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作为一个朝代仅仅只有15年的时间,但其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却是空前的,作为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秦朝建立的一整套以中央集权为核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一直为后世朝代所沿用,可谓“百代都行秦政法”。而秦朝制度建设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一举废除了分封制,这个自西周开始就被确定为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体制。

秦朝的分封制在什么时候(秦朝已废除的分封制)(1)

上图_ 秦时期全图

秦朝建立后,朝中重臣元老纷纷向秦始皇进言,让嬴政将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到各地做诸侯王,而李斯则坚决反对分封表示“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而嬴政也表示赞同并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于是,秦朝废除了分封制而改行郡县制。这在历史上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然而,强大无比的秦王朝却由于统治暴虐、滥用民力激起了席卷天下的起义,最终二世而亡。底层小吏出身的刘邦最终扫灭群雄,建立了西汉王朝。所谓“汉随秦制”,西汉建立后基本是照搬了秦朝的制度,但有一点却是大相径庭,那就是刘邦却大行分封制,不仅大量分封刘汉皇亲宗室,还分封了大量“异姓王”。已经被废除了分封制,再次在西汉王朝大行其道,某种程度上也是开了历史的倒车。那么是什么因素,使得西汉重新拾起了已被秦朝废除的分封制呢?

秦朝的分封制在什么时候(秦朝已废除的分封制)(2)

上图_ 西汉前期形势

刘邦夺得天下后,对跟随其一起打天下的将领们大肆分封,比如彭越被封为梁王,英布被封为淮南王,当然更少不了被封为楚王(后贬为淮阴侯)的韩信。如此对“异姓王”们大规模分封,在历史上也是尤为罕见,恐怕只有后世清朝入关之初对明朝降将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人分封“三藩”可与之比肩。

当然,如此做法绝非刘汉皇室心胸开阔,而是西汉刚刚建立百废待兴之时,对于这些手握重兵的将帅加以笼络的一种无奈之举和权宜之计。比如韩信虽然是刘邦的部将,却在楚汉相争时凭借自己的军事天才和强大兵力,成为能左右局势的一股力量,其谋士蒯通甚至劝说韩信“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当然韩信并未采纳),可以看出这些将帅已经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当然,刘汉皇室是不会让这些“异姓王”长久存在下去的。就在政局稳定之后,刘邦立马开始对这些“异姓王”下手,以“谋反”的名义将韩信等人一一剪除处死。

秦朝的分封制在什么时候(秦朝已废除的分封制)(3)

上图_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

西汉之前,无论是西周的天子、春秋战国的国君,还是秦朝的皇帝,都是出自于家世源远流长的显赫家族,而刘邦作为第一个从封建社会底层完成逆袭的王朝开创者,却面临着根基薄弱的天然不足,而他一手建立的西汉王朝,却存在着数不清的敌人和危机。

千疮百孔的经济形势、手握重兵的将帅、在秦末起义中又重新崛起的原六国贵族,当然还有雄踞北方草原“控弦之士三十余万”的匈奴帝国。而这样的局面下,刘邦最为信任的人,也只有自己的兄弟子侄们,也只有将他们分封藩王,才能拱卫刚刚建立的还较为脆弱的王朝。

因此,刘邦先后分封了九个刘氏宗室子弟为诸侯王,史称“同姓九王”,并与群臣共立“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白马之盟”。其中既可以看出刘邦需要加强维护统治的迫切需求,又可以看出汉初的统治还存在一定的脆弱性,以致于还要用立下盟约的郑重方式,来将分封宗室这一行为以“正规化”。

秦朝的分封制在什么时候(秦朝已废除的分封制)(4)

上图_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

有关秦朝灭亡的原因总结和经验教训一直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西汉贾谊在他的名篇《过秦论》中将秦亡的根本原因归咎为“仁义不施”,而唐朝柳宗元也在其著作《封建论》中认为“秦亡于政而非亡于制”,可见都认为秦朝是亡于其暴政,而并非其制度。

但刘邦的观点却和后世的贾谊、柳宗元根本不同,其认为秦亡的原因在于没有分封皇亲宗室子弟,以致于皇帝最后真成了“孤家寡人”,所以才会迅速灭亡。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我们当然可以说刘邦的观点“没能看出本质”。但从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刘邦的观点并非没有道理(当然,也不排除是为了分封宗室找的正当借口)。因此,重新进行分封,也就是势在必行之事了。

秦朝的分封制在什么时候(秦朝已废除的分封制)(5)

上图_ 汉高祖 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

如果是从“国事”的角度来说,分封制对封建中央集权是存在危害弊端的,但从帝王的“家事”来说,分封制的最大优势就是“雨露均沾”,可以让那些注定无法成为太子的皇子(包括皇侄)们,也能从帝国的大蛋糕里分上一杯羹,成为掌握土地、民众、税收尤其是军队的一方诸侯。这当然比仅仅挂个王爷的头衔,要实惠上太多。

因此,恐怕除了太子会反对以外,其他皇子皇侄们必定会坚定支持这个能给他们带来莫大权势和好处的制度。

秦朝的分封制在什么时候(秦朝已废除的分封制)(6)

上图_ 刘启(公元前188年—前141年),即汉景帝

客观的说,刘邦重拾分封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和维护了汉初的统治。然而,雄才大略的汉高祖却并非没有看出其潜在的危害,他曾亲口告诫自己的侄子、受封吴王的刘濞称“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者,岂若邪?然天下同姓为一家也,慎无反”。

然而,刘邦的担心却终究变成了现实,到了其孙子汉景帝时期,刘濞果然联合其他六位藩王联合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看样子早把叔叔的苦口婆心抛进了脑后)。而皇帝和藩王之间的不断斗争,也贯穿了整个西汉中前期,直到汉武帝上台后大力推行“推恩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历史上最成功的“阳谋”之一,而且很难破解),才从根本上解除了藩王对朝廷的威胁。

秦朝的分封制在什么时候(秦朝已废除的分封制)(7)

上图_ 七国之乱 形势图

而“推恩令”的实质,其实也还是分封制的“plus”升级版,将诸侯国继续再封给藩王的各个儿子们,使得藩国被肢解的越来越小,力量也越来越弱,从而彻底无法对朝廷中央构成威胁。

而这,也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吧。

作者:杨上柳下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史记》 西汉 司马迁著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