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随风张爱玲(万般风情不如你)(1)

“临水照花”,该是一种特殊女人的特别状态——孤傲、敏感、卓尔不群,但是却逃不开心灵之篱栅。这样的女人大都会用文字来跳舞,舞蹈得过于高明,便没有了舞伴来陪,只落得人在高处,灵魂总是寂寞。

张爱玲,这位红极一时的民国才女,在文学上的造诣极负盛名,际遇却是命途多舛,即便如此,她一直以来也是很多女性标榜和追逐的理想化身。无他,即使张爱玲背负的一身沉重,也同样被后世解读成了她传奇的一生。华美和才情集于一身,但骄傲的她到头来亦是难挽薄凉,胡兰成评价她,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

往事随风张爱玲(万般风情不如你)(2)

她的作品被千万人诵读,她的故事也被此人写进歌里,被千万人传唱,透过只言片语,我们可以更加清晰深刻的窥探到这位才女的万般风情。

黄磊——《半生缘》

往事随风张爱玲(万般风情不如你)(3)

痴心的人,心痴几分,是否今生只等一人。对着伤痕,醒在明灭晨昏

红颜的人,颜红几分,能否青春只为一人。情已关门,爱在日夜沸腾

你我在天涯两边,思念缠绕着半生缘,越想忘却越是活得真切

你我在爱恨两边,眷恋述说着半生缘,越是迷醉越是无路可退

爱如雪,一生负累,冻结在心中层层的悲,何年何月再续半缘

在北影毕业的黄磊,留校任教的同时接拍电影,顺带着出了他的第一张专辑,黄磊演唱的这首《半生缘》就收录其中。

当年的黄磊一身书生意气还没有褪去,洒脱淡然,不化妆便能上镜饰演徐志摩。风轻云淡的随性,就能把张爱玲笔下的半生缘拿捏到位。他唱着“红颜的人,颜红几分,能否青春只为一人”,这个棱角鲜明的俊朗少年,如今也成了圆润润的中年人。

黄磊歌里的张爱玲,就像青春一梦,如果在梦里都不能海枯石烂,那世上还有什么会永垂不朽。转眼醒来,羁绊太多,就再也回不去了。

陈奕迅——《红玫瑰》与《白玫瑰》

往事随风张爱玲(万般风情不如你)(4)

陈奕迅唱的这两首歌,由李淖雄填词,梁翘柏作曲,一曲两词,国语、粤语不同意境,还原了张爱玲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的神髓。

张爱玲在书中写道: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红玫瑰的骚动与白玫瑰的矜贵,一个是热烈的情妇,另一个则是温柔的妻,两相角力,如同配乐里缠绵悱恻的钢琴和提琴,敲击在男人的心间,红玫瑰还是白玫瑰?这是一个终极难题。

不管你做了何种选择,我们来看看歌词的最后,两支玫瑰的归宿吧

红玫瑰——握在手中,却流失于指缝,再落空

白玫瑰——前事作废,当爱已经流逝,下一世

情爱里——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但是这一切的一切,终究还是掩于岁月。就像张爱玲书中写得那样,男人经历了几番花开花落,不管是红玫瑰的烈艳芬芳,还是白玫瑰的静如止水,岁月流逝,他还是要在泪光中逼近现实,回归本真。

张爱玲在创作《红玫瑰与白玫瑰》时,刚刚经历了和胡兰成失败的婚姻,一般人可能会将白玫瑰轻易代指张爱玲,其实不然,红玫瑰也有她的缩影,红玫瑰的悸动,也曾在她心中暗涌。

在张爱玲身上,既热烈大胆地追求爱情,又优雅而敏感的坚守婚姻,红玫瑰与白玫瑰,两种风情,都曾是她的照影。

王菀之——《小团圆》

往事随风张爱玲(万般风情不如你)(5)

张爱玲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

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

诚然,《小团圆》确实是张爱玲所熟知的题材,她一辈子都在专注于男男女女的矛盾挣扎和颠倒迷乱,就像这本小说中女主人公九莉和有妇之夫邵之雍的一段爱情,映现了人们心底深处诸般复杂的情结。

这本书的故事情节也有她自传的影子,小团圆——大概就是张爱玲的一种期盼吧,家国情怀与我无关,渴望被爱,想要一个团圆,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团圆。

