殁”,一般百姓死了,那就叫死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人群去世,也有不一样的称呼,比如说:

和尚死了叫“圆寂”或者“涅槃”,道士死了叫“羽化”或者“登仙”。

同样是“死”这回事,在咱们中国文化中,不同的人死了叫法都不一样。

今儿跟大伙儿讲的呢,也是跟死有关,不过死法有些奇葩,然后呢,古籍所记录的,也并没有按照这些说法去记录。

这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死的呢,乃是一国之君,在当时不能叫天子,应该算是诸侯王。

所以说按照以上说法,诸侯死了按理来说古籍记载时,应该说是“薨”,对吧?

但有这么一个诸侯死后,《左传》里却以“卒”来记载,原话是这么说的:将食,涨,如厕,陷而卒。

短短八个字,记载了春秋时期的一位诸侯王的死因,翻译成大白话,意思就是说:正要吃饭,突然觉得肚子胀痛,就赶紧去了厕所,结果掉进了茅坑儿里,淹死了!

这个人啊,就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晋景公。

解密死亡的真实故事(诡异离奇的死法)(1)

这事听着奇,前几年就曾看到过这段话,本以为呢这件事不过是网上流传的段子,毕竟在古代,皇帝、诸侯那是何等人物?怎么可能真就掉茅坑儿淹死呢?

别说皇帝,几千年来老百姓也没这么荒唐的死法对吧?

这不,近期看到这段,特意去翻了翻《左传》,在《左传.成公》里边还确实是这么说。

这事听着是挺逗,不过背后呢,却有一段奇闻异事,非常有意思,今儿呢,就跟大伙聊聊。

话说,在公元前581年,景公十九年,当时是夏天,晋景公生了一场大病,卧病在床。

有这么一天夜里,晋景公做了一个噩梦,梦到两个小鬼在麦田中吃麦子,吃完之后,一路追着他回到了宫中。

古代人都迷信,做个什么特别点的梦,必然会认为这梦乃是在暗示什么大事将要发生,经常找一些先生道士解梦。

百姓尚且如此,作为诸侯王,晋景公更是为此兴师动众,找来了当时一位桑田巫人,请他来给自个儿解梦。

当然了,这个桑田巫人可不是人名,说的是住在桑田旁边的一个巫师。

古籍对这个巫师没有过多的记载,只跟这位晋景公有所交集,连个姓名都不清楚,便以桑田巫代称。

这个桑田巫人听完景公的梦之后,开始占卜,不多时脸色大变惶恐的跪倒在景公面前说道:“大……大王,臣刚刚开卦,卦象所示,大王的病似乎……似乎等不到吃新麦的时候了!”

此时正值夏日,新麦子收割差不多在八九月份,也就是说大王活不到那个时候了。

景公一听,大怒!您想啊,古代帝王找臣子解梦,即便是噩梦那些臣子也都是楞说成祥瑞之兆来讨皇帝欢心,哪有一上来一解梦说皇帝命不久矣的。

但毕竟是自己找这位巫师解梦、开卦,解得好与不好也实在不能以此治他的罪啊。

解密死亡的真实故事(诡异离奇的死法)(2)

于是,晋景公将这个巫师记恨在心,也没治罪,反正肯定是不欢而散吧。

后来啊,晋景公病情越来越严重,举国上下名医都找遍了也无济于事,于是呢,便向秦国求助,从秦国请了一位名医前来为他诊治。

在这位名医到来的前一个晚上,景公又做了一个十分奇怪的梦。

他梦到那两个小鬼站在他的床前谈论即将到来的秦国名医。

其中一个小鬼说道:“那人可是良医,恐会伤到我们,我们需要逃跑吗?”

另一个小鬼则是说道:“我们在膏之下、肓之上,他能把我们怎么样?”

