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驿路梨花重点批注(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知识清单)(1)

一、整体感知

七年级下册语文驿路梨花重点批注(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知识清单)(2)

二、字词拼音

(1)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yì lù(驿路)梨花处处开。”

(2)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lù sù(露宿)了。

(3)一座草顶、zhú miè(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

(4)一张jiǎn lòu(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

(5)他yōu xián(悠闲)地吐着烟,说:“我不是开玩笑。”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我是红河边上过山岩的瑶家,平常爱打猎。”

(6)我们决定把小茅屋xiū qì(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

(7)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jīng yíng(晶莹)的大眼睛。

(8)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mí máng (迷茫)的暮色中。

(9)这么dǒu qiào (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

(10)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zhé sǔn (折损)我们吗?

七年级下册语文驿路梨花重点批注(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知识清单)(3)

三、课内理解

1、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位有什么特点?

她美丽、活泼、纯洁、热情,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2、揣摩下列语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

(1)“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

①描写了老人行礼的动作,表现出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谢之情。

(2)“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很受感动”表明了她对发扬雷锋精神的解放军同志的敬仰,也点出了日后照管小茅屋的感情因素。“常常”说明她发扬雷锋精神助人为乐成为自觉行动。

(3)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景物(环境)描写;

作用:①虚实映衬,香气四溢的梨花林与梨花姑娘相映生辉,为全文营造一种景和人融合的意境;

②表达了对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 精神的赞美之情;

③照应题目,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4)“驿路梨花处处开”

总结全文,再次点题;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与洁白的梨花融为一体,花美人更美,“处处开”展现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的旺盛生命力,升华了文章主旨;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3、文章插叙了一件什么事?(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插叙的作用是什么?

十多年前,解放军行军在树林里淋了雨,他们想到并且为过路人盖了一座小茅屋。解放军走了,为了继续方便过路人,梨花姑娘常常照料这小茅屋。

插叙的作用: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

4、本文构思巧妙,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这三处悬念在哪里?有什么表达作用?

悬念一:第八段,有了梨花就会有地方住宿,可是屋里漆黑,没灯也没人,这是什么人的屋子呢?

悬念二:瑶族老人讲述自己的经历,悬念产生:究竟谁是小屋的主人呢?

悬念三:第三十二段,当我们争着感谢小姑娘时,遭到拒绝,产生悬念:解放军为什么要盖这个小茅屋呢?

表达效果: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不由地进入文章所创设的情景之中。

七年级下册语文驿路梨花重点批注(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知识清单)(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