这首黄伟文填词,王菀之作曲并演唱的歌,取“小团圆”之名映照张爱玲。让我们看到她身上除了“孤傲”之外,还是那个最柔软和绝望的人。

词人写词,林夕写的是自己,黄伟文写别人,杨千樺也好,王菀之也好,夕爷给的是自己的投射或期望,歪闷给的是真切的各自契合的情与理。小团圆—他写了最好的张爱玲。

刘若英——《原来你也在这里》

往事随风张爱玲(万般风情不如你)(6)

奶茶这首翻唱自日本歌手中岛美雪的歌,由姚谦重现填词,对应了张爱玲写的一篇精美短文《爱》

于千万人之中遇到你所要遇到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好说,唯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张爱玲在这篇清新隽永的小文中,用寥寥数语讲述了一段朴实至真的,小小的爱情萌芽,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故事,万水千山换来一句淡淡的“原来你也在这里”。

若不是你渴望眼睛,若不是我救赎心情

在千山万水人海相遇,原来你也在这里

该隐瞒的事总清晰,千言万语只能无语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原来你也在这里

这篇小文没有任何华丽的堆砌,平素的笔调讲述平凡人的际遇,但她确是睿智的,蒙昧的爱情不需要走遍万水千山却胜过万水千山行遍,一字蕴含万言。经由奶茶舒缓用情的演绎,懵懂的情愫变成了没有天时地利的音符,引得听者无限唏嘘感慨。

刘若英搭配张爱玲,一股淡淡的风情,却换来半生回忆。

容祖儿——《赤地之恋》

往事随风张爱玲(万般风情不如你)(7)

张爱玲的《赤地之恋》,讲述的就是不断“破坏“的背景下,乱世男女孤注一掷的爱情。

这本书的背景是建国后的政治浩劫,以致于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都被视为“洪水猛兽”,张爱玲自己在书中的序言中写道:

《赤地之恋》所写的是真人真事,但是小说究竟不是报导文学,我除了把真正的人名与一部份的地名隐去,而且需要把许多小故事叠印在一起,再经过剪裁与组织。我的目的也并不是包罗万象,而是尽可能地复制当时的气氛。这里没有概括性的报道。我只希望读者们看这本书的时候,能够多少嗅到一点真实的生活气息。

容祖儿唱的这首《赤地之恋》,则是李焯雄在她粤语金曲《搜神记》的曲子上,重新作词的国语版。容祖儿因为唱了这首歌,在一段时期内也遭到过抨击,好在一个歌手的努力并没有因为这些而被抹杀!

董小姐摘出这句“曾相信不能怀疑,只能赞美”的歌词,细思极恐。看破不说破,也罢。李焯雄的填词堪称高绝,乍看之下是浅显的情爱,但深究起来,都还是张爱玲一般辛辣犀利的风情。

汪明荃——《倾城之恋》

往事随风张爱玲(万般风情不如你)(8)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是一篇探讨爱情、婚姻和人性在战乱及其前后,怎样生存和挣扎的作品。

一座城的倾颓,是为了成全白流苏和范柳原。

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汪明荃唱得这首《倾城之恋》,是1984年邵氏推出的同名电影主题曲,许鞍华执导,周润发、缪骞人主演。

歌词中的这句“请你离去求你别爱我,让风送着我轻然归去”,实则点明了张爱玲这本《倾城之恋》的本意。倾城的一刻,范柳原和白流苏都放弃各自的计较,相爱了。但是,婚后的两人,却又变回了从前。

陈淑桦——《滚滚红尘》

往事随风张爱玲(万般风情不如你)(9)

董小姐此前有篇文章记取过《滚滚红尘》这首歌,有兴趣的朋友移步这里阅读

一首歌的时间,述说张爱玲、三毛和林青霞的滚滚红尘

三毛编剧的《滚滚红尘》,映射的正是张爱玲的故事,影片中的一对乱世佳人——沈韶华和章能才,分别被贴上了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标签。在滚滚红尘的故事里,追寻着两人的爱情踪迹,展现了民国才女和叛国汉奸之间的爱恨纠葛。

电影的同名主题曲出自罗大佑之手,经由陈淑桦的演绎,暗合了张爱玲一段爱与恨的千古愁。

起初不经意的你,和少年不经事的我

红尘中的情缘,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语地胶着

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跟随我俩的传说。滚滚红尘中,张爱玲奋不顾身的投入,却换来半生倥偬,自古男儿多薄幸,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对于骄傲而不合流俗的张爱玲来说,这不啻于莫大的讽刺。

一段倾城之恋,转而化为恨海情天。

@今日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