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跟黛玉生日相同,都生于花神日。甚至,袭人本来就姓花。可见她两人都是花儿的象征。
可惜的是,两者性质却完全不同。前者是令人清心悦目的花儿,后者释放毒气,是朵袭击人的花儿。
曹雪芹说,天地万物都有阴阳两面的表现。同生于花神日的两女生,貌似都是宝玉的解语花,但品性却恰恰相反。
黛钗是对比创作,黛袭也是对比创作。
世人对黛钗关系争论不休,但对黛袭关系,却没啥好争论。因为袭人四处诋毁黛玉,恶意根本掩盖不住。而黛玉对她,却完美到无可挑剔。
茫茫人海里找到生日相同的人并不容易,袭人跟黛玉缘分不浅啊!单凭这一点,两人就应该友好,冥冥中那就是爱护自己。
大约,黛玉对袭人的无限包容,就是源于这样的心理!无论袭人如何排挤中伤,黛玉都不计较,仍然处处维护她。
当我们遇到生辰相同之人,潜意识里会把她看成另一个自己,常人都是这样。可惜袭人却没这心理。
【声明】本文是解读袭人的系列文,新粉请先阅读文后链接。
01 抓走宝玉23回桃花林下读西厢,是宝黛爱情的经典画面。可以说,整部书的精华璀璨就在这一刻。
脂砚斋就在此处批语说【蒙侧:儿女情,丝毫无淫念,韵雅直至!】发乎情止乎礼,即便在封建老夫子眼里,这也是个无比美好的瞬间。
可惜,必然要有人跳出来终结这一切。那个人就是袭人。
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说道:“那里没找到,摸在这里来。那边大老爷身上不好,姑娘们都过去请安,老太太叫打发你去呢。快回去换衣裳去罢。”宝玉听了,忙拿了书,别了黛玉,同袭人回房换衣不提。
【那里没找到,摸在这里来。】
如果平儿这样跟凤姐说话,你们感觉如何?不知小命还在不在。平儿也是资深仆人啊,比袭人身份更高,人家还是贾府管家婆呢。
你找不到任何理由为她开脱,是任何哦!!整部书绝没有仆人敢这样,包括最坏、最猖狂、最撒野的婆子。
无论多猖狂,也只是背后挑唆、阳奉阴违。像他这样,见主子连个称呼都没有,公然用怼人、抱怨的口吻开场,跟训孙子似的,你见过吗?
旷古以来,你见过这样的下人吗?曹雪芹真是写绝了!
有人说,晴雯跟宝玉说话也很随便。那是在怡红院内部,私下相处。有外人时,晴雯却最注重维护宝玉面子。
此时出了院门,而且还有黛玉,既有主仆之分,还有社交礼仪。袭人哪一点做到了?
她把宝黛都当孙子训斥,然后不由分说,拉了宝玉就走,从头到尾没跟黛玉说一句话!既没问好,也没客套,更没道别。
这是有多深的敌意和嫌弃啊?仿佛她是宝玉妈,黛玉却是带着她儿乱跑的坏孩子。
【大老爷身上不好,姑娘们都过去请安】贾母把黛玉称为自家女孩,既然姑娘们过去请安,其实也应该有黛玉。
但袭人偏偏撂下这句话,拉着宝玉就跑,留下落寞孤单的黛玉。哪怕问问黛玉去不去,也算是面子工程。
自家人微恙,并非大事,不过是个礼节,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定。袭人有什么必要气鼓鼓地抱怨,又为什么“来不及”和黛玉说句话?
【你算啥,谁想搭理你啊,我家的事与你无关】她做的一切,无非想让黛玉感受这个而已。
类似的情节比比皆是,我不想逐一罗列了,大家自己去品吧。每一次她都像十万火急,从来不跟黛玉说一句话,仿佛黛玉是空气。
这就是所谓的“眼中只有宝玉”吧?
