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呢,挖矿这个词成功的破圈了,人尽皆知甚至说国家层面也开始关注这个东西(虽然极其负面),对于DIY来说寒冬中的寒冬,全球(环大陆)疫情爆发加上多重挖矿的影响,对于整个DIY来说雪上加霜,不论是臭打游戏的还是臭卖电脑的,都期待着早日矿难,早日度过寒冬。

除了众所周知的显卡挖矿之外,最近两个月新出现了硬盘矿,进而成为大家口中的万物皆可挖,但是伴随着奇亚币的火爆,随之而来的则是不断的质疑,从奇亚币开始至今,总是伴随着各类“诈骗”的声音,直到近日,奇亚币终于开始大跌,并且全网容量不断减少,不少奇亚币矿主也开始抛售矿盘,这个文章就是告知大家,远离矿盘!!!

如果不想看我废话的,记住下面的话就可以了。

如非预算实在吃紧,千万别买!!!同时需要小心那些低价的整机,某些低价的整机除了二手件之外还可以选择矿卡/矿盘了。

固态矿盘收益(千万不要买矿盘)(1)

与最近几年流行的ETH或者BTC不同,硬盘币或者奇亚币是需要经过P盘(播种)然后根据硬盘容量来等效兑换算力,1T容量等于1T算力,然后不同于显卡矿,显卡是实时计算而硬盘矿是需要硬盘播种然后存储计算后的结果,再与网上发布的题目进行对比,根源上显卡矿和硬盘矿是两种模式。

简单地说是显卡矿是全网叠加算力一起实时计算,而硬盘矿是提前计算结果,然后存储在硬盘内,然后再和网络上的题目进行比对,如果答案正确(或者部分正确)那么就可以获得算力,所以存在播种和收获两种状态,播种(P盘)可以理解为CPU计算题目的过程,然后产生一个答案,存储在硬盘内。

固态矿盘收益(千万不要买矿盘)(2)

为了大家更好的理解,其实相当于你高考的时候,理科是不是会提供草稿纸给你,草稿纸上的算式是不是会超过答题卡或者试卷上的内容,在正式答题之前会在草稿纸验算一遍,所以P盘硬盘=草稿纸、存储盘=答题卡/试卷,因而P盘的固态实际上写入量(临时数据)会是存储的机械盘写入数据(最终文件)的几倍。

然后因为P盘和存储实际上是分开的,有点类似于NAS中缓存盘和存储盘的概念,所以P盘一般会使用固态硬盘,而存储盘会使用机械硬盘,并且存储的“答案”也会定期刷新,所以不要以为存储盘的状态会好很多,P盘过程一个固态一个同时P多个硬盘,所以对于P盘使用的固态来说写入量是很大的。

然后呢,显卡挖矿目前基本上都是显存参与其中,并且除了3090(3090背面的显存散热是杯水车薪,等于不存在,极限情况温度高达120°)之外大部分的显卡显存都有覆盖完整的散热模块,并且显存几乎不存在写入寿命(存在寿命,但是相对写入量来说不值一提),所以只要矿老板们不死命超显存和完全不管温度(而为了出手显卡,矿佬们不能不在乎),那么一般的矿卡还是可以接受的,即便不行那么换个显存也还可以继续用,甚至也有矿佬为了追求散热效率会手动更换高效率的相变硅脂给显存改善散热,这一点与硬盘币也是存在本质的区别。

显卡挖矿不一定会报废显卡,甚至能修复,毕竟换个显存问题不大,一般不会显著影响显卡寿命(不然经历了三波矿潮的580 8G也战不动了)。

显卡挖矿会影响使用寿命和成色,但是其程度远不及硬盘矿。

固态矿盘收益(千万不要买矿盘)(3)

但是对于硬盘来说,却是致命的,以西部数据SN550 1T举例,JD详情页显示TBW为600T(官网TBW数据,仅显示5年),一般这样的情况,保修按照600T写入或者5年两个标准来衡量,一个是使用时间一个是使用量,两者任一达标就会失去保修资格,在硬盘矿兴起过后,绝大部分的厂商都开始实施这个标准,当然也有不少标准在之前就实行这样的规定。

对此其实大家也很好理解,比如说你买一瓶农夫山泉,总不能你喝完了还要求厂商给你售后是不是?等同于使用量和时间二选一,你用完了就没有保修可用。

另外,厂商标注的TBW、或者NAND闪存的P/E不代表真实的写入/使用寿命,很多品牌(一定是靠谱的品牌和靠谱的型号)的固态都可以在超过TBW的情况下正常使用,至于P/E次数起到决定性作用,但不是唯一的,主控算法等其他项目也是很重要的。

固态矿盘收益(千万不要买矿盘)(4)

