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的故事发生在北宋哲宗时代,而在剧情上承接它的《射雕英雄传》却是发生在南宋宁宗时期,这中间是有近百年时间的故事没有被细写出来,为何金庸不写一部作品将这两部作品之间的传承理顺?莫不是这个时代没有高人登场,没有精彩的故事可写?显然不是。

黄裳见过独孤求败吗(独孤求败和黄裳身处同一时代)(1)

(独孤求败剧照)

其实通过书中的细节来看,这个时代至少是有两位高手登场,一是那“剑魔”独孤求败,二则是北宋大内文官黄裳,这二位留下的武功都影响了武林数百年,不过他们的经历也让人觉得好奇,似乎他们是从来都没有遇上过彼此,至少以独孤求败的人设来看,他是有心败尽天下高手,为何他会错过黄裳?

其实细品原著就能找到答案,这二人或许都在躲避他人的追杀。

一、同时代的两位高人

要问独孤求败为什么没与黄裳打一场,首先要弄明白这俩人是否真的身处同一时代。

先看黄裳,书中明确提到,他是北宋徽宗时代的人物,是周伯通在向郭靖介绍《九阴真经》的来历时提及了关于他的往事。

黄裳见过独孤求败吗(独孤求败和黄裳身处同一时代)(2)

(黄裳剧照)

原著道:“咱们大宋以前有个皇帝,叫做徽宗。徽宗皇帝信的是道教,他于政和年间,遍搜普天下道家之书,雕版印行,一共有五千四百八十一卷,称为《万寿道藏》。皇帝委派刻书之人,叫做黄裳……”

而“剑魔”独孤求败的故事则更为神秘,因为世间压根就没几个人听过他的名字,《神雕侠侣》中,金庸也只是借杨过视角推测这位高人生存的时代。

原著道:“武林各位前辈从未提到过独孤求败其人,那么他至少也是六七十年之前的人物。”

杨过的推测无疑是基于两点,一是武林前辈未曾提及过此人,二则是神雕的寿命,决定了独孤求败不可能是太久远的人物,所以他的推测是有一定道理的。

如此看来,黄裳和独孤求败生存的时代的确是有那么些年岁是重叠的,也就是说二人理所应当有机会遇上彼此,可他们为何又错过了?

二、黄裳的仇家

先看黄裳的故事,黄裳是个武学奇才,这人原本是个文官,却因帮皇帝翻译道藏典籍而从中悟出了一身精妙的武功,恰逢明教作乱一方,皇帝见他文韬武略,便派他去征讨明教。

黄裳征明教初期还算是比较顺利的,他甚至击杀了不少明教的法王和使者,可他此举却是惹来了武林群雄的围攻,那时的明教与其他门派的关系还没有《倚天屠龙记》中那么僵,明教中人在其他门派还有亲朋好友,于是群雄对黄裳发起围攻,他寡不敌众,只能隐居。

黄裳见过独孤求败吗(独孤求败和黄裳身处同一时代)(3)

(明教剧照)

黄裳这一躲,便躲了四十多年,他在四十年间苦练武功,结合自身所学与仇家的武功,创出了一本《九阴真经》,奈何他再度出山之时,仇家多半已不在人间。

也就是说黄裳是被武林群雄追杀,不得不隐居,那么独孤求败又在干什么呢?

三、追杀独孤求败的丐帮

独孤求败自诩一生不败,不过他后来的结局却是让人有些难以理解。

他在剑冢石碑上刻下了自己的生平自述,即:“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 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

黄裳见过独孤求败吗(独孤求败和黄裳身处同一时代)(4)

(杨过剧照)

这就怪了,从他生平用的第一柄剑来看,他应该是不到二十岁就已经开始闯荡江湖了,他说自己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满打满算,就以最高的三十九年来算,他退隐的时候也不过才五十多岁而已,在武侠的故事中,这是一个习武之人的巅峰时期才是,他为何在此时退隐?只有一种解释,他在躲避仇家。

独孤求败的仇家是谁?这就要看他的第二柄剑了,那紫薇软剑旁刻着“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他伤的义士是谁?在笔者看来,那人若是虚竹的话,一切就说得通了。

黄裳见过独孤求败吗(独孤求败和黄裳身处同一时代)(5)

(虚竹剧照)

虚竹身为灵鹫宫宫主,武林威望极高,独孤求败自然也听过他的名号,独孤求败一定会去挑战他,而独孤求败年轻气盛,出手没轻重,于是误伤虚竹,甚至让虚竹重伤致死,这才意识到自己铸成大错。

而新修版《天龙八部》中提到虚竹帮萧峰完成丐帮武功传承,收了一位丐帮英雄少年为徒,而丐帮也视灵鹫宫为恩人,丐帮绝不会放过独孤求败,所以独孤求败之所以在壮年隐居深谷,多半是为了躲避丐帮的追杀,毕竟丐帮可是有数十万帮众,他如何抵挡得过来?

所以独孤求败和黄裳之所以没能遇见对方,多半是因为他们都在躲避各自的仇家,否则这二人打一场,孰胜孰负还真不好说。

,