人与人偶尔发生摩擦不足为奇。即便对某人心有成见,也需遇事才释放敌意。像袭人这样,毫无缘由地,次次恶意以对,无论黛玉如何包容,都绝不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这不是一般意义的恶,而是罪大恶极!内心完全是魔鬼。
难怪清朝人骂她猪狗不如(参看前文)。仅仅把她对黛玉的蔑视,叠加在一起,你就无法忍受。
对此,87版终于尊重了原著一回,拍了好多场袭人拉走宝玉。网上有人做视频,题目就叫做《袭人全剧的工作就是找宝玉吧,又来黛玉这把宝玉拉走》,一句中的。
02 孤立黛玉
或许有人来杠:曹公没明写她当时想什么,你干嘛把人家想这么坏。
这里没明写,但其他地方写了啊。62回宝玉生日宴,袭人道:【二月十二是林姑娘,怎么没人?就只不是咱家的人。】
这话就很有问题。
1、最高家长贾母多次公开明示,黛玉算自家女孩,袭人却公然跟老祖宗作对。
2、这个时候大观园处于人员鼎盛时期,有很多外来人员。盘点生日,正是源于“外人”邢岫烟和宝琴,与宝玉同生辰。
这是众人的狂欢时刻,不分亲疏才是当下的主题。忽然抛出“自家人”的话题,肯定令气氛尴尬。
话题明明不合适,当着许多客人,明明是个忌讳,所以无人应和。
那袭人要说给谁听?如此突兀而奇怪的桥段,唯一的解释是:她太刻意了,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拉踩黛玉。
除了诽谤造谣、贬低黛玉的人品之外,还要时刻夹着大喇叭吆喝:她是外人哦,她不算咱家人哦。
只有这样,才能把黛玉孤立起来。让她深深感受到排斥和嫌弃,甚至感觉自己是这个家的累赘。
3、【咱家的】,这说法很搞笑,这家到底是谁的?是主人的家啊!在袭人口中却成了她的地盘。
奴仆还有分类。袭人不是家生子,她也是半路来的,何来的自信?
根据前后文看,她是在标识自己的生辰,让大家记住,她才是【咱家里二月的】。
黛玉拥有一半贾府血统,还是贾母掌上明珠,不敢自称主人。这个卖身贱奴,却颇有主人意识,莫名其妙地就跟一堆主子平等起来。
我不会冤枉她,历代恶评她的红学家都不会冤枉她。袭人是个极度张狂的小人,张狂到,一无所有却自封宇宙酋长,仿佛人人都该在她的管理和监视下。
63回极其突兀的这句话,是作者专门为袭人准备的罪证档案。以一窥万,把她之前如何在群众里(尤其是下层奴仆)孤立黛玉,补写出来。
03 直接攻击
孤立黛玉,还算袭姑娘手下留情呢!一旦面对宝钗、湘云、王夫人时,就成了直接攻击和痛斥。
比如她挑唆湘云,都是红迷们很熟悉的故事。
黛玉和宝玉生气,剪了宝玉的扇套。身在史家的湘云却知道此事,毫无疑问是袭人告状呗。因为,只有她私下跟湘云来往。陪湘云唠这事的人,恰恰也是她:
袭人道:“他可不作呢。饶这么着,老太太还怕他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好,谁还烦他做?旧年好一年的工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拿针线呢。”
在古代,女红是名媛必修课。虽然很可能用不着,但它就像嫡出庶出一样,算是个人条件的指标。长舌妇聚在一起,要诋毁攻击某女性,往往可用女红为话题。
问题是,袭人算哪门子妇人?就算批评,也轮不到她啊!
也就是说,这段话不仅能大大激起湘云不满,起到挑拨离间的作用,还有很显著的抹黑作用。若传扬出去,就成了黛玉的名媛污点,甚至连贾母都成了罪人。整个贾家,都成了不善教养之家。
而与此同时,袭人自己却拔得老高老高,站在至高家长的位置上。
对于曹公的语言驾驭能力,我常常感到惊叹:他怎么能写得这么绝啊!袭人一出口,总是能一箭好几雕!永远用最温柔的态度,说出最杀人诛心的话。
湘云谈仕途经济,宝玉翻脸了。袭人赶快站出来制止湘云,拿出宝钗碰钉子的旧事:
……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提起这个话来,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讪了一会子去了。我倒过不去,只当他恼了。谁知过后还是照旧一样,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谁知这一个反倒同他生分了。那林姑娘见你赌气不理他,你得赔多少不是呢。
世人都说黛玉尖刻小性,不就是从这段话来的么?
但事实呢?【过后还是照旧一样,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这不就是黛玉对袭人的态度吗?包括对湘云,不也是如此吗?