这个梦晋景公可用不着那位桑田巫人解了,他自个儿就能解了。

无非就是说,这两个小鬼便是他身上的疾病,此时,他的病已经入了膏肓,没法治了。

但是啊,梦归梦,这时候,晋景公可偏偏就不信了,单等着那位秦国名医前来,看看这病到底能不能治。

第二天,秦国名医抵达晋国宫中为景公诊治。

可没想到一番诊断之后,这位秦国名医对景公说了这么一句话:“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简单说,就是大王如今已经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治了。病入膏肓这个成语也确实是出自这个故事典故。

解密死亡的真实故事(诡异离奇的死法)(3)

这番话一说,可把晋景公吓坏了,为何呢?肓之上,膏之下,与梦中那两个小鬼所说的一般无二。

到了这个地步,晋景公也算是彻底透心凉,对自个儿的病不抱什么希望了。

不过,他自个儿的病自个儿知道,总觉得自己还能活个小半年,不太可能像那个桑田巫人所说,连收麦子的季节都活不到了。

于是就问秦国名医,自己的病还能撑上多久。

名医则是告诉他,短则半年,长则十个月。

听到这儿,景公乐了。自从上次那个桑田巫人解梦之后,他为此事耿耿于怀心中十分不安,生怕自己真就活不到吃新麦子的时候。

名医这么一说,他就放心了,于是呢,就赏赐了这个秦国名医厚礼,派专人护送他回到了秦国。

送走了名医,晋景公现在基本就只能在家等死了。

不过,临死前,还有一笔账得算,那就是那个桑田巫人。

怎么着,你丫算我活不到吃新麦子的时候,行嘞,人名医说我能活半年到一年,那咱们就走着瞧,我要活到了吃新麦子的时候,先得把你处死。

就这么着,一等就是两三个月,晋景公在这段时间里,活的那叫一个忐忑,生怕万一桑田巫师说对了,自己真在新麦子收上来之前挂了,这可怎么着啊?

就这么等,一等就是两三个月,终于是到了收麦子的季节。

晋景公一听说麦子能收了,立马派人前去,将那个桑田巫人给处死了。

毕竟这个巫师就因为一个卦象,吓得他两三个月以来,天天坐立不安的,到最后他晋景公还好好的,那不处死他处死谁?

处死之后,晋景公又命人前去采集了一些新麦带到宫中,吩咐下去开始以新麦做吃食。

既然那桑田巫师说他等不到吃新麦的时候,那自己个儿偏偏就吃了。

当天,新麦子准备就绪,晋景公也传唤了一些大臣们,跟他一起享用。

可就在下人将新麦熬的粥、做的吃食全都端上来,晋景公准备享用之时,突然间只觉得腹中胀痛,剧痛无比。

没办法,晋景公只好放下碗筷,捂着肚子朝着茅房跑去,众位大臣也只好在殿内等候。

可没想到等了半个时辰、一个时辰,也不见大王返回来。

大伙儿也纳闷儿啊,好家伙,不愧是晋国的君主,好脚力啊,在厕所蹲这么长时间腿都不麻,还能蹲的住,高手,绝对是高手。

不光是他们,如厕外远远候着的宫女和下人们也纳闷啊。

等了足足一个时辰都不见景公出来,一群人觉得事情不对劲,便不顾冲撞君主的罪名,前去如厕查探。

可没想到进了茅房一看,晋景公,他们这位晋国的君主,竟然已经淹死在了茅坑里。

解密死亡的真实故事(诡异离奇的死法)(4)

这事一出,举国哗然,后来呢,也被记载在了《左氏春秋》里,也就是《左传》。

所以说,“将食,涨,如厕,陷而卒”短短八个字,记载了晋景公离奇的死亡过程。

而晋景公,也正如那位桑田巫人所说,至死也没吃到新收的麦子。

那既然是晋国君主死了,怎么也是一方诸侯,为什么用“卒”而不用“薨”呢?

《左传》为什么不用,咱不去探究啊,从段子的角度来说,“薨”,这个字儿那是相当有牌面的,但偏偏晋景公死的实在是没牌面,只能用“卒”了……

很多读者看到这儿估计也纳闷儿,一个大活人怎么可能掉茅坑儿里淹死呢?

就算掉进去,爬出来不就完了?谁家茅坑还能挖的跟游泳池似的好几米深?

其实仔细琢磨琢磨,也有可能。

您想啊,晋景公有病在身,已经是病入膏肓,那挺严重了,不被茅坑淹死顶天儿也就活不到一年了。

如果说当时他正上厕所呢,突然发病了,身子蹲不稳掉进去,确实是很有可能爬不出来了。

当然了,这事啊确实也是有点意思,拿出来跟大伙儿聊聊,《左传》里大概也都是这么记载。

具体历史上是不是这么回事,咱就甭去考究了。

行嘞,故事也讲完了,本期的《有诡说诡》就先到这,咱们下期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