然后呢,奇亚币这个玄乎的存在,最近矿难了,上次看到这样90度的折线图还是某嘉作死后的单只股票走线图,奇亚币这次据说暴跌70%,于是在小黄鱼上已经能搜索到很多的出售二手硬盘的卖家。

固态矿盘收益(千万不要买矿盘)(5)

随便一搜就有很多,同样还是以我最喜欢推荐的西数SN550 - 1T为例,大致只需要400~550之间就可以买到,相比正常价格时候,JD的售价也就600多,实际上不便宜,不过这类矿盘的存世量还是不小的。

固态矿盘收益(千万不要买矿盘)(6)

有一些卖家会很老实的承认P盘,并且会晒出写入量,比如上面左1图中,194小时完成了101.3T的写入量(六分之一写入寿命),然后还有一些会隐藏,刻意不截图,这类可能存在坑害消费者的嫌疑,当然也有一些人会“假装”不知道,会说自己不知道怎么看。

固态矿盘收益(千万不要买矿盘)(7)

固态矿盘收益(千万不要买矿盘)(8)

然后呢,这里给大伙算一笔账,大家就知道这个寿命消耗的速度有多恐怖,还是以我自己举例,最近2年呢,个人用的系统盘一直都是2019年5月购买的英特尔P3600 800G,使用了2年多,通电4826小时,实际写入量才4.8T,并且在收到盘的最初还进行了一些测试,实际写入还要去除这些,就暂且算1T吧,不过对于这次我也懒得去,按5T跟他算,50T也行(企业级无所畏惧)。

固态矿盘收益(千万不要买矿盘)(9)

稍微算了下,上图这块硬盘,以我1/25的使用时间完成了20倍的写入量,而西数SN550 1T作为消费级的硬盘,提供了5年/600TBW的保修,英特尔P3600 800G提供了5年 4.38PBW(相对1T的SN550 大约是7.5倍的TBW),当然企业级和消费级两个产品线,两个标准,不需要觉得600TBW少了,对于一般正常使用的消费者,甚至是中度使用的创造性工作者都是足够使用的。

另外,还有一个核心问题,企业级的盘一般会针对24*365的情况进行特殊优化,就是全年不关机的情况下,能够保证长时间高负债运行,而消费级的硬盘一般不会做任何针对的设计,所以对于一些短期内长时间连续高负债写入的硬盘,除了TBW的寿命之外还会影响电气性能/电气寿命,这一点是无法量化说明的。

在以前的测评,有些自媒体会测试连续填盘,很多消费级硬盘扛不住24小时不停的造,早早地仙去~~~所以大家心里有个数就好,不只是TBW一个坑。

然后,以大型矿厂来计算(保障足够的机械可以写入),还是以SN550 -1T为例,SN550 缓外速度大概是750M/S,换言之在P盘时最高效率就是750M/S实时写入,750*60*60*24=61.8T/天,换言之如果机械盘够多,只需要10天不到就可以让一块1T的SN550 失去保修,而此时离硬盘报废有多远还不得而知(TBW消耗完毕不代表硬盘损坏)。

固态矿盘收益(千万不要买矿盘)(10)

然后呢,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反而QLC会很。。。安全,史无前例的安全,以比较靠谱的QLC硬盘来说,缓外速度能够达到100M/S(部分高品质QLC颗粒可以达到150M/S甚至更高),一天的写入量也就是100*60*60*24=8.24T/天,而一般QLC的固态(以英特尔P665 1T举例)TBW一般是300T左右,以此计算,大概需要36.4天的时间才能写完全部TBW(失去保修)。

固态矿盘收益(千万不要买矿盘)(11)

但是如果是更烂得QLC颗粒,例如金** NV1 2T之类的固态,TBW为480T(JD详情页数据),实际缓外写入在15M/S~110M/S之间浮动(实测 频繁15M/S甚至0M/S,后期基本最高80M/S),单日最多P 110*60*60*24=9T/天,最少P15*60*60*24=1.23T/天,对于P盘而言,太安全了,最少需要53天,最多需要390天,如果是类似的QLC硬盘,那么可以排除P盘或者矿盘的影响,挖矿并不能影响它们的稳定发挥和保修。

固态矿盘收益(千万不要买矿盘)(12)

但是,QLC,如此性能强悍你会要吗???

然后,对于矿盘而言,还是还是还是以SN550 1T举例,矿盘300T以内写入的,350以下会考虑,300T以上写入量的,200以内会考虑,除此之外不建议大家考虑,损坏和拒保的风险很高,风险太大。

部分企业级的矿盘,视具体情况而定。

因而最终结果,以目前的价格,矿老板们还没有诚心出手,等降价吧,目前的价格很坑,不建议跳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