奴才把主子贬低成这样,不该打死吗?而且请注意啊,这段话被黛玉亲耳听到了。结果呢,依旧叫她“好嫂子”,依旧替她解围,仿佛风过无痕,从未对她有任何不满。
敢情黛玉就是个受气媳妇,任她来拿捏的吧。
宝钗那是什么故事?钓金龟婿啊。宝钗要色诱别人,要硬抢男主,不多带几层面皮行吗?
那是涵养还是无耻?真涵养又是谁?呵呵,世人不分贤愚、黑白颠倒,是多么可怕啊!
04 心痛神痴黛玉明明有贾母的万般疼爱,为什么日日心酸流泪?
资深粉当然都知道,因为王夫人的打压、宝钗的插足。但还少一点呢,那就是袭人的攻击。
黛玉葬花与宝黛同读西厢,紧密相联着。为什么那段时间黛玉情绪如此悲痛呢?各位想过这个问题吗?
再回到23回同读西厢,宝玉被袭人拉走后,孤单的黛玉只好闷闷前行,听优伶演习《牡丹亭》。听到动情处,【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眼见春色满园,耳听悠扬戏韵,细嚼着“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心里就无比疼痛起来。
世人真以为她是伤春而痛,多好笑啊。刚刚发生了什么,不能结合下吗?
正当她情思固结之时,香菱从背后拍她,告诉她紫鹃正找她,拉了她的手同回潇湘馆。两相对比一下,谁是黛玉的盟友,谁是黛玉的敌人,这还不清楚吗?
然而,袭人早期对黛玉也主动示好过。黛玉进府后,头一个昵称为“姐姐”的人,就是她。
她和黛玉也是一起长大的。这样的情谊,这样的背景(贾母阵营的人),毫无征兆就变了样子,敌对起黛玉了,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贾母权威的衰落,意味着世事难料,意味着人心凉薄!意味着这个家,越来越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地。
这才是黛玉悲痛的本因啊!
甄嬛传里,甄嬛遭到浣碧的背叛后,她说【正因为你是我的亲妹妹,我心才更痛。】
当黛玉遭到王夫人阵营的挑衅时,她会怼回去。遭到袭人的攻击,她却只有心痛。这就是差别。
05 袭人因何而变
去仔细看看时间轴,所有坏人的猖狂都始于元春封妃。
元春省亲是18回,此前宝钗只缩在梨香院演戏。真正打满鸡血,成了社交狂人始于19回。
元春封妃前,她们干了些什么?仅仅造了个金锁,在梨香院演了个双簧,令金玉相认。可是,宝玉只去了梨香院一次,失职的李嬷嬷就莫名其妙下岗了。
书中没写来龙去脉,但根据李嬷嬷的有限的出场,只有梨香院的事,有可能促成她下岗。
你以为贾家好喜欢薛家,从头到尾搞社交?完全是错觉。是分时段的,以元春封妃为分水岭。
元春封妃前,你见贾母搭理过薛家吗?两家各过各的,用正常的礼教相处。
宝玉私会宝钗,有违礼教,贾母和贾政对梨香院小宴进行了追责(隐写)。自此之后,宝玉就再没主动找过宝钗。
宝玉主动都不行,更别说宝钗主动了。她根本不敢登堂入室,只能干着急,奉行守株待兔政策。所谓“罕言寡语,安分随时”,就是指这个时期。
这里藏了什么奥秘?很简单:元春兴,则王夫人兴。贾府的权力格局发生了变化,薛家才能肆无忌惮。
18回后薛家才正式开始营业,从此贾府就成了她家的地盘。贾母对她们也加倍客气起来,22回亲自为宝钗做了生日。若无元春,你当真以为宝钗有这面子?
了解了这个大背景,再看看花姑娘。
19回发生了情切切良宵花解语,21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袭人从单纯的丫鬟角色,忽然变身成政治系主任了。
她所谓的解语,所谓的箴言,本质上都是为了控制宝玉、针对黛玉。
更准确的说法是:如果不为针对黛玉,就没必要控制宝玉。
这个问题前文已经解析过。她绝不是为感情而霸占宝玉,更不是为了宝玉洁身自好、成佛作祖。
她只是为了权势!宝玉是幌子,经营势力圈才是她的目的。只要代表的势力“正确”,宝玉无论怎样被污染,她都没意见。
通房是一种靠挣扎生存的生物,根本不具备那么高的情感需求。很多读者用情侣的心态去解释袭人,只能说太脱离时代。
就好比,刀架在你脖子上,你有功夫谈情说爱吗?
但这把“刀”不是别人给的啊,恰恰是她自己选的,还是求爹告娘争来的呢。曹雪芹还故意安排花家人准备赎她,赤裸裸地打她的脸。
21回之后袭人加速度发展,政治系主任根本承载不了她。先当城管大队长,又自封东厂大内总管,最后干脆扯上条幅、挂上大喇叭,沿街叫骂,成了革委会主任。
前面解析的那些故事,就发生于21回之后。袭人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黛玉是什么感受,你们能体会吗?
如果读者感同身受一番,你也会发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悲泣!
理解了上面这些,你才能真正懂得葬花之真意,也才明白葬花的由来。
在红楼梦里,一切青春岁月的光影,都无关于青春,却有关于政治。就这么残酷!袭人只是政治的一个缩影。
表面上看,黛玉葬花因为伤春,因为跟宝玉闹别扭,因为晴雯不给黛玉开门.....其实全是幌子。
真的全是幌子。从本质上说,宝玉永远不可能与黛玉闹别扭,晴雯更不可能给黛玉添堵,她们是正副角关系。
曾有不少读者来问我这场戏,为什么让晴雯惹哭黛玉?答案来了:
整部书都在隐写,坏人需要藏得很深很深,不能轻易剧透啊。
黛玉被怡红院拒之门外,而真正成天挖空心思挡着宝黛交往的人是谁,不是袭人吗?
那天深更半夜了,宝钗还在怡红院里。宝钗何以能占地为王,怡红院里谁是她的内应,不也是袭人吗?
所以,晴雯是拿来当幌子的。作者的确写了一出闭门羹,但绝不是眼下这一刻,而是个持续性的状态。会不会看,就全在你了。
天下任何事,因果都是长期积聚的。所有的偶发事件,都有内在的必然性。辨明表象和内质,是读红楼梦最大的课题。
你以为黛玉每次哭,都只为一句话,那就太可笑了。你以为绝世名篇《葬花吟》,就为了一次小小的误会而作,那就更可笑了!
花儿的陨落,是实景,也是意象。袭人难道不是一朵陨落的花吗?
不要把花落全看做唯美,世事无常、人心堕落是这个世间的常态。但即便花儿变质了陨落了,黛玉也希望她们的灵魂得到救赎,安眠于花冢。
或许,这是黛玉独有的慈悲吧。
06 深刻哲理
袭人跟黛玉生辰同日,很多袭粉为此洋洋得意。以为贴上黛玉,就拿到了免罪牌。
殊不知,佛法里有句话:业障自当,父子至亲莫相替代。贴的再紧也没用,人品在那儿摆着呢。
曹雪芹这样安排,不是为了高抬谁,是为了突显更深刻的人生哲理。
古代时兴姐妹同嫁一夫。但凡这种婚姻,都是姐妹格外同心,互相扶持,与一般的妻妾有天壤之别。
黛袭既然同生辰,又同屋居住,共同长大,不异于亲姐妹。而且,袭人有贾母的背景,有知心大姐的人设。如果一直保持下去,未来黛玉对她能差吗?
不管是共侍一夫,还是作为心腹陪房,袭人都可以跟黛玉互帮互衬。一个无根漂浮的贱奴,能得到黛玉的认可,这不是上天的恩赐吗?
在这个问题上,袭人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然而.....她却亲手毁了这一切。
从这个意义上看,她伤害黛玉,就是伤害自己。当欲望障蔽心眼,人就一定会戕害自我。
她的每一次伤害,都在为自己挖掘地狱。心灵彻底泯灭的人,自然是六亲不认的。为了让她自打自脸,曹雪芹也是煞费苦心啊!
前文中卓语就有结论:说黛玉不能容袭人为妾,是全世界最愚蠢的推测。因为事实正相反。曹雪芹设定这么多,就为了标识:黛玉是袭人最好的盟友。
上天无数次给袭人打开生路,无数次恩赐,都被袭人毁掉。
多年后,等她如意算盘全落空,被一个个主人遗弃,沦落风尘皮肉苟活时,不知会不会有一丝后悔?
相关阅读:
绝世奸佞花袭人:红楼梦塑造最成功的角色!坏的流油,却真实入骨
从怡红霸主到被撵出府,袭人完美诠释“为他人做嫁衣裳”
中国式爱玛,为虚荣葬送